一年

作者:张天翼
一年

现代长篇小说。张天翼著。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4月1日初版,列入“良友文学丛书”。收《后记》1篇。小说描写了官场社会中形形色色小人物的卑下势利及其幻想的破灭。书香门第出身的白慕易不甘于在乡村当一名裁缝,遂托在城里当录事的舅舅梁梅轩谋求职业。梁四处奔走为白谋得了文书上士的位置,但因为白没有正规的学历,被降为“传令下士”,整天与勤务兵为伍。接着,他又通过族兄白骏疏通当处长的刚舅舅的关节,得了录事的差事。从此白慕易做起了由录事的台阶往上爬的美梦,每当逢年过节都向刚舅舅送礼,而对被裁缺而赋闲的亲舅舅梁梅轩反倒产生厌恶,甚至连这位老人垂危之时,也因害怕承担丧葬费用而东藏西躲。不久,刚舅舅失去了处长的位置,白的幻想也成了泡影。于是他又投靠江湖骗子李益泰,并以候补县长的名义,与冒充某旅参谋长的李益泰一起倒卖鸦片。事发以后,他便投江自尽。自杀前,白慕易竟还留下遗书,要求妻子抚养小儿“上进,千万莫下流”。《一年》的出版广告曾指出:作品“极力描写着一班小官僚阶层由幻想而趋于没落的过程,心理的和动作的刻画,均表露尽致。有些地方,似乎很受鲁迅的《阿Q正传》的影响”,而作者“也很想写出象阿Q那样的几个没落社会的典型人物来”。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是茨威格早期作品之一。一位年迈的画家受人委托,需要完成一幅圣母的画像,用来装饰教堂的祭坛。在寻找作为圣母的模特过程中,老画家遇到年轻的犹太少女艾斯特。孤苦无依的艾斯特,在与老画家的相处中逐渐被种种温情融化,慢慢卸去了曾经的尖锐棱角,两人彼此都成为了对方最深的依赖。然而现实中年龄的巨大差异,以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让他们只能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当艾斯特把对老画家的眷恋转移到对一个婴儿的身上去时,母性被激起,最后为了保护那幅自己抱着婴儿的画,被尖利的匕首刺穿胸膛。

小王子

小王子

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00—1944),一生以驾机飞行为职业,1944年在一次执行空中侦察任务时失踪。1943年,他流亡在纽约时写成并出版了一部“文学水准很高,却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透彻理解”的童话作品《小王子》。童话书的扉页这样写着:“我请求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即献给他的犹太朋友雷翁·威特尔的。他的这部作品迥异于过去他的所有作品,不再那么庄严、那么紧张,仿佛是一次恬静的憩息。圣—埃克絮佩里在童话中有意识地追求着一种超越人的生命的价值。他以为爱和友情是高于一切的。《小王子》艺术地也是明确地体现着这种追求。小王子从外星球来,他曾先后访问过六颗行星。第一颗行星上住着一个可笑的权欲迷,第二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虚荣迷,第三颗行星上住着一个酒鬼,第四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贪婪的商人,第五颗行星上住着只容得下一人的灯夫,第六颗行星上住着一个不知海洋、山脉为何物的地理学家。爱和友谊往哪里寻觅?童话尾段出现的狐狸透露了底蕴:“爱和友谊就应在你身边寻觅。珍惜一切美好事物,努力把好的变得更好,这样你就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使别人的心感到亲热,那么你对周围的存在都不会感到空虚。”这部童话仍没离圣—埃克絮佩里的总体风格:形象新奇、丰富多采,语言纯净,格调明快,情操高尚,思绪富于激情和诗意。

晚明二十家小品

晚明二十家小品

小品文选集。二十卷。今人施蛰存编。成书于一九三五年。按作者分卷编次,本书选录了二十位晚明文人的小品散文,每位作家的作品辑为一卷,共二十卷。依次是:徐文长、陆树声、李本宁、屠赤水、虞长孺、汤若士、袁伯修、袁中郎、袁小修、曹能始、黄贞父、张侗初、李长蘅、程孟阳、钟伯敬、谭友夏、刘同人、陈明卿、王季重、陈眉公,共收小品二百七十七篇。卷后《附录》两种:《附录》甲为《诸家小传》,《附录》乙为本书采辑书目,列出二十九种。明末在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小品文作家。他们的散文小品继承了六朝小品的传统特点,力求摆脱明代文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文风的影响,力求摆脱传统古文的法度规范,为明代的散文创作增添了光彩。他们的一些游记、随笔等小品,以抒情叙事为主,笔调轻快洒脱、清新自然,给人以明朗活泼之感,摆脱了呆板、凝滞的道学气。本集所选录的都是具有开拓性的小品作家,他们大都同公安派、竟陵派有些联系,至少是思想观点有些接近。这些人都不曾做过显赫的大官,也不是什么文坛领袖,由于对社会有所不满,而都有山林隐逸思想。他们在文学上基本都主张冲破正统文学的束缚,独抒性灵,写出任情适性的有真意的文字来。编者在编选时尽量以风趣为标准,除选录一些隽永有味的篇章外,还尽量注意到各家对于文学的意见,以及一些足以表现各家特殊风格的文字。集中的小品大都从各人专集或其他选集中选录,一般以该书的珍贵程度和是否罕见为选录多寡的标准。正如编选者所说,本书是撷取数十种明人文集、全书之精英而成,得此一编,可以抵得上读上百卷明人文集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编选;上海书店一九八四年根据光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版复印出版。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是西蜀魏尧(则之)口述,由浙东陈孟笔录整理而成。《大道真传》所示最详尽处,当为“火候”一事。火候是丹学三大奥秘之一,为秘不轻传的机要,能掌握火候则丹可成,昧于火候万无一成。《大道真传》将火候逐节剖析,井然有序,可循层次而验。《一贯天机直讲·发端》中云:“谨于火候之逐节事条,紊其次第,少隐其义,以便学者自证。”《真传》和《直讲》实相表里,宜互相参照发明。凡《直讲》中未发之“火候逐节”,皆可从《真传》找到答案,故务请学者于两本细细参研。

春秋微旨

春秋微旨

三卷。唐陆淳撰。此书先列三传不同之文,参以啖助、赵匡之说而断其是非。《自序》云:“事或反经而志协乎道,亦虽近义而意实蕴奸,或本正而末邪,或始非而终是,介于疑似之间者,并委曲发明,故曰‘微旨’。”如“晋赵鞅归于晋”条,先引《左传》云:“韩魏以赵氏为请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次引《公羊》曰:“此叛也,其言归何?以地正国也。……此逐君侧之恶人也,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再引《穀梁》曰:“此叛也,其以归言之何?贵其以地反也。……以地正国则何以言叛,其入无君命也。”最后引赵匡之论曰:“叛而称归,君宥而反之也,且原其初入晋阳之心。拒中行,非叛君也。”《左传》只陈述史实,而《公》、《穀》则重在阐发“无君命”,赵匡则据《春秋》“君了原心”之大义而说。其《自序》又云“三传旧说亦并存之,其义当否则以朱墨为别。”今本应用朱者,皆改以方匡界划其起讫。此书大旨与《纂例》相同。现存有宋皇祐汴本、《学海类编》本、玉玲珑本、海昌陈氏刊巾箱本、经苑本、《学津讨原》本等。

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

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

略称《十住心论》。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年)著,淳和天皇敕撰,大概成书于天长7年(830年)。此为空海的代表作,又是天长“六本宗书”之一。此书基于《大日经·住心品》的思想,把真言菩提心的展开分10个阶段加以说明。第一到第三是异生羝羊住心(凡夫贪欲如牡羊)、愚童持斋住心(相信世间道德说教,如愚童一样检点自己的言行)、婴童无畏住心(信仰死后可升天,因而如婴童无所畏惧,心安理得地生活),此三者为世间三住心。第四、第五是唯蕴无我住心(领悟一切皆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无实我存在)、拔业因种住心(决心拔除生死轮回的惑业因种,观悟十二因缘之理),此二者为声闻、缘觉小乘二住心。第六到第九是他缘大乘住心(以绝对慈悲心拯救众生)、觉心不生住心(认识到连心也是无生空寂的)、一道无为住心(认识到本来实有的“绝对真理”)、极无自性住心(认识到万有皆无自性,只是真如随缘显现),此四者分别相当于大乘中的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四宗。最后第十,是秘密庄严(曼荼罗)住心,为众生心内先天所具有,此即指真言宗密教。十住心论对人间政治、道德以及佛教各宗理论分类分层批判,最终论证真言宗最优秀,是最高深秘之教。此书既是比较宗教理论书,又成一综合性思想体系之书。十住心论又称广论,与此相对,其略论为《密藏宝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