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浦潮
作者:朱瘦菊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避难依人贞心匪石架词试节巧舌如簧
- 第二回接匿名信老爷动怒诉覆盆冤爱妾撒娇
- 第三回乖案目移花接木恶科长换日偷天
- 第四回聚餐会竭力争口腹检方书拚命省铜钱
- 第五回呼将伯和尚鸣冤慕共姜女郎矢志
- 第六回双方得利姑息争端一榻横陈快谈报馆
- 第七回莽郎君黑夜逞蛮威痴女儿深宵惊幻梦
- 第八回惑雌黄莲心忍苦窥秘密梅子留酸
- 第九回生子丧子一喜一悲解铃系铃半真半假
- 第十回观新剧旅馆订幽盟发老骚娼寮闹笑话
- 第十一回访桃源老翁逢烟妓逛名园主笔遇仇家
- 第十二回影戏场有女怀春番菜馆群公就食
- 第十三回吃官司队长受奇羞想议员公民发狂
- 第十四回选举运动成笑史婚姻反覆堕奸谋
- 第十五回写状辞满腹牢骚露机关一床绣枕
- 第十六回一观察无意撞木钟两侦探有心敲竹杠
- 第十七回肆恐吓惊散野鸳鸯巧安排出示真凭据
- 第十八回荔香园侍儿报信蕙芳楼流氓拆梢
- 第十九回杀爱妾老爷再装腔访小妻大妇初设计
- 第二十回赠巨金美人仗义出重洋浪子逃生
- 第二十一回庆宜家丈夫迁金屋感阋墙公子走天涯
- 第二十二回拍马屁吮痈舐痔杀风景叱燕嗔莺
- 第二十三回吃苦头良宵推磨使酸劲暮夜摧花
- 第二十四回贪财汉一心下辣手急色儿两面做难人
- 第二十五回重罹绮障名媛伤怀初惹情魔狂童适意
- 第二十六回假从良莲子侬心真浴桃花人面
- 第二十七回漫天布局瞎子心虚蓦地逢仇冤家路窄
- 第二十八回逞利口再用机谋开华筵大变戏法
- 第二十九回行酒令当筵飞巨盏闹洞房立地赋新诗
- 第三十回扯丝巾无端泼错熄电灯有意藏奸
- 第三十一回屈膝盖有愧男儿挨耳光可怜妓女
- 第三十二回泄春光无心闻密语看夜戏信口发狂言
- 第三十三回遇事生风奸谋百出拖人落水妙计连环
- 第三十四回受没趣狂夫丧气遭侮辱少妇寒心
- 第三十五回百箱土狼狈行奸一封书妻舅交恶
- 第三十六回薄命女空门悲祝发负心妇醋海怒掀波
- 第三十七回酸溜溜一场胡闹怒冲冲满腹阴谋
- 第三十八回推波助浪激走娇娘雨尤云潜来荡妇
-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
- 第四十回怪现状何堪目睹丑官僚到底心虚
- 第四十一回考知事腐儒吐气释偷儿会长求情
- 第四十二回强迫分产贫士毁家诈欺取财律师入狱
- 第四十三回情脉脉鹣鲽同心恨绵绵鸳鸯共命
- 第四十四回蕴恶果大起革命军展鸿图小试拿云手
- 第四十五回兵败城西军曹丧胆营迁闸北司令无颜
- 第四十六回谋侦探欺心卖友开公司着意投资
- 第四十七回三等奖谋士张罗一餐饭党人入网
- 第四十八回敲竹杠啬夫难叫苦掮木梢浪子枉含酸
- 第四十九回坐汽车奸谋枉费寄包裹毒计频施
- 第五十回泄机关弄巧反拙访消息因爱成仇
- 第五十一回运慧剑一怒断情丝惹邪魔联床追往事
- 第五十二回新剧家滔天罪孽男堂子盖世奇闻
- 第五十三回老糊涂回回钻圈套小滑头处处骗金钱
- 第五十四回一溜烟金钱飞去两面光美色诱来
- 第五十五回逞变诈覆雨翻云善逢迎依草附木
- 第五十六回调虎离山果真多智引狼入室何苦劳心
- 第五十七回进密告意中人来写绝据心头肉去
- 第五十八回叙年兴群雌开赌局表心迹众婢请圆光
- 第五十九回贼姑爷空伸三只手痴女子徒伤一片心
- 第六十回吞生烟计穷力竭放野火魄散魂飞
- 第六十一回钻脚路夤夜访权门显手段凌晨施骗局
- 第六十二回破镜难圆阴阳怪气坠欢易拾名利关头
- 第六十三回了夙孽债赎三生享遗财蓑披一件
- 第六十四回出奇谋保险纵火演迷信花会求金
- 第六十五回贤宾主三更决妙策小伙计半语触霉头
- 第六十六回瓦老爷无心落圈套傻学徒信口泄真情
- 第六十七回为虎伥孔方作祟伤人命祝融肆威
- 第六十八回化险为夷钱神得力顾名思义股东无权
- 第六十九回富贵由天金易得死生在数命难逃
- 第七十回好伙计独享利权贤昆仲大闹意见
- 第七十一回彰报应流离苦妻女显神通牵合野鸳鸯
- 第七十二回守财奴闭门订家法失贞妇背里觅生涯
- 第七十三回咸肉庄官僚托足鲜果铺学士埋头
- 第七十四回染毒疮小偿风流债播丑声大贻名教羞
- 第七十五回惹祸遭殃怪态百出增荣益誉异想天开
- 第七十六回取道尹棋输一着复帝制语妙双关
- 第七十七回感前尘暗吞一掬泪掀醋罐枉吃五分头
- 第七十八回孽海猛回清绮障春江小住扫情魔
- 第七十九回贩私土诡迹张黑幕充完璧妙术泛红潮
- 第八十回远虑深谋雄心扫地拈花惹草色胆包天
- 第八十一回辣手段游子还乡硬心肠萧郎陌路
- 第八十二回夸旧游当筵论因果结新知背地设机关
- 第八十三回计出万全迷龙有阵功亏一篑缚虎何人
- 第八十四回燕子窠下场怜贱妓虎狼窟历劫叹贫娃
- 第八十五回强中强乖人受骗冤里冤小婢遭殃
- 第八十六回一封信险破财奴胆八百金顿迷穷汉心
- 第八十七回传机密属垣有耳避侦探伺隙何人
- 第八十八回甘言易入弱女移家孽报难逃恶奴结局
- 第八十九回藏头露尾莫测妖狐侠骨冰心决除害马
- 第九十回设陷阱疑云障雨泄命案远走高飞
- 第九十一回作恶人难逃法网可怜女大受折磨
- 第九十二回上公堂奶奶求救抄小路太太遭疑
- 第九十三回中难言懦夫泄愤下堂求去荡妇无情
- 第九十四回收覆水负荆登门避后患运筹帷幄
- 第九十五回天理循环请君入瓮人心叵测纵虎归山
- 第九十六回玉镜台前遭白眼流苏帐底进红丸
- 第九十七回祸生肘腋醋海兴波病入膏肓情场结局
- 第九十八回请名医何期滑脚酬月老不惜缠头
- 第九十九回匿私赆虔婆工谋啖余桃优伶中计
- 第一百回变起家庭证恶果潮翻歇浦结新书
朱瘦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着录「玄女式经要法一卷」;萧吉《五行大义》引「玄女拭经」,疑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此书内容词语,与《黄帝龙首经》相似,亦为汉魏六朝古占卜书。经文言占卜日辰吉凶之法,共十四条。所占之事多与选择婚嫁日辰有关。如第一条占与人期会之吉日良辰,第二条占索求聘物,以下各条皆占娶妇嫁女之日辰吉凶。从内容文字看,此经似有缺佚。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原不题撰人。从内容看,当系元代武当山道士所撰。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书中第一卷记述玄帝(真武)降生及修道成真故事。谓玄帝乃先天始炁所化,黄帝时托生为净乐国大子,生而神明。后放弃王位,遇紫元君授以无极上道,至均州太和山(即武当山)修炼,功成飞升后,奉上帝之命降妖伏魔。第二至八卷主要记述宋代真武灵应故事,谓宋太祖于瀛州建北极七元四圣祠,真武感降,助宋朝统一天下;又称真武下降,辅佐狄青平定西番南蛮;宋仁宗于内庭建真武祠堂等等。从中可见宋代崇奉真武神之事实。又本书中对宋元时武当山之玄帝神迹及宫观祠庙亦有所记述。
乐府雅词[标点本]
宋词总集。三卷,《拾遗》二卷。南宋曾慥编选。编定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居士。生年不详,卒于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晋江(今福建南安)人。官至尚书郎,值宝文阁。学问淹博,著有《高斋漫录》、《高斋诗话》,并编有《宋百家诗选》,均已散佚,今惟《类说》传世。是集选录宋词人欧阳修以下凡三十四家,《拾遗》选录十六家。共五十家。据编选者曾慥自序云:“余所藏名公长短句,裒合成篇,或后或先,非有诠次,多是一家,难分优劣。涉谐谑则去之。当时艳曲,谬托欧公者悉删除之。”此即其选录标准,亦为“乐府雅词”之由来。有宋一代,为词之极盛时期,柳永、晏殊父子、周邦彦、秦观等皆词林高手,为宋词蔚成风气,贡献极大,但曾慥株守传统,斥为“软媚”一流,弃而不选。然此集亦有极可宝贵者。卷上分《转踏》、《大曲》、《雅词》三类,其《转踏》中录有皇宫内庭传出的无名氏《九张机》、《调笑》,《大曲》中录有《道宫薄媚》等,皆他本所罕载,是今天我们研究唐宋歌舞曲的重要资料。此集未选苏轼词,因曾慥另刻有《东坡居士长短句》。有明代星凤阁校钞本、《词学丛书》中的享帚精舍本和承启堂本。并收入《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四部丛刊·集部》、《粤雅堂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文学卷》中。《四部丛刊》本为三卷,《拾遗》二卷;《粤雅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则为六卷,《拾遗》二卷。
南游记旧
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异]〔冀〕河流,断赵征[侍]〔村〕冈势,不利国姓,致皇嗣未立。仁宗即日中批付侍御史知杂吴中复亟往按治,一日受内降至七封。中复固请对乃〔行〕。既对,以所授内降面乞尽付中书、门下行出,乃敢奉诏。上初甚咈,吴固争不已,乃从之。时人谓之「铁面御史」。
集量论略解
中国现代法尊法师译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集量论》是印度陈那的集大成之作,共有250颂,在唐时有义净的译本(早佚),1928年吕澂根据西藏奈旦版的“金本”和曲尼版的“宝本”,“对勘二本,折衷文义,期得其真”,在《内学》第四辑发表了《集量论释略抄》,但那是很简要的一个本子。法尊法师的编译,依据德格版的持财护与雅玛参贾的藏文本,并参考北京版的金铠与信慧译本,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将《集量论》翻译了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法尊法师还对两种藏译本的同异、优劣作了一定的考订辨证。法尊法师在本书中对陈那的释文详加串解,并参照《因明正理门论》等汉文佛典,随处附注,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安宅神咒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离车长者子’率眷属五十人参诣佛陀,请求安宅之法,佛陀遂率弟子至彼宅,宣说微妙法门,使长者子等远离怖畏,身心安乐,并召集守宅诸神,嘱其不得妄动,以免受大力鬼神碎身之报。佛陀复告谕大众,谓其涅槃后之五百年中,若遇妖魅妄作,恼乱众生,当一心称念三宝,斋戒清净,奉持三归、五戒、十善、八关斋戒等,并早晚六时礼拜忏悔,诵念此经,勤心精进。本经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中,将其收录于‘失译杂经录’内,法经之众经目录卷四,指其为伪经,而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则以本经为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