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瘦菊

朱瘦菊
  • 姓名:朱瘦菊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朱瘦菊,生卒年不详,电影编剧、导演、小说家。笔名:瘦菊、说梦人、海上说梦人外号:长人。上海人。鸳鸳蝴蝶派作家之一。生平不详,只知其自小生长在上海,交游甚广,对上海社会情形十分熟悉。曾参加过旧派作家团体青社。曾以“海上说梦人”为笔名,发表长篇小说《歇浦潮》、《新歇浦潮》、《新歇浦潮》、《金银花》、《此中人语》、《残粉剩脂录》等。1920年与但杜宇和管海峰等人先后创办上海影戏公司、百合影片公司。1924年担任《电影杂志》编辑,并编写电影剧本《弃儿》和《采茶女》。


海说梦人,即是朱瘦菊先生的笔名,《歇浦潮》洋洋一百回,曾在上海《新申报》连载大五年之久,至1921年5月出版全书在当时许多写上海这个"十里洋场"众生相的社会暴露小说中,它是最出色最畅销的一部作品.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1944年的一次介绍自己怎样写小说的座谈会上说:"我是熟读<红楼梦>的,但也曾熟读,《老残游记》《醒世姻缘传》《海上花列传》《歇浦潮》《二马》《离婚》《日出》."她所举的八种作品,前四种作于清代,后四种作于民国.《二马》《离婚》是老舍写的,《日出》是曹禹写的《歇浦潮>则是朱瘦菊先生所著,可见它对后来中国文坛的影响之深远.现在我们重读它,对于加深对旧上海旧社会的感性认识,扩大视野,了解历史不无裨益.也许这就是朱瘦菊先生大作的魅力所在。


1925年创作《采茶女》《弃儿》等电影。剧本, 编导《前情》《风雨之夜》影片,并组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编导.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是由冯振欧创办的大中华公司和吴性栽创办的百合公司。1925年合并而成,朱瘦菊任总经理吴性栽任董事长,冯振欧任董事.是中国早期较具规模的私营电影制片企业.主要创作人员有编导陆洁,史东山,王元龙,朱瘦菊,姜起凤,邓基铎等.演员有黎明晖,阮玲玉,周文珠,汤天绣,王元龙,王次龙,王征信,谢云卿等.五年中共拍摄各种题材故事片《小厂主》《透明的上海》《美人计》《王氏四侠》《爱国魂》等50多部,1930年并入联华影业公司。

朱瘦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给青年诗人的信

给青年诗人的信

殿堂级桂冠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一个对生活、历史和自然始终保持“古老敌意”的诗人,一段诗人与诗人诗心交融的佳话;这已经不是一本新书了,当你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总之是热爱诗和美的人们读过、感叹过;沉钟社诗人冯至1931年经典译本,十年再次完整呈现。可能你已经等了太久,现在它来了;全书经译者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校正,师承自冯至先生的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提供专业指导;沉静、忍耐、体验、孤寂,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竹轩杂著

竹轩杂著

宋代诗文别集。林季仲著。《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的《竹轩杂著》为15卷,其书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录其诗文,重编为诗2卷(《四库全书总目》误标为“诗一卷”),文4卷,凡6卷。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称林季仲颇喜为诗,而且其诗“语佳而意新”。《四库全书总目》则指出:“季仲在绍兴中实负清流重望,故集中札子虽所存无几,而多力持正论、深切时弊之言。其赵鼎南迁以后所与简牍数篇,无不反复慰藉,词意谆挚。交道之笃,尤可概见。”并且评其诗云:“其所作虽边幅稍狭,已近江湖一派,而笔力挺拔,其清隽亦可喜也。”由于其集久佚,林季仲文名颇不为论者所知。

玄真子

玄真子

一卷。唐张志和撰,附天隐子 一卷。唐无名氏撰。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张志和的著述多已亡佚,今存除《玄真子》外,另有词《渔父》五首。《玄真子》又作《元真子》,又名 《玄真子外篇》。据《直斋书录解题》称其书本十二卷,陈振孙时只存三卷(似以篇为卷),说明已非完帙。《道藏》本载有三卷,与《书录解题》相符。《四库全书》作一卷收录,似为后人所并,其内容与《道藏》本同。此书仿《庄子》、《列子》文体之例,分《碧虚》、《鸑鷟》、《涛之灵》三篇。篇内设寓言问答,述自然、造化、玄真、有无诸理。如其在《碧虚》篇释自然、造化说:“无自而然是谓玄然,无造而化是谓真化。”又分玄、真而释之:“无玄而玄是谓真玄,无真而真是谓玄真。”总其要旨,是为道家虚无玄妙之说。《四库提要》称此书“其言略似《抱朴子外篇》,但文采不及其藻丽耳。”尽管学者对其书有如此之说,而其书对后世道家文化仍有一定影响,是后人研究道家文化的重要古籍。《四库全书》于此书后附录《天隐子》一篇。《天隐子》卷首有武则天时司马承祯序,说明此篇出于唐人之手而不知撰者姓名。《天隐子》共分 《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八节(司马承祯序称八篇)。文中先述易理,又述道家修炼方法。其要旨是使人通过斋戒、安处、存想、坐忘以达神解,而明神仙之道。其文简畅、其意明了,实为修身要籍。卷首司马承祯序文赞其书“自伯阳而来唯天隐子而已”实不为过。此篇在流传中似有缺佚。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另本有《三宫法》附于后。今本已不见《三宫法》实为可惜。后世学者对此篇作者争论颇多。宋代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都以为是司马承祯托名之作,吴曾《能改斋漫录》则以为此篇成于司马承祯之前,清《四库提要》认为司马承祯有《坐忘论》已经很著名,无需再托名天隐子。谁对谁错,还有待考定,但此篇为唐人所著之说已无疑议。现存明 《道藏》(《玄真子》标名《玄真子外篇》,作三卷。《天隐子》与《素履子》二书同卷)本、清《四库全书》(标名 《元真子》) 本。

玉玦金环录

玉玦金环录

又名《江湖大侠传》,小说以清代发生存湖南桃源县的一件颇为奇特的谋反大案为背景,以众多江湖人士为了帮助彭服筹报杀父大仇为主要线索,讲述一批以活跃在湘川黔等地的哥老会成员为主的江湖人士,在一个相对平静的承平时期是如伺掀起场血雨腥风的江湖恩怨,最后又参与到一场土司之争中,最终获得了地盘、获得了生存空间的故事。

续诗话

续诗话

宋代司马光作。又名《司马温公诗话》、《司马光诗话》、《司马君实诗话》、《司马太师诗话》、《迂叟诗话》。1卷,共28则。光有《传家集》已著录。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亦偏于记事。所记诗人轶事,有价值珍贵者,所下断语,极见眼光不凡。据作者自称,欧阳修的“《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因此书为续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而作,故称《续诗话》,在内容上也明显的承续《六一诗话》。如此书中的“惠崇诗”条、“九僧诗集”条均续《六一诗话》中的“国朝浮图”条,“科场程试诗”条续《六一诗话》中的“自科场用赋”条,“王绅作宫词”条续《六一诗话》中的“王建宫词”条等。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

佛教文献。南宋嘉泰四年(1204)宗晓编。二卷。据自序称,是《乐邦文类》的拾遗编,主要收录《乐邦文类》余而未编之“片文只义”及新辑的净土文稿。共收文献一百二十六篇。每篇前有编者加的标题,篇尾有编者的附语。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