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外史
作者: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4年4月 12日至1929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5月出版单行本。收《后序》1篇。小说以“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展示了军阀时代北京纷纭的人生画面。杨杏园旅居北京5年,仍孤身一人。后结识了妓女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当梨云病势沉重,被鸨母送往小屋时,杏园尽心服侍。在梨云去世后,杏园又将她当未婚妻殓葬。其后,杏园在朋友剑尘家又认识了女士冬青。从此,两人时有诗文酬作,感情日深。杏园意欲与冬青永结良缘,然冬青因身患暗疾,自知薄命,故不得不在手绢上血书“我不负君”,愿以兄妹相称,并决心促成杏园与她的女友史科莲的婚事。杏园倍感冬青的深情厚谊,良苦用心,但仍表示非冬青不娶。在杏园病危之际,冬青突然赶到,执手相对,难受万分。杏园口授七绝4首,字字血泪。他又挣扎着写了两副自挽联后,便投笔死去。冬青也哭得晕倒于地。作者在《后序》中说:“予书既成,凡予同世之人,得读予书而悦之,无论识与不识,皆引予为友,予已慰矣。”
章节列表
升序↑- 是野史(重版代序)
- 前序
- 后序
- 续序
- 第一回 月底宵光残梨凉客梦 天涯寒食芳草怨归魂
- 第二回 佳话遍春城高谈婚变 啼声喧粉窟混战情魔
- 第三回 消息雨声中惊雷倚客 风光花落后煮茗劳僧
- 第四回 勤苦捉刀人遥期白首 娇羞知己语暗约黄昏
- 第五回 选色柳城疏狂容半夕 销魂花下遗恨已千秋
- 第六回 萍水约双栖非鸡非鹜 钗光惊一瞥疑雨疑云
- 第七回 寂静禅关奇逢讶姹女 萧条客馆重币感花卿
- 第八回 佛国谢知音寄诗当药 瓜棚迟晚唱咏月书怀
- 第九回 事出有因双妹通谜语 客来不速一笑蹴帘波
- 第十回 我见犹怜孤灯照断雁 谁能遣此深夜送飘茵
- 第十一回 窥影到朱门高堂小宴 听歌怜翠袖隔座分香
- 第十二回 出谷佩蛾眉藏珠自赎 分金快月老沽酒同倾
- 第十三回 设筵开场歌台真灿烂 典衣终曲舞袖太郎当
- 第十四回 绮语道温存闻香止步 晚妆悲薄价泣粉成痕
- 第十五回 沦落相逢沾泥同惜絮 缠绵示意解渴暗分柑
- 第十六回 欲壑空填花丛迷老吏 坠欢难拾宦境困英雌
- 第十七回 目送飞鸿名花原有主 人成逐客覆水不堪收
- 第十八回 私语腻闲人情何绵密 良宵留荡子乡本温柔
- 第十九回 垂泪还珠归程添怅惘 忍心碎柬好梦渐阑珊
- 第二十回 纸醉金迷华堂舞魅影 水流花谢情海咏归槎
- 第二十一回 斗室迎仙频来四海客 瓣香却病聊赠一枝梅
- 第二十二回 满面啼痕拥疽倚绣榻 载途风雪收骨葬荒邱
- 第二十三回 拈韵迎春诗情消小恙 放怀守岁旅感寄微醺
- 第二十四回 新句碧纱笼可怜往事 锦弦红袖拂如此良宵
- 第二十五回 破屋疏龛空名传胜迹 荒城古刹幸遇晤芳姿
- 第二十六回 奇句写情怀攫羊似虎 锦屏漏消息打鸭惊鸳
- 第二十七回 梦感前尘填词伤旧雨 书还故主铸错得新诗
- 第二十八回 惜王笑量珠舞衫扑朔 献花同染指捷径迷离
- 第二十九回 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 倚松邻瘦竹寄托遥深
- 第三十回 不辨雌雄混战娘子队 都无伦次同结女儿盟
- 第三十一回 稚子无家依人侪郑婢 名殊雅集顾曲学周郎
- 第三十二回 顾影自怜漫吟金缕曲 拈花微笑醉看玉钩斜
- 第三十三回 猜得之子踪名藏字里 勘破美人计金尽床头
- 第三十四回 斗酒只鸡凄凉祭绿野 闲花野草惆怅语青衫
- 第三十五回 流盼属新知似曾相识 听歌怀故国无可奈何
- 第三十六回 金屋深藏银灯摇艳影 魔城自陷锦字惜华年
- 第三十七回 玉臂亲援艳诗疑槁木 珠帘不卷绮席落衣香
- 第三十八回 消恨上红毡人胡不醉 断恩盟白水郎太无情
- 第三十九回 深巷逐芳踪投书寄爱 华筵趁余兴击鼓催花
- 第四十回 等到酸心频吟梅子令 何堪寓目先苦女郎身
- 第四十一回 指点画中人神传阿堵 纷腾诗外事典出何家
- 第四十二回 彻夜搜枯肠文章有价 因时辟利薮名士无虚
- 第四十三回 促膝快谈灰心悲独活 临风品茗冷眼羡双修
- 第四十四回 对影三人夕阳无限好 依山一笛高处不胜寒
- 第四十五回 远道供山珍百朋相锡 下厨劳素手一饭堪留
- 第四十六回 卜宅近芳邻喜环碧树 迎秋有乐事约种黄花
- 第四十七回 学尚涂鸦短订空摘句 功成喝彩旦夕自寻香
- 第四十八回 鬻画分金割爱助膏火 读书补拙勉力答琼瑶
- 第一十九回 淑女多情泪珠换眷属 书生吐气文字结姻缘
- 第五十回 酒食情人掷金留笑去 脂粉地狱微服看花来
- 第五十一回 同谢解囊人还劳白发 笑看同命鸟惋惜青春
- 第五十二回 一柬结金兰缘订来世 四言留血泪誓守今生
- 第五十三回 永夜离怀心悲将满月 斜阳古道肠断独归人
- 第五十一回 纳礼典轻裘为花请命 论交关盛馔按日传餐
- 第五十五回 限刻夺诗魁风流前辈 连宵制菊选笔墨闲人
- 第五十六回 大典繁陈攫金胜竹叶 新章急就挥汗颂梅花
- 第五十七回 四壁鼓吹同欣加冕日 一堂椅案不是读书天
- 第五十八回 大好少年身转同脂粉 可怜旧舞地来阅沧桑
- 第五十九回 里巷荒芜蓬门惊枉驾 风尘落拓粉墨愧登场
- 第六十回 事不由人冲寒谋去路 饥来驱我坠涵误前程
- 第六十一回 拥絮听娇音惺忪温梦 煨炉消永夜婉转谈情
- 第六十二回 枕上托孤心难为妹妹 楼头拚命意终惜卿卿
- 第六十三回 气味别薰莸订交落落 形骸自水乳相惜惺惺
- 第六十四回 已尽黄金曲终人忽渺 莫夸白壁夜静客何来
- 第六十五回 空起押衙心终乖鹣鲽 不须京兆笔且访屠沽
- 第六十六回 成竹在胸有生皆皈佛 禅关拥雪僻地更逢僧
- 第六十七回 对席快清谈流连竟日 凭栏惊妙舞摇曳多姿
- 第六十八回 心隔蛮弦还留芳影在 目空螳臂起舞剑光寒
- 第六十九回 宽大见军威官如拾芥 风流关国运女漫倾城
- 第七十回 声色相传儿原跨灶物 锱铢计较翁是惜财人
- 第七十一回 妙手说贤郎囊成席卷 壮颜仗勇士狐假虎威
- 第七十二回 漂泊为聪明花嫌解语 繁华成幻梦诗托无题
- 第七十三回 慷慨结交游群花绕座 荒唐作夫妇一月倾家
- 第七十四回 描写情思填词嘲艳迹 牺牲色相劝学走风尘
- 第七十五回 辛苦补情天移星替月 殷勤余恨史拊掌焚琴
- 第七十六回 入户拾遗金终惭浙脸 开囊飞质券故泄春光
- 第七十七回 颊有遗芳半宵增酒渴 言无余隐三字失佳期
- 第七十八回 一局诗谜衙容骚客集 三椽老屋酒藉古人传
- 第七十九回 妙语如环人情同弱柳 此心匪石境地逊浮鸥
- 第八十回 满座酒兴豪锦标夺美 一场鸳梦断蜡泪迎人
- 第八十一回 药石难医积劳心上病 渊泉有自夙慧佛边缘
- 第八十二回 一榻禅心天花休近我 三更噩梦风雨正欺人
- 第八十三回 柳暗花明数言铸大错 天空地阔一别走飘蓬
- 第八十四回 爽气溢西山恰成美眷 罡风变夜色难返沉疴
- 第八十五回 落木警秋心吟诗绝命 抚棺伤薤露恸哭轻生
- 第八十六回 旧巷吊英灵不堪回首 寒林埋客恨何处招魂
- 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河津县志
八卷,清马光远修,刘梁嵩纂。光远,字月生。东海人。进士。康熙十年(1671)任知县,任上兴修水利,革除火耗,捐俸造桥。梁嵩,邑人。进士。正文分八门五十三目,图考六幅,记事止康熙十一年。沿革目记旧编共三十六里,清以来改为十八里。山川目记唐所修水渠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冲毁,百姓仍需纳水田粮赋,甚为窘迫。隆庆五年(1571)知县张汝乾捐俸凿山通渠,使水利复兴。陵墓目记辛村多古塚,高丈余,传说系商王陵墓,嘉靖初大阳村西为大风吹荡,金井暴露,可为一徵。公署记知县马氏修葺大堂而不加费用于民。立寨堡为目,记崇祯年间建寨堡六十九座,又记福亭里有唐建河南武备寨。物产目记邑有虎。人物门记梁嵩父有纶甚详。艺文门收文较详。有赵用光《河津县兴革利弊事宜四款》,其一禁止以赠送为名,征瓜农赤日之下担瓜往州、府数十里徒步送瓜;其二议修盐池堤岸的伕费当合理摊派,以杜绝胥吏从中克扣之弊。寺观目记一座隋建筑,八座唐建筑。又记大觉寺为汉永乐年建,误,汉代无永乐年号。有康熙十一年刻本。北图、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临诊医案
《临诊医案》中所记医案,收集的是上海及临近地区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著名医家的医案,实属宝贵。内容广泛,记录真实。医案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内、外、儿、妇各科。本书医案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具有原始记录的特征,无加工修饰的痕迹。有的医案仅有一次诊治,有的具有多次诊治,均如实记载治疗过程。如钱老荣一案,受惊奔走,哮喘,以三拗汤合旋覆代赭苏子降气法。次诊开出方药,方后记录“此方未服,适痰壅气升而亡”。这说明医案是记录者留作自己总结经验所用,并非加工后供人阅读,因而具有明显的真实性,极具价值所在。医案完整,再现全貌。书中有多个疗程很长的医案,完整地记录了治疗的过程。如蒋客光一案,前后共30诊次,对病情从卫、气、营、血、差后等阶段的症状、脉舌、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均作了详细记录,真实再现了百余年前单纯用中药治疗风温一症的过程与疗效。许多温病的典型症状如斑疹、谵语等及其治疗对策,均在医案中保存,是研究学习温病的极好材料。
政学录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机构、官员,分成中央、地方两类。中央机构自内阁、六部,以至各寺、监、院,乃至科道;地方机构、官员,自督抚、司道,以至府州县守令。于各级机构、官员下述其职守,凡应行事宜、利弊得失均载无遗。本书对研究清代各机构的职掌,以及工作守则、办事章程,即行政法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有直隶总督采进本。
问辨录
十卷,明高拱著。批评程朱理学思想的专著。此书取《四书章句集注》疑义,逐条辨驳。其说不免有有意推求之处,但又确有所见,足以备参考而广见闻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郑汝谐《论语原意》,颇与朱子异同,而朱子于汝谐之说反有所取。朱子作《周易本义》,与《程传》亦有异同。世未尝以是病朱子。卷一关于《大学》,卷二关于《中庸》,卷三至卷八关于《论语》,卷九至卷十关于《孟子》。书中多方面批评朱熹。反对朱熹“理属精纯,气或偏驳”的理气为二论,指出“气具夫理,气即是理;理具于气,理即是气,原非二物,不可以分也”(卷八)。对朱熹的“性即理”说,“未敢以为然也”。在他看来,“理者,脉络微密、条派分明之谓。
销释金刚经科仪
又名《金刚科仪》。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宗镜述。一卷。明代至今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据编集而成。必须与坊间刻本《金刚经》(卷首为奉请八金刚、四菩萨)配合才能举行法会。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於我国古代经录,也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日本《续藏经》收有清道光年间抄本《销释金刚经科仪》和明嘉靖三十年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但都未经校勘。
成唯识论证义
成唯识论证义,十卷,明王肯堂证义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