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湾

作者:赵树理
三里湾

长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人民文学》1955年1至4月号。本书有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1959年2版,1962年3版;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1963年版。1951年,太行山区三里湾村建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二年秋天,社里准备开渠、扩社,于是引起了一系列矛盾和斗争。以党支部书记王金生和王玉生、王满喜、范灵芝等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同村长范登高、富裕中农马多寿等党内外落后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恋爱和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经过复杂的斗争过程,范登高、马多寿等逐渐有了转变,和广大农民一起入了社,解决了开渠问题。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村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特别是反映了改造小生产者私有观念和封建意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类人物典型。党支书王金生一家是先进农民的代表,王金生党性强,顾大局,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是合作社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弟弟王玉生心灵手巧,忘我无私,是技术改革的能人。妹妹王玉梅聪慧勤劳,泼辣厚道,是一个秉承着劳动农民淳朴家风的农村姑娘。马多寿外号“糊涂涂”,他和老婆“常有理”、儿子“铁算盘”、儿媳“惹不起”共同构成了自私、落后、顽固的小私有者群像。村长范登高是资本主义

猜你喜欢的书

隐花平原

隐花平原

作者是松本清张 。在植物链的底层,有一种名为“隐花植物”的低等植物,它们一生都没有机会在阳光下开出鲜艳的花,只能在黑暗中缠绕爬行。在广袤平原下阴暗潮湿的角落中,隐花植物以各自奇形怪状的藤须盘根,交错形成一朵巨大而盛烈的恶之花……画家、上班族、记者、画廊老板、医生、渔民、银行会长、警察、司机、陪酒女、教主……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彼此间毫无关联的人们,接二连三在日本各地被离奇杀死。没人想象得到这些怪死事件之间的联系,也没人能找出任何一丝破案线索。凶手仿佛是谁也看不见的隐身人,隐匿在喧嚣社会的阴暗处,一步一步完成他庞大恐怖的杀戮拼图……悬疑宗师松本清张,从人性黑暗中创造出吃人的怪物,将整个日本社会变成死亡的舞台。

文章作法

文章作法

夏丏尊、刘薰宇合著。6章。 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对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小品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时的注意点,作了具体的说明。 记事文:将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依照作者所目见、耳闻或想象的情形记述的文字,称为记事文。 叙事文: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叙事文原和记事文一样,同是记述事物的文字,不过记事文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而叙事文以记述事物的动作、变化为主。所以记事文是静的, 空间的,叙事文是动的,时间的。 说明文: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 议论文: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以使人承认为目的的文字,称为议论文。……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使人有所知,议论文不但要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 小品文:从外形的长短上说,二三百字乃至千字以内的短文称为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写景,毫不受何等的限制。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太上天尊说出家因缘、出家之义、道士七阶,劝出家人发十誓十愿、立观度人,讲道诵经、度世度人。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收入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数十篇,每首诗作均有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该书收集量大,充分显示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对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中庸

中庸

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教育学著作,《礼记》中的一篇。郑玄考证为孔丘之孙子思所作。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中庸”一般认为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意思。共33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过程。1.把教、道、性联系在一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提出5步骤学习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3.知行因人而异。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者;有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者,分别代表3种不同智力和身份的人。但目的相同,“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4.在论述5步骤之后,进一步引申出“弗能弗措”的求学精神,“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同样,如果有了“问之弗知”不止,“思之弗得”不止,“辩之弗明”不止,“行之弗笃”不止的精神,且作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进一步强调学习的作用。《中庸》的教育思想,概括、发展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特别是其学习五步骤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曾把《中庸》作为《四书》之一,并称之为“为学之序”,列为白鹿洞书院学规之一部分,作为一般学者的治学方法,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相宗八要解

相宗八要解

相宗八要解,八卷,明明昱解,圣行序,游仕任序。1百法赘言,2唯识约意,3缘论会释,4离合通关,5缘论释记,王野序,有题解及科文,6因明直疏,大善序,有后序,7三支义钞,8八识证义,有序。唯收叙文、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