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
作者:张恨水章节列表
升序↑- 第01回 玉貌同钦拆笺惊宠召 寓楼小集酌酒话平生
- 第02回 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 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
- 第03回 赤地绝生机人兽相食 寒山寻出路星夜登程
- 第04回 别子到荒城双亲待毙 卖身投老吏五载离家
- 第05回 慷慨约同行不甘落后 凄凉愁独活勉祝成双
- 第06回 青眼相逢湖山留客住 素衣结伴风雨渡江来
- 第07回 各有深心殷勤为护士 独具正义慷慨说行人
- 第08回 亲手抚创痕旁人侧目 退身虚前席之子有心
- 第09回 妙事见重重汴梁小住 游兴生勃勃铁塔同攀
- 第10回 絮语蓄痴情争夸女性 酒家逢绝艳暗慕天真
- 第11回 少女同餐兴阑增苦闷 遗民谁见话里漏情机
- 第12回 谁是有情人忽惊旅梦 喜逢幽默者闲话行都
- 第13回 大地荒尘灰心萌退志 黄河落日触景起哀思
- 第14回 且忍旅人愁街头访古 难堪关塞夜月下舒怀
- 第15回 各谈远游心徘徊月夜 初尝行役苦驰逐风尘
- 第16回 四壁家空感大匠努力 一池春暖论美女祸人
- 第17回 灞水长桥仰先民伟大 曲江荒草伤近代凋零
- 第18回 笑探五典坡高谈入胜 病饮新丰酒微意分甘
- 第19回 把脉坐床前情词恍惚 追书来天外意态殷勤
- 第20回 报怨特工谗庄谐并进 多情原不忝函电交驰
- 第21回 买帖过碑林人怀愠色 啜羹尝肉味梦感余生
- 第22回 震耳赏秦音人归夜市 分襟渡渭水诗唱阳关
- 第23回 荒家成群见咸阳古道 流氓接踵过西北高原
- 第24回 破屋寒窑餐黑馍白水 斜风细雨看荒草空城
- 第25回 把盏说边情真成神话 登堂瞻县政难废排场
- 第26回 谈笑出邠州同瞻石佛 伤怀入陇境重到瑶池
- 第27回 穷地盛装卖身作旅客 夕歌朝死绝路恸斯人
- 第28回 东望归程未免爱垂柳 西来苦事如何饮浊泉
- 第29回 意外遭逢荒祠看古物 目前尴尬好酒敬新知
- 第30回 瘠地倦游踪攀条引怨 晚程疑客影馈物生嫌
- 第31回 欲语转难一番传恶耗 伤心何必再度励前程
- 第32回 小民果难为御夫争利 古人不可及走卒开山
- 第33回 山路御风行停车惊寇 峰头挥雪坐闻铎疑仙
- 第34回 断井残垣黄昏吊故土 青毡败絮白发守寒衙
- 第35回 喂虎吸民膏现身说法 倾壶止色变立誓呼天
- 第36回 敲骨人来堵门殴县令 断肠梦破伏枕哭双亲
- 第37回 微露儿女情当时尴尬 忽传生死信前路凄凉
- 第38回 旧侣难堪隔墙闻笑语 新交可敬解佩谢隆情
- 第39回 相客在衣冠疏狂失态 穿山绝草木荒落惊心
- 第40回 荒店叱饿人逢伊手足 边城作上客爱此河山
- 第41回 酒入愁肠割豚拚一醉 诗留素壁画燕祝双栖
- 第42回 共半日清游泣倾肺腑 订十年后约握别风尘
猜你喜欢的书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收录黑塞共11则中短篇作品:《小孩的心思》《克莱因与瓦格纳》《内与外》《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南方的一座外国城市》《郊狼》《纪念品》《拜访诗人》《乔迁时的遐想》《我的传略》和《中断的课时》。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湘山野录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其一为《大洞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又名《高玄真经》。内载五言诗一首,骈文一篇。其中隐含仙真魔鬼之名讳。据称学者修诵《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先诵此诗文一遍,可以招仙灭魔,通理幽关。其二为《大洞消魔神慧内祝隐文》。内载三十九条思神口诀,学者诵读《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时,依此诀思神唸咒,可以解结散怨,招仙灭魔。其三为《九天玉清紫文丹章绿字隐文》,内载符文一百二十字,学者诵习《大洞真经》时,依法书写佩带此隐文,存思祝念,可通神致真,招仙灭魔。
奇效良方
全名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方书。明董宿撰。六十九卷。宿,四明 (今浙江宁波) 人。正统间为太医院使,治验丰富,擅长本草。编有《试效神圣保命方》。后经方贤编定,改是名。刊于明成化六年(1470)。广集明以前历代验方七千余首。将临床各科方剂,按病证治则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十四门。门下分类,每类均先论后方,详述各方用法,纲目清楚,条理分明,深受后世医家推重。同时,还论述针灸整骨等治法,可供临床参考。有明正统刊本,成化七年(1471)太医院刊黑口本,正德六年(1511) 书林刘氏日新堂刻本。
宋名臣言行录
传记。凡5集。前集10卷,录太祖朝至英宗朝55人,单称《五朝名臣言行录》;后集14卷,录神宗朝至徽宗朝42人,单称《三朝名臣言行录》,南宋朱熹编。二书也合称《八朝名臣言行录》、《皇朝名臣言行录》、《朱子名臣言行录》等。书成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宋刊本今存,《四部丛刊初编》据以影印;近年收入《朱子全书》本者则进行了标校整理。续集8卷,录北宋末26人,单称《名臣言行续录》(一名《皇朝名臣言行续录》);别集26卷,录高宗至宁宗时65人,单称《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一名《四朝名臣言行录》);外集17卷,录南宋理学人物38人,单称《宋名臣言行录外集》(一名《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南宋李幼武编。书约成于理宗时。5集宋时即有合刊本,赵希弁《读书附志》著录,唯卷数作72,与今本不同。又日本曾藏一元刊残本,作79卷。明时有多种刊本,或分刊,或合刻。清《四库全书》据明张鳌山合刊本著录;道光间洪莹又据宋本重刊,皆为5集75卷。此外尚有《西京清麓丛书》等本。据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称,曾见一题为《四朝名臣言行录》之宋刊残本,与传世幼武所编者相较,次第大异,且更为详备。或疑传世本已经后人删削、重编。朱熹序称其观历朝名臣言行“多有补于世教者”,故“掇取其要,聚为此录”。其取材多本于文集、碑传、行状、遗事、语录、笔记、杂史等。每事均各提行,末注出处,并附有关资料。幼武补编者亦沿之。因其所据之书后世或有亡佚残阙者,故于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均有重要资料价值。由朱熹创立的“言行录”遂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列传史体裁而为人们所接受。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共三卷,台州守一集,成书年代不详。在《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释鉴稽古略续集》等著作中,以及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年中(1237-1240)的《释门正统》中都没有提及。《律宗会元》全文共分为十门:诸文原教门、诸文观法门、诸文心境门、诸文戒法门、诸文戒体门、诸文戒行门、诸文戒相门、诸文持犯门、诸文悔罪门、诸文三归门。它虽然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与贡献,但却是对迄宋为止的律宗思想理论的一种提纲挈领的总结,可称为律宗的入门教科书或普及性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