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
作者:张恨水章节列表
升序↑- 第01回 玉貌同钦拆笺惊宠召 寓楼小集酌酒话平生
- 第02回 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 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
- 第03回 赤地绝生机人兽相食 寒山寻出路星夜登程
- 第04回 别子到荒城双亲待毙 卖身投老吏五载离家
- 第05回 慷慨约同行不甘落后 凄凉愁独活勉祝成双
- 第06回 青眼相逢湖山留客住 素衣结伴风雨渡江来
- 第07回 各有深心殷勤为护士 独具正义慷慨说行人
- 第08回 亲手抚创痕旁人侧目 退身虚前席之子有心
- 第09回 妙事见重重汴梁小住 游兴生勃勃铁塔同攀
- 第10回 絮语蓄痴情争夸女性 酒家逢绝艳暗慕天真
- 第11回 少女同餐兴阑增苦闷 遗民谁见话里漏情机
- 第12回 谁是有情人忽惊旅梦 喜逢幽默者闲话行都
- 第13回 大地荒尘灰心萌退志 黄河落日触景起哀思
- 第14回 且忍旅人愁街头访古 难堪关塞夜月下舒怀
- 第15回 各谈远游心徘徊月夜 初尝行役苦驰逐风尘
- 第16回 四壁家空感大匠努力 一池春暖论美女祸人
- 第17回 灞水长桥仰先民伟大 曲江荒草伤近代凋零
- 第18回 笑探五典坡高谈入胜 病饮新丰酒微意分甘
- 第19回 把脉坐床前情词恍惚 追书来天外意态殷勤
- 第20回 报怨特工谗庄谐并进 多情原不忝函电交驰
- 第21回 买帖过碑林人怀愠色 啜羹尝肉味梦感余生
- 第22回 震耳赏秦音人归夜市 分襟渡渭水诗唱阳关
- 第23回 荒家成群见咸阳古道 流氓接踵过西北高原
- 第24回 破屋寒窑餐黑馍白水 斜风细雨看荒草空城
- 第25回 把盏说边情真成神话 登堂瞻县政难废排场
- 第26回 谈笑出邠州同瞻石佛 伤怀入陇境重到瑶池
- 第27回 穷地盛装卖身作旅客 夕歌朝死绝路恸斯人
- 第28回 东望归程未免爱垂柳 西来苦事如何饮浊泉
- 第29回 意外遭逢荒祠看古物 目前尴尬好酒敬新知
- 第30回 瘠地倦游踪攀条引怨 晚程疑客影馈物生嫌
- 第31回 欲语转难一番传恶耗 伤心何必再度励前程
- 第32回 小民果难为御夫争利 古人不可及走卒开山
- 第33回 山路御风行停车惊寇 峰头挥雪坐闻铎疑仙
- 第34回 断井残垣黄昏吊故土 青毡败絮白发守寒衙
- 第35回 喂虎吸民膏现身说法 倾壶止色变立誓呼天
- 第36回 敲骨人来堵门殴县令 断肠梦破伏枕哭双亲
- 第37回 微露儿女情当时尴尬 忽传生死信前路凄凉
- 第38回 旧侣难堪隔墙闻笑语 新交可敬解佩谢隆情
- 第39回 相客在衣冠疏狂失态 穿山绝草木荒落惊心
- 第40回 荒店叱饿人逢伊手足 边城作上客爱此河山
- 第41回 酒入愁肠割豚拚一醉 诗留素壁画燕祝双栖
- 第42回 共半日清游泣倾肺腑 订十年后约握别风尘
猜你喜欢的书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领导者相结合。从最早的制宪会议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广大民众积极参加的制宪会议三级会议就开始对公职王权和限制贵族教士的权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推动了各个党派尤其是雅各宾派与巴黎公社派的政治计划一步步取得成功,是法国革命一步步深入的助推剂。本书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此做了深入讨论,很有学术价值。
类说
《类说》60卷,宋曾慥编纂。一书专门录汉魏以来笔记小说,每书摘抄数条至数十条不等,体例略仿唐马总《意林》。今书引录的书籍种数,《直斋书录解题》称凡260余种,据今本统计,只有223种。《类说》引书虽然均系节录,但对原文不予改动,因此本书具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作者在南宋初年所能看到的许多书,今已亡佚不存,《类说》只保存了它们的部分佚文,弥足珍贵。此书还具有很高的辑佚校勘价值,南宋以前保存至今的笔记小说,许多书的内容都有所散逸,文字的衍夺讹窜不可胜计,后世校勘辑补这些古籍时,常需求助于此书。明清以来,有些学者将《类说》视为丛书之祖,这种看法不尽妥当。一般来说,丛书应该是若干部完整著作的汇录,而《类说》和与其同时出现的朱胜非《绀珠集》,以及陶宗仪的《说郛》等书,都是节抄诸家著作而汇录成书,这类著作很容易和丛书界限不清,它们已具有丛书的雏形,但尚不能称为丛书,《四库全书总目》把《类说》归入杂家类,较为恰当。《中国丛书综录》将《说郛》著录在内,但对《类说》、《绀珠集》性质完全相同的著作却摒弃不录,可见丛书的概念亦属不清。至于前人有将《类说》视为类书的,更是事出无由,因为该书不以类分,与类书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道教经典。原经卷数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正统道藏》收入残本一卷。P.2576背、S.6219。首尾均残。原属同卷,但文字不连续。共存约四百十二行,前二百十五行不见于《道藏》本,第二百十六行以下见于《道藏》。此经系摘录早期上清派经典中有关修真摄养方术之要诀杂凑而成。主要有导引、服气、叩齿、咽液、思神、内视、按摩、诵经、微咒等方术。体例类似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和《登真隐诀》,故刘师培《读道藏记》疑此经即为《登真隐诀》之缺卷,
伤寒溯源集
《伤寒论》注本。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10卷,22篇。清钱潢(天来)撰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伤寒论》刊本、注本的条文前后舛错,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书中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全书的第一条原文)列于六经病之前。其于六经病,则各列纲领,并将各篇原文详予注释。释文选取成无己以来历代注家之精微,而有所补阐、辨正。每方均有方论、析义、辨误、论治,颇多独到的见解。书末“附录”,列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辨论”、“动气臆说”等六篇短文。作者此编力求“直溯源流,深究根柢,推求《灵(枢)》、《素(问)》,辨论阴阳,援古证今,分经辨证”(见“自序”)。体现了钱氏认真的治学态度。现存康熙年间虚白堂刻本、日本台寿堂刻本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虚白堂本出版排印本。
戊戌六君子传
晚清梁启超所撰。作于清光绪二十四年。 梁启超生平传记见于前篇。戊戌政变以后,清廷大肆缉捕维新派,并将谭嗣同、康广仁、杨锐、杨深秀、刘光第、林旭等六人残酷杀害,此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梁启超感于此六人的慷慨牺牲,满怀悲愤地写成此书。 此书共分六篇,包括《康广仁传》、《杨深秀传》、《杨锐传》、《林旭传》、《刘光第传》以及《谭嗣同传》。
随缘集
随缘集,四卷,清灵耀著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