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作者:张恨水
《满江红》是民国时期作家张恨水创作的现代长篇小说,民国22年首次出版,现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作者在男人的角度描写男女之间的感情,用细腻的手法将男男女女跌宕起伏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活泼。 张恨水笔下的爱情,是植根于世俗烟火中的普通男女的爱情,是一种凡俗人生的爱情故事 。张恨水生活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现代性与保守性的相互冲突与融合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示。张恨水将这些特性毫无保留的注入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文士形象身上。张恨水笔下的文士形象,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封建教育,传统观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过渡时期所独有的半新半旧的时代特色。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赏月渡长江吟联少女 闻弦过野寺笑接狂生
- 第二回 聚谑求凰各为种玉计 详猜遗帕独作访珠游
- 第三回 一雨作丝牵情天不老 三杯添晚醉萍水无猜
- 第四回 旭日同看相知人欲去 荒斋独守前度客还来
- 第五回 安步当车香尘留艳迹 逢场作戏灯影罩疑团
- 第六回 惊异遇歌场忽明真相 谈笑归客舍莫抑悲怀
- 第七回 半夜款香巢突闻快语 清晨过老圃幸遇知音
- 第八回 高卧发狂吟心仪坡老 清歌杂微笑座有周郎
- 第九回 窥艳笑远来形诸梦寐 惊心闻乍别访遍舟车
- 第十回 杯酒两忘嫌各倾肺腑 百金一点曲共骇听闻
- 第十一回 俗客易招驰驱凭片纸 骄花难犯褒贬托微波
- 第十二回 婉转陈词通函劝撒手 佯狂发笑记事话伤心
- 第十三回 隔户听歌声回车有意 登场卖爱物注目堪怜
- 第十四回 归去囊空问款疑寒士 邀来夜永拈阄夺美人
- 第十五回 无日不来轻车驰小径 有闻必录快镜窃芳颜
- 第十六回 衣饰岂无惭婉商求友 丝萝非有托快拒藏娇
- 第十七回 贫境不堪噤声别酒肆 迷途未远破晓过农家
- 第十八回 未免有情携琴弹树下 可以无憾沽酒醉灯前
- 第十九回 努力见交情暗中买画 建功藉艺术高格酬金
- 第二十回 路上一相逢突成大错 筵前同笑谑渐见深情
- 第二十一回 藏币走仓皇奔车逐迹 明灯照战栗惊鸟投怀
- 第二十二回 灯下话余惊共消长夜 案中藏秘计对质公庭
- 第二十三回 不作夫妻何须假兄妹 果为艺术自有好评章
- 第二十四回 作事有终解铃还钻石 怀才不遇困腹啜瓜羹
- 第二十五回 贫贱择交难冷嘲热讽 激昂变态易浅笑深颦
- 第二十六回 伟大规模谒陵论豪杰 逍遥伴侣订约访湖山
- 第二十七回 突逢学子来翩翩可喜 善为美人役脉脉钟情
- 第二十八回 游棹夕阳中湖光绘影 并肩白堤上夜色宜人
- 第二十九回 无可奈何留书权作别 似曾有意置酒即催眠
- 第三十回 床下负荆时见机而作 湖边聚首处有约不来
- 第三十一回 卖画受饥驱忽成上客 解囊壮醉色更遇高人
- 第三十二回 旧好不忘午荫酣茗话 坠欢可拾陋室涩游踪
- 第三十三回 吹笛引新俦开怀道故 闻琴过旧地却步羞前
- 第三十四回 交绝转圜时登山痛哭 情参还璧后拍手惊呼
- 第三十五回 填海有心人追芳迹往 负荆无术函约怨声回
- 第三十六回 情敌恰相逢强颜握手 恩人何忍害储药回心
- 第三十七回 交友可无猜宠召面谢 作妾原不忝盛惠心仪
- 第三十八回 救急筵前新郎甘假冒 约逃海外旧雨何能忘
- 第三十九回 雨道奔忙可怜一路哭 火船赴难忽忆满江红
- 第四十回 酒醒梦回江中船不见 曲终人渺天上月依然
猜你喜欢的书
维柯的哲学
维柯是西方人文科学、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天才辈出的17世纪,他以创建一种人类社会的科学为己任,《新科学》是他的代表作。维柯的思想影响了赫尔德、洪堡、黑格尔和马克思,更准确地说,维柯是19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源。维柯是一位思想的天才,然而他不是驾驭自己思想的高手,他未能把自己原创性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位意大利哲学家的思想光辉闪烁于他的零散论述中。 《维柯的哲学》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对维柯思想的重新阐释。克罗齐在本书中提炼了维柯历史哲学的精华,深入分析了维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引领读者领悟维柯思想的本意,把历史哲学的研究推向更深广的层面。本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入门书,也是探究维柯思想堂奥的垫脚石。
薄伽梵歌
亦译《世尊歌》、《神之歌》、《黑天歌》。指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第6篇《毗湿摩》。共18章,七百颂。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经典。记载了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Krsna)和战士阿周那(Arjuna)之间的对话,黑天以哲理说服阿周那把俱卢族和班度族争夺王位的战争进行到底。它是综合性的哲学诗,贯穿了数论、瑜伽和吠檀多三派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宣扬了业(行动)、智(认识)、信(信仰)的统一。认为“法”既是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秩序,也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遵法、执法是社会成员的天职和责任,人只有认识了这种道理,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中才能使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并认为虔诚信仰和崇拜大神毗湿奴和他的化身黑天,人才能从世俗的生活中得以解脱。后吠檀多派哲学家曾有多种注释,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亚各国。对印度近代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金晶论
金晶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分上、中、下三篇,言内丹之道。其所谓「金晶」者,乃日精月华,亦即铅汞。谓此物只在人身,为人之根本,乃下元正气,又名姹女,亦称玉液。金晶上朝离宫,入于华池,化为津液;下降丹田为血,血传入骨为髓。髓满人壮,髓尽人亡。欲求不老,还精补脑。牢固金晶,勿令走失,依时采捉,以火锻炼,用河车搬载入肾堂,自成大药,号曰七返灵砂,可以延年益命,乃至身超人圣,离凡脱俗。篇末附《金丹大药金晶铅汞龙虎真假歌》十一首。重申前论之意。
诗沈
二十卷,清范家相著。此书立论平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而断以己意。首列《总论》三十篇,以下只著篇目,依次诠释。所论《卷耳》为文王在羑里,后妃遣使臣之作,《中谷有蓷》为怜申后,《褰裳》作于晋、楚争郑时,《丰》为男亲迎而女不从,《敝笱》为叹王纲废弛,《采苓》为申生而作,《采薇》为文王伐玁狁等说,都多臆测,而少有确证。但又多有根据充分之说,如《总论》第十四条,力破降《黍离》为国风之说,认为太史不采风,王朝无掌故,诸侯的国史也不记载以进。不唯《雅》亡,四诗皆亡。诗亡而讽谕彰瘅之道废,是以孔子作《春秋》。此可与《孟子》之说相发明。又如《总论》第十五条,论三百篇之韵叶之而不谐,提出三点论据,足以解顾炎武、毛奇龄两家之斗。
维摩义记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全。尾题“景明原(元)年(500)二月二十二日比丘昙兴于定州丰乐寺写讫”。在现存的各种关于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的注疏中,此《义记》的年代仅次于僧肇的《维摩经注》。自《弟子品第三》阿那律问疾起注疏至全经结束,注疏简练,行文古朴。对全经科分如下:(1)序分,自起始至《佛国品》七言偈,分作三科:遗教序、说法序、献盖序。(2)正宗分,分作两科:略开经宗与广演其义。前者自《佛国品》偈后至《方便品》,略开净土、旧方便、新方便、法身等四义;后者自《弟子品》至《见阿閦佛品》,广演前四义。(3)流通分,分作两科:明法供养,即《法供养品》;明嘱累,即《嘱累品》。这种科分方式为其特有。《义记》将其科分大纲书于全卷之末,亦为传统经疏之未见。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