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争及初春景
作者:高阳
红楼梦断系列之六。上接“红楼梦断”、《曹雪芹别传》,由乾隆即位时的宫廷动荡着笔,既勾勒了皇权嬗变之惊心动魄,也铺叙了雍正年间败落的曹雪芹家族希图复兴的一段故事。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叛乱,而由于平叛失利,数位权臣被问罪斩首;负责和亲王府工程的曹氏叔侄因为王府失火,一遭流戌,一惊悸身亡,曹家经上一次的抄家之祸后,再次陷入困境……曹雪芹越觉不可思议,不过这回他只是在心里想,想得深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可诧异之处。衣锦还乡,人之常情,而况是着了“八宝平水”的龙褂?“那么,”曹雪芹问:“也要到浙江绍兴府?”“那可不知道了。反正杭州是一定要到的。”“大概在什么时候?”“总得两三年的工夫来预备吧!”不止两三年,一直到八年以后的乾隆博十三年,方始启驾,不想在德州出了一个震惊四海的意外,以至于平郡王“虎兔相逢大梦归”,而曹家也就“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了。
猜你喜欢的书
伽利略传
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代表剧作之一。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46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用荷兰人发明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空上的许多现象,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正确的。为了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伽利略来到了佛罗伦萨,当了佛罗伦萨大公爵的宫廷数学家。然而在佛罗伦萨,伽利略的重大发现却受到宫廷学者们的怀疑和嘲讽。伽利略只得带着他的成果到了罗马。1616年他的成果终于得到罗马教廷首席天文学家克拉维奥的承认。但是教廷害怕伽利略的发现传播开去会动摇封建宗教的统治,于是宣布哥白尼学说为天主教禁书,并不准伽利略继续研究。伽利略被迫沉默了8年。其间他先是和弟子们进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新教皇终于登基了。新教皇是伽利略的朋友,同时也是位科学家,这使伽利略受到鼓舞,重新开始研究天文学。随后10年,伽利略的学说在人民中广为传播,不断深入人心,这使教廷感到了威胁。1633年宗教裁判所在罗马审讯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严刑的威逼之下,伽利略受不了肉体的痛苦,终于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但他仍被判处终身监禁,被软禁在佛罗伦萨近郊的一座房子里,只有他的女儿陪伴着他。若干年后,他的弟子安德列亚要到荷兰去从事科学研究,特意前来拜访昔日的老师,向他道别。伽利略在学生面前对自己过去的软弱表现进行了批判,并把自己偷偷写下的科学名著《对话录》交给了安德列亚。安德列亚带着老师的成果离开了空气窒息的意大利。布莱希特打破传统的“三一律”的戏剧形式,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事迹为基础,采用史诗剧的结构形式,塑造了伽利略这一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的斗争。同时还提出了当代一个重要的问题:科学家在人类和文明进步面前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周易像象述
十卷。明吴桂森(生卒年不详)撰。桂森字叔美,无锡 (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贡生。吴桂森曾经从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后来又师从钱一本学习《周易》。钱一本曾撰有《像象管见》一书,桂森依据此书本意,加以阐述,而成此编。为说明师承,故称之为“周易像象述”。此书经文用注疏本,而删去卦首六画。卷首列《像象金鍼》一篇以标明大旨。卷中注释都是一字一句,推究义理,颇有新意可供参考。根据作者自序可知,此书成于天启五年 (1625),其上朱笔批语,称“景逸高先生批”者,为高攀龙所批,称“钱先生批”者,即钱一本手笔。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北京图书馆藏明崇祯原刊本、明末抄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本影印的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黄帝阴符经解义
黄帝阴符经解义,原题「开州助教萧真宰解义」。《通志•艺文略》着录《阴符经》三卷,萧真宰注,当出于北宋。《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玉诀类,合为一卷。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注文本于老庄之说,间引五经诸子,盖为儒者之作。
汴京残梦
《汴京残梦》是黄仁宇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初版署名李尉昂。小说描写北宋徽宗年间,一名参与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官的故事,通过这个人物勾连出《清明上河图》的复杂绘制过程。而徽宗时代的人物如蔡京、童贯,史实如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等,则纷纷取得相对位置,次第落座。历史小说家的叙事发明,便是在这些历史事件与时间错落的相对位置间,展开布局。在其中,我们也可窥见作者的“大历史”的小说观。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察院,几为忌者所害。漳州破,抑郁而卒。着有《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是书论《诗》专主孟子“知人论世”之旨,依时代为次,故名曰“世本古义”。始于夏少康之世,以《公刘》、《七月》、《大田》、《甫田》诸篇为首;终于周敬王之世,以《曹风·下泉》之诗殿后。计三代有诗之世,凡二十八王,各为序目于前。又于卷末仿《序卦传》例,作属引一篇,用韵语排比成文。凡名物训诂,考证详明,典据精确,有可取之处。然于史实颇多舛误,读者当引以为鉴。是书有清嘉庆二十四(1819)年谢氏刻本。清徐时栋校并跋,另有《四库全书》本。
毒语心经
毒语心经,又称毒语注心经。日本白隐慧鹤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仅短短二百六十字,然实为诸佛之心要、般若之钤键。历来注疏解读不下数十百种,但多就名相上进行诠释,从教理上进行论述,宗门中人虽也时常拈提其中一二语句作为话头参究,但少有作全篇之提唱。日本江户时代临济宗禅僧、中兴临济宗之一代大师白隐慧鹤(Hakuin Ekaku,1685-1768或1686-1769),被誉为“五百年间出的大德”,从正受老人处发明心要,终至大彻大悟之境界,据说今日日本临济宗僧人经常参究的“只手之声”的公案即缘起于白隐,禅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也出自于白隐禅师。白隐禅师不但彻法源底,提唱禅道,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极深造诣。其所著《语录》、《槐安国语》等,则皆精光锐利,禅机深湛,脱然于文字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