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新义
作者:汪曾祺猜你喜欢的书
剡录
浙江地方志。南宋史安之修,高似孙纂。原十二卷,今存十卷。安之字子田,浙江鄞县人。官鄞县令。似孙字续古,号疏寮, 与安之同籍,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出知徽州、处州,晚年居越州,故或称余姚人。 “剡”为汉县名,唐置嵊州,宋宣和间改称“嵊县” (今属浙江)。其地前无志乘,安之遂嘱似孙创修,告成于嘉定七年(1214),约五万九千字。 今佚卷七, 《四库全书》复并卷十一、十二为一卷。1214年(嘉定七年)成书,次年刻印。分设县纪年、城境图、官治、社学、寮驿、楼亭、放生池、版图、兵籍、山水、先贤传、古奇迹、古阡、书、文诗、画、纸、古物、物外记、草木禽鱼诸类目。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天尊述天地败而更成之小劫、中劫、大劫,又述昆仑山王四天下、日月旋照四天下及天上、诸天世界大洞、天地败成之灾、九幽地狱等世界,劝人服符济度。疑出自六朝。
荆溪林下偶谈
四卷。宋吴子良 (1197—约1257)撰。吴子良,号荆溪,临海 (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著有《荆溪集》。此书凡四卷,所言均为论诗文之语。记事、议论、考辨相杂,每则之前皆有标题概括其主要内容。后人曾辑录其中作品评论和诗歌部分题为《吴氏诗话》,单独刊行。书中论文,主张“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强调应“行于自然”,反对“蹈袭前人”,主张“文虽奇,不可损正气,文虽工,不可掩素质”。论诗,主张既要讲究“如在目前”,又要讲究“语不多而味甚长”,并引入了 “境界”、“襟度”、“想象”等概念。今观此集,吴子良所论多属散谈,然却也涉及了为诗、为文的一些关键问题,有时确有精辟之见,对后人的研究和诗歌创作均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唐宋丛书》本、《祕笈》本,并被收入 《丛书集成初编》。
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简名《赤壁赋》。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本 事出宋苏轼《赤壁赋》而虚构其前后事迹。剧写 宰相王安石尝有诗题扇曰:“庭前昨夜西风起, 吹落黄花满地金。”大学士苏轼续之曰:“秋花 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不乐。王又 设宴请苏,暗令夫人混女乐中,为苏识破,醉中 作词相戏,以此得罪安石。遂进谗于帝,谓苏戏 弄大臣之妻。诏贬苏于黄州,使知实有菊花落 英之事。秦观、贺铸、邵雍为苏送行,邵向苏述 其家谱。苏至黄州谒刺史,刺史倨傲不见。黄 庭坚、佛印禅师请苏泛舟夜游赤壁,苏触景生 情,醉作《赤壁赋》。邵雍卒,帝索其家谱,为勒 碑文,邵子云唯苏轼详知,乃召苏回朝复官。黄 州刺史来送行并谢前怠慢之罪,苏讥之前倨后 恭。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 编》据以排印。明沈采南戏有《四节记·赤壁 记》,许潮杂剧有《泰和记·苏子瞻泛舟游赤壁》。
唐代社会概略
《唐代社会概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发行初版,1937年2月再版。全书分四章二十节,“风俗”一章介绍了跳舞、化妆、戏剧、体育、婚姻等风俗习惯。这些内容历史文献虽有记载,而长期无人加以研究。黄现璠开拓以研究下层劳动阶级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社会生活史来与传统史家习惯记述帝王将相政治史的“史眼向上”旧史学彻底告别,这是他撰写此书的初衷。由于该书有关唐代社会的历史资料非常丰富和黄现璠“史眼向下”的新史观与众不同,因而受到史学界的首肯,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问世的第一部关于唐代社会史研究的专著,成为当时“新史学”于社会生活和社会构造研究实践课题的先声之作,至今仍然受到唐史研究学者的重视。
除恐灾患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佛住王舍城,维耶离大疫,请佛往救,受才明长者家十六日供,次受奈女供,广说佛受宝盖往因,才明眷属往因,奈女往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