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

题洪都百炼生撰,实为清末刘鹗作。二十回。内容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会现实。全书以玉贤、刚弼两个“清官”的暴政为线索,写出社会的黑暗。书中着重抨击那些名为“清官”,实即酷吏的虐民行为。但书中又美化清政府,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运动采取否定的态度。《老残游记》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对事物的描写比较细腻,文笔生动,对自然景物和某些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方面描写,具有特色,这在我国已往的小说中是少有的。另有续集九回,其中六回曾于解放前印成单行本,后三回收在《老残游记资料》中。

章节列表

升序↑

刘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岛在湾流中

岛在湾流中

美国作家海明威作品,发表于1970年,是海明威的遗作之一。讲述画家托马斯的坎坷经历人生。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画家托马斯历经坎坷,先后有过两次婚变,婚后所生三子均归前妻抚养。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孩子,常常陪孩子出海钓鱼。父子之间感表深厚。不幸的是两个儿子死于车祸,仅剩的一个儿子又有二次大战中牺牲。最后,托马斯决定入下画笔,抛却个人悲欢,投身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

会心集

会心集

《会心集》包括《会心内集》和《会心外集》,大约完成于嘉庆六年刘一明68岁时。在《会心集》开篇序言中,刘一明介绍了其基本内容和写作缘由:余自得仙留龛谷之旨,实会的盈天地间者,皆是阴阳之象;盈天地间者,皆吾性命之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以一道而贯无穷之道,可以一心而统无数之心,纵横逆顺,左右前后,黄芽满地,白雪飞空,信步走去,头头是道。故生平因物书怀,就事写意,无非会之于心,发之于言,故将吟咏拙句,编为内外二集,分为四卷,名曰《会心集》。愿结知音道侣,早会性命之道于一心,勿为旁门曲径所误可也。至于集中所会之是非,余亦弗知,惟有会道于心者自知之耳。刘一明告诉人们,《会心集》中的诗词曲是他得了道教内丹学传承之后“会之于心,发之于言”的吟咏。众所周知,诗词曲都属韵文,是典型的文学体裁,一般说来,其内容以抒情为主,也可以有叙事和说理。而《会心集》中的400余首诗词曲,其数量最多的作品却是“说理”的,其次才是“抒情”的,也有少量叙事作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心集》中的作品所说之“理”不是寻常之理而是玄妙的“道理”;其所抒发的“情”也并非人之常情,而是别具一格的“道情”。因刘一明“会之于心”的“道理”和“道情”与众不同,《会心集》“发之于言”的诗词曲也就具有了不同于普通诗词曲的特殊价值。

明医杂著

明医杂著

综合性医书。6卷 (一作8卷)。明王纶 (节斋) 撰,薛己(立斋)注。成书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 后薛己将此书重予整理,并加按语,附录医案,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4年)。鉴于原著略于诊法,因补入元滑寿《诊家枢要》 (见卷3末)。其书以 《内经》 为本,博取诸家之长,并明确提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同时强调朱氏尤为“集诸儒之大成”。故此书之学术临床,更多宗法于朱丹溪。前5卷包括医论及各科病证,如发热、痨瘵、泄泻、痢、疟、咳、痰饮、梦遗、暑病等内科杂证、眼、耳病证及妇科、小儿诸证、小儿用药法等。卷6为附方。作者在临床方治方面在朱氏基础上亦有所变创发明,其补阴丸、化痰丸等均别具匠心,成为后世临床常用效方。此书与薛己《内科摘要》合辑,名为《评辑薛立斋内科》。与黄承昊《折肱漫录》合刊,名为《医家撮精》。现存弘治间刻本等多种明刻本及清刻本、日刻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及影印本。

懒捐

懒捐

二月初二,好日子,土地老爷生日。
太阳刚刚露出半边面孔来,邓石桥,什么人都爬起来了。最初的是孩子,三个五个一群,攀折嫩绿的柳枝,赶牛,追着野狗,有的还提着一篮猪粪。象流星似地,散布在全村的田边,旷野,绿荫的深处。

白金的女体塑像

白金的女体塑像

短篇小说。穆时英作。1934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描写一位男性医生见到女病人的裸体时的性心理;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译注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译注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的略称。东汉安世高译。经载,释迦牟尼佛在给孤独长者园为众比丘说法,认为父母对于子女“乳哺长养,随时将育”,恩重难报。子女除平日应诚心奉养双亲外,每年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以超荐父母,使永得解脱。还应该劝导父母归依佛,守持戒律,听闻佛法,以消除贪、瞋、痴等一切不善法,获得“正觉”。由于此经宣扬的孝道思想与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规范相契合,所以流传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