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传
作者:裴铏猜你喜欢的书
隶辨
清顾蔼吉撰。凡八卷。顾蔼吉,字晼先,亦作“晼仙”,号天山,又号南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编纂官,授仪征教谕。作者自《序》云:“《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经不解。古人邈矣,汉人传经,多用隶书写,隶变为楷,益失本真。及唐开元易以俗字,名儒病其繁累。余因收汉碑,间得刊正经字。”本书盖以娄机《汉隶字源》为蓝本,复收娄氏而后续出之碑字。前五卷钩摹汉碑所有隶字,依《广韵》韵部编次。同字而异体者列在一起,分别注出所自碑名,摘引碑语,并依《说文》辨其正、变、省、加等不同写法。从古文奇字及假借、通用者,随字附之。讹者非之,疑者阙之。群书有证,则引为据。卷五之末附有疑字。卷六为篆隶两体之《说文》五百四十部首。卷七、卷八为《碑考》,列所采碑目,考证时代、地址。卷八之末附录《八分考》、《笔法》二篇。顾氏此书对《汉隶字源》有不少补充订正,为查考隶书,研究字形演变重要参考资料。但有沿袭旧刻所致之错误。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项絪玉渊堂刻本,乾隆八年(1743年)黄晟刻本。1982年北京中国书店据项本影印为二册;1985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为一册,末附笔画检字。
乾嘉诗坛点将录
清舒位著。作者自序谓“仿东林姓氏之录,为西江宗派之图”。系受明末《东林点将录》的启发,以梁山泊一百零八将排座次的方式来评点清乾隆、嘉庆诗坛的诗人。入录各诗人有小传,大多数下列赞语。因都头领有托塔天王一员属沈德潜,另有额外头领附录黄面佛一员属彭绍升,故点将实一百十员,又因某几员头领下有一作某人的情况,故实际收录诗人又多于一百十人。点将另有及时雨属袁枚、玉麒麟属毕沅、智多星属钱载、入云龙属王昶、小旋风属阮元、大刀属蒋士铨、豹子头属胡天游、霹雳火属赵翼、花和尚属洪亮吉、行者属黄景仁等,作者自点为没羽箭。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叶德辉刊宋体字本,另有宣统三年(1911)叶德辉刊行楷体字本,两本略有不同。今有标点整理本,据谢国桢藏金丝玉壶斋随笔稿本中过录舒位原作早期抄本参校两种叶刻本而成,附叶刻本旧序、附考、题词及《东林点将录》,收入198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
三体唐诗
唐诗选本。六卷。宋周弼编选。弼字伯㢸,汶阳(今山东宁阳)人。 另有《汶阳端平诗隽》。此书专选唐人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及五言律诗,故名“三体”。用所选诗以说明七绝、七律、五律诸体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编选者对各体详细分格,依格编排。其七言绝句分七格,有实接,虚接,用事,前对,后对,拗体,侧体;七言律诗分为六格,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结句,咏物;五言律诗分为七格,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一意,起句,结句。每格内容特点,编选者均于书前“选例”中予以说明,如实接,编选者释曰:“截句之法,大抵第三句为主,以实事寓意,接处转换有力,若断而续,涵蓄不尽之趣,此法久失其传,世鲜有知之者矣。”全书共六卷,每体各二卷。此本行世后,评价颇多分歧,褒贬各异。持平而论,此选本所选尚精。因此书旧多以元释圆至之注本行世,故又名《笺注唐贤三体诗法》。清高士奇有补正本,盛传敏、王谦有纂释本。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其注有双行夹注,亦有尾注,多疏通、解释一类,并非笺注。时有题解。亦有不注者,多见于五律部分。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注“疏陋殊甚”。
古乐苑
乐府诗选本。明梅鼎祚编。五十二卷。乃大体因循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加以增补之作。《乐府诗集》收录歌辞,止于五代,此书用左克明《古乐府》体例,止于隋代。故《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新乐府辞两类皆未予收录。此书于古乐府歌辞“捃拾遗佚,颇足补郭氏之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中杂歌谣辞一类,所补尤多。其解题亦颇有所增益,如吴声歌曲《前溪歌》题解引《苕溪渔隐丛话》说,《懊侬歌》题解引《南齐书·王敬则传》文,对读者都有帮助。杂曲歌辞数量较多,《乐府诗集》编次较乱,此书按照各曲调产生的时代排列,眉目较为清楚,检阅方便。书末附有“衍录”四卷,记作者小传及诸家评论解说之文,其材料大都采自冯惟讷《古诗记》而稍有增益。然此书所增补之歌辞,也颇有不当之处。如收有伪作,所补庞德公《於忽操》,见于《宋文鉴》中,实王令拟作。又如混入不入乐之诗,左思《娇女诗》、温子昇《捣衣》,亦被编录。另外,在编次上体例也不够统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开卷为古歌词,以《断竹》之歌为首,迄于秦始皇《祀洛水歌》。而杂歌谣辞中古歌一门,始于《击壤歌》,迄于《甘泉歌》,不知其以何为别”。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原刻本,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凡二卷。全称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又作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曹洞宗僧丹霞子淳(1064~1117)撰,庆预校勘。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原卷已散逸,现存本为子淳之远裔良机,收录子淳十三代法孙大容梵清所誊写之‘师住大洪语录一卷’,为卷上,包括上堂法语、真赞等。又增辑若干上堂法语、举古,以及以青原、药山、道吾、云岩、洞山、曹山、玄沙、投子、道楷等禅林宗师之机缘语句所作之颂古,而成卷下。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全一卷。又作普照禅师修心诀、修心诀。高丽僧普照知讷(1158~1210)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知讷以明心修心、顿悟渐修、空寂灵知等三项,阐论修心之要诀。(一)明心求佛之旨在证得自心即真佛、自性即真法。(二)参透凡夫即佛,是为顿悟;法力之熏修,是为渐修;千圣悟道之轨辙,不外此二门。(三) 清静空寂之心即是诸佛之胜净明心、众生之本源觉性;亦即自性之体(定)、用(慧),故常知常寂,体用不离,必达定慧双修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