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勿轩集
诗文别集。南宋熊禾撰。八卷。禾初名鉌,字去非,一字位辛,号勿轩,又号退斋,建阳(今属福建)人。从朱熹门人游。咸淳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不仕,入武夷山,筑室教授乡里以终。著述颇富,有《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四书标题》等。此集为其族孙孟秉编,收文凡六十八篇,诗、词百二首。文以序、跋为多。平正质实,不以藻采见长。诗有纪旅、咏物、酬赠之作。此集明天顺中六世孙斌为博罗主簿始刊行,清张伯行重刻。有《四库全书》本。又《正谊堂丛书》与《丛书集成初编》中,有《熊勿轩先生文集》六卷本。《元诗选初集》中有《勿轩集》一卷。
鄂州小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罗愿著。乾道二年(1166)郑玉为罗愿文集作序称,其集为州佐刘清之编集刊刻,岁月既久,其书罕见,洪斌、鲍元康出资重刊。其后又曾屡经编刊。《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10卷,但现存各本皆为6卷。洪武二年(1369)王祎序赵汸、赵埙重刊本说:罗愿集原为10卷,“鄂人尝以刻板其州,新安郑氏家亦有刻本,岁久皆废轶。今其存者五卷,其七世孙宣明力搜访之,复得杂文若干首附于五卷之末”。以《粤雅堂丛书》本与《四库全书》本相校,前5卷内容基本相同,但第6卷则大异。前者为考、序两类文章,后者则为传21篇。但前者除曹宏斋所作本传,尚在卷首载序文12篇,凡例1篇及诸家评论若干则。卷末所附罗颂遗文之后又附跋3篇。在此集6卷中仅第1卷为赋、诗、词,余皆为文。朱熹《与刘子澄书》称罗愿“文字细密有经纬,可爱”。在其作品中,朱熹、曹宏斋等人对《淳安县社坛记》一文特别推崇。
视学
中国清代数学家、政治家年希尧撰。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阐明透视原理的一部著作,是18世纪画法几何的一部代表作。 年希尧早年留心视学,后供职清宫,在北京与一位懂得透视原理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结识,学习了透视知识,并对从郎世宁那里得到的一本有关透视的书,进行潜心研究,补充了大量图形,在此基础上,积30余年心得,终于写成《视学》一书,并于1729年出版。本书论述透视原理与方法,书中绘制了许多透视立体图,而且提出了许多平面视图及其画法,有二视图、三视图,其画法有量点法、双量点法、截距法和仰望法等,书中用量点法作出图形的平行透视图及其角透视图,利用几何体二视图及视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作出透视图,用轴测图上中心光源阴影作图,这是其主要贡献。书中图例精美,亦为中国版画史上罕见佳作。这部著作出版之后,年希尧并不十分满意,又于1735年作了修订后再版,使这部著作的内容更加丰富,水平也更高。 《视学》堪称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本画法几何学著作。它比法国数学家蒙日于1799年出版的有名著作《画法几何学》一书早70年。这部著作在国内只有两部再版本,而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一残本,在英国有一部抄本。
玉眉亮禅师语录
一卷,清 亮說,空謐編,張廷勱序。南嶽下第三十一世,嗣耳庵嵩。依駒本印。
摄阿毗达磨义论
巴利名Abhidhammattha-san%gaha 。阿■楼驮造,法舫译。本书内容记述锡兰分别上座部阿毗达磨教学之纲要。凡分九品,依次为摄心分别、摄心所分别、摄杂分别、摄路分别、摄离路分别、摄色分别、摄集分别、摄缘分别、摄业处分别等。其中,前五品讲心法、心所法,第六品讲色法、涅槃法,第七品讲各种法相,第八品说缘起论,第九品说修定、慧。在各品之初,别置叙述该品梗概之颂,每品本文分十余段,各段均有摄颂。本书之成立,约在十二世纪初以前。对巴利文论藏作简明之总结,为南传佛教国家佛学院之必修课程。原文于一八八四年校订出版,另有英译本(Compendiumof Philosophy, 1910, P.T.S.)及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五卷)。
大辩邪正经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共分十一品。首先叙述十地。其次提出要断绝生死轮回,就应当先破除六种错误的观点及态度,依善知识。接着用本生故事说明归依善知识必得大利益。以下解释众生之所以轮回不绝,是由于不证入如来之心;又解释“邪”、“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经末称:“玄奘及长年师及邪奢等,于如来七宝窟中,得此《如来大辩邪正甚深密藏经》一卷。”本经最早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历代大藏经均不收入,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