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致家人的书信总集。原《曾文正公全集》原以尊卑分家书、家训两部分。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邓云生整理的新本。新本据光绪本家书、家训及湖南省图书馆藏原件、抄件,又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较原版增补校正,收罗齐备。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军政大臣、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他镇压太平军,兴办洋务,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其“家书”,是《全集》的一部分。该集收入从1840年至1870年间家书计1459封。内容涉及修养、交友、治学、论文、治家、治军、政见、外交等诸方面,尤以家风家教方面更突出,是研究曾国藩伦理思想及个人道德状况的重要材料。
章节列表
升序↑修身篇
-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
- 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
-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 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
-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
-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
- 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
-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
- 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
-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 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
-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 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
- 致九弟李弟·须戒傲惰二字
- 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
-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 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
-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
- 致九弟季弟·服药不可大多
- 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 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
-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 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
- 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
- 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
- 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
- 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 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治家篇
-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 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
- 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
- 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
- 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
- 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
- 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
- 致诸弟·拟定于明年归家探亲
- 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
- 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 谕纪泽·携眷赶紧出京
- 谕纪泽·家眷万不可出京
- 谕纪泽·勤通书信不必挂念
- 谕纪泽·家眷在京须一切谨慎
- 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 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
- 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
-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
- 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
- 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
- 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
- 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 致诸弟·述家庭不可说利害话
- 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慧而命最苦
- 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
-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
- 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
- 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
-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
-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
- 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 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
- 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 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
- 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 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理财篇
- 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
- 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
- 禀父母·筹划归还借款
- 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
- 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
- 禀父母·家中费用窘迫
- 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
- 禀祖父母·无钱寄回家
- 禀父母·寄银还债济人
- 致诸弟·取款及托带银
- 禀父母·送参冀减息银
-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
- 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
- 禀叔父母·托人带银两归家
- 致诸弟·家中务请略有积蓄
- 谕纪泽·托人带银至京
- 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
-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 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
-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 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
- 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
- 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
- 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 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
- 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
- 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为政篇
- 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 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
- 禀父母·具折奏请日讲
- 致诸弟·具奏言兵饷事
- 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
- 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
-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
- 致九弟·暂缓祭祀望溪
- 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季弟左右
- 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 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
- 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
- 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
- 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
- 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
- 致诸弟·喜述得会试房差
- 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 禀父母·万望匆入署说公事
- 禀叔父母·报告升翰林院侍读学士
- 禀父母·敬请祖父换蓝顶
-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 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
-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
- 禀父母·贺六弟成就功名
- 禀父母·请敬接诰封轴
- 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
- 禀父母·请四弟送归诰轴
- 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
- 致诸弟·述升内阁学士
-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 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
- 致诸弟·喜闻九弟得优贡
- 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
- 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 致四弟·述坚守作战之困难
- 致九弟·述兄弟同获圣恩
- 致九弟·申请辞退一席
- 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
- 致九弟·述纪梁宜承荫
- 致九弟·述奏议乃为臣之事
- 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
- 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
- 为政篇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
- 致四弟九弟·述应诏面陛之策
猜你喜欢的书
华伦夫人的职业
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本。薇薇是个体面的资产阶级小姐,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女子学院,刚刚准备进入社会首先发现了自己家庭的肮脏内幕。原来她的母亲华伦夫人竟是个妓院老鸨,在欧洲许多大城市开设妓院,靠着剥削妓女的血泪钱而发家。在薇薇追逼下,华伦夫人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她出身于工人家庭,共有姐妹四人。她们从小就开始独立谋生,在工厂做工。四姐妹本来都是正派的姑娘,但正派并没有给她们带来任何好处:一个在铅厂做工,中铅毒而死;另一个嫁给穷工人,为维持家庭生活和养育子女而疲于奔命。华伦夫人和另一个姐妹被迫走上卖淫的道路,这条道路给她们带来了财富和社会地位……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薇薇又进一步了解到,正在追求她的赛密尔牧师之子富兰克原来和她竟是同父兄妹。向华伦夫人“买卖”投资的克罗夫爵士还死死地纠缠着薇薇。她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决心与母亲断绝关系,过独立的生活。最后,薇薇从家出走,在伦敦一家法律事务所当职员,埋头于这种“没有美也没有浪漫”的职业工作。
石门集
诗文集。元人梁寅(1303—1389)撰。七卷。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元末辟为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乞归,隐居教授。明洪武初征修礼书。书成将授官,称老病辞还,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之学。称“梁五经”或石门先生。寅对易、书、诗、春秋、周礼、礼记等皆有训释。另对历书、格物等亦有研究。著述不下数千卷,皆失传。唯是集尚存。史载马氏玲珑山馆抄本为最早本,清人编《四库全书》时以该本与新喻县刻本互校成为今本。以诗为主,存二百首。文二卷,仅记、序十七篇。诗多拟古乐府。抒情婉曲,寄托深远。虽文采入流但气魄不足,内容亦显空洞。有《四库全书》本。
万历福州府志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州府志》是指万历癸丑志。
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箓记
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撰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记同年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于茅山崇禧观受上清毕法箓之事。
九命奇冤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三十六回。叙广东富户凌复兴,笃信阴阳,以为自己没有中举,是表兄弟梁天来家的石室阻断凌家风水,便勒迫梁家拆居。天来不从,凌便买通无赖去梁家掘坟墓、伐树木、填鱼池、抢银钱,更纠合暴徒将梁家老幼八人用烟火熏死。天来在县、府、臬司、抚院告状,均被凌以巨款买通。臬司并以酷刑夹死证人张凤,造成九命奇冤。幸得两广总督孔天鹏及东莱和尚相助,凌犯及贪官才受惩处。本书结构严谨,不枝不蔓,笔法受西洋侦探小说影响,采用倒叙,设置悬念。反映出晚清吏治腐败致使为非作歹之徒气焰嚣张,呼唤清官明君,在思想和艺术上均为晚清上乘之作。初载于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至三十一年十二月《新小说》第十二号至二十四号,署“岭南将叟编”。光绪三十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另有民国十五年(1926)世界书局排印本、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排印本、198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等。
受十善戒经白话文
一卷,失译。说十恶业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杀生偷盗邪淫之十报十过。十恶业品第一。佛为舍利弗说十恶业名,并示以授十善戒法,身三、口四、意三、三番归依而受,次授八戒斋法。十施报品第二。颂叹不杀功德,次说杀生十报,略叹不盗功德,次说偷盗十报,赞叹不淫有五功德,次说淫有十过,颂叹不妄语等功德,次说口四过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