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梦之八:大江东去

作者:严庆澍
金陵春梦之八:大江东去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八集《大江东去》‌以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的晚年岁月为终章,反思其政治生涯的成败得失,勾连近代中国沧桑巨变。借“大江东去”意象,隐喻旧时代的终结与历史不可逆转的进程。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综合类著作。清赵濂撰。三卷。濂另有《内外验方秘传》 已著录。是书在广集前贤治疗经验基础上,结合其数十年临床心得,于光绪九年 (1883) 撰成是书,以期有补医林,故名。上、中卷,论述内、外、妇、儿等诸科病证的诊治。下卷为见症实录,载治案一百九十六条。书末附“先哲察生死秘法”、“五运六气全图要诀”及“脉诀纂要”等三篇文章。全书卷帙不繁,但所述内容较为广泛。在诊断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注重患者年龄老少,体质强弱,以及气候异常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颇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强调书中所载之瘟病舌验、胃绝舌鉴、舌苔验以及论舌等内容,更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治疗上,主张采取内外兼治、针药并用的综合疗法,也颇有见地。全书文字浅显,言简意赅,切于实用,可称是临床各科心得之集,迄今在临床上仍有指导意义。有民国间中医书局据光绪九年原刊本影印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证道歌

证道歌

证道歌,北宋道士左掌子撰。宋《四库缺书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则着录作「左掌子道证一卷」。现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有七绝诗十五首,分别咏述内丹之灵药、火候、金花黄芽、黑铅白汞、赤龙金虎等。篇首有短序,论内丹之要。其说大略谓求仙须先明真一,真一即道,亦即人身之元炁。炁乃人母,亦为众仙之母,备在人身,不用外求。身外之丹药木石等,皆非炼丹成仙之真药。

易璇玑

易璇玑

南宋吴沆撰。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凡论《易》之文二十七篇,每九篇为一卷。《自序》称:上卷明天理之自然,中卷讲人事之修,下卷备注疏之失。每卷九篇, 杂论 《易》义,计有法天、通六子、贵 中、初上定位、六九定名、天地变卦、 论变有四、有象、求彖、明位、明君道、 明君子、论养、论刑、论伐、辨圣、辨 内外、辨吉凶、通卦、通象、通爻、通 辞、通证、释卦、释系、存互体、广演 等二十七论。是书以观彖为主,因彖求 卦、求象、求爻。“璇玑”,取于王弼 《易略例明象》篇中“处璇玑以观运”之 句。《四库全书》 收入。

沈从文甲集

沈从文甲集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6月初版。收1929年和1930年所写短篇小说7篇。其中《我的教育》通过一个士兵的见闻,描写旧军队强逼筹饷、残杀农民、毒打逃兵,以及刽子手拿着带血的杀人刀到肉案上随意割肉等情形;《第四》描写一牧师以宽厚的态度征服已另有所爱的妻子及其情人的故事;《牛》描写农民和牛的亲密关系。另外4篇是《冬的空间》、《夜》、《自杀的故事》和《会明》。

江湖小集

江湖小集

诗总集。宋陈起编。九十五卷。收录南宋洪迈、叶绍翁等六十二家诗(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附有赋及杂文)。又《江湖后集》二十四卷。收录巩丰等六十四家诗,其中敖陶孙等十七人,其人已见前集而其诗未为前集所载。两集中所收之诗,主要不是从已刻印的诗集中选录,而是直接向某些诗人索稿,故大部分是未曾刊印过的作品。南宋中后期的一些诗作即赖此得以传世。该集中的作者,大多流落江湖,布衣终身,也有一部分曾居官入仕。所收诗人的诗风,或宗江西,或尚晚唐,或远模汉魏乐府,或近规陆游、杨万里。由于该集中的某些作品忤犯当时权贵,陈起曾被黜流放,该集亦被列为禁书毁版。此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中均曾著录,明初《文渊阁书目》载《中兴江湖集》三种,多者达五十二册,均佚。今存《江湖小集》、《江湖后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

福盖正行所集经

福盖正行所集经

凡十二卷。龙树集,宋代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内容辑录能成就福德覆身之诸正行法。多引用佛说,并列举佛教所倡导之善业,如五戒、十善业等,所引用之经典如央崛摩罗经、伊罗叶龙王因缘经、造作福业经、难祢迦经等则多系鲜为人知之典籍。本经以布施、持戒为中心而修行诸德之见解中,未见龙树所说中道之空思想、大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