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妹
作者:张资平猜你喜欢的书
恐惧的概念
丹麦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郭尔著。哥本哈根1844年第一版(丹麦文)。在这本哲学一神学著作中,克尔凯郭尔通过罪恶这一问题,分析了恐惧这种实存现象。他从《圣经》中人的原罪出发,讨论了人由无罪变为有罪的堕落过程。人从存在之日起即深受灵魂与肉体、时间与永恒、必然性和可能性等一系列对立矛盾的影响,这些矛盾应通过精神得到统一。人在无罪状态时,肉体与灵魂是直接地、自然地统一在一起,这时由于还未出现对立,精神只作为梦幻出现,它对善和恶还全然无知。这种梦幻的精神的具体化就是恐惧(恐惧与害怕不同,害怕与特定的事件、与内心活动有关),因为精神希望成为现实,成为自由的可能性。而自由在其初始状态只是虚无,只有当精神开始活动时,它才真正产生。自由的这种虚无是令人恐惧的东西,恐惧就是为了可能性的、作为可能性的“自由的现实性”。在自由决断的无限可能性之前,作为梦幻的精神突然感到眩晕,然后在感到罪孽的状态中从眩晕中清醒过来。每个人都像亚当一样,通过自己的罪孽丧失了自己的清白无辜。在此,恐惧并没有消失,相反,它被意识到,被反思、恐惧的虚无一直还在作为什么东西表现出来,因为善恶的对立现在出现了,所以恐惧表现为对恶的恐惧或对善的恐惧。最后,恐惧揭穿了可能的罪孽的无限性,人就离开一切有限的东西并在信仰中得知上帝赎罪的可能性。克尔凯郭尔对恐惧的分析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柳宗元文集
文集,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此文集精选《桐叶封弟辨》《永某氏之鼠》等韩愈文章22篇。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编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编》,甘韩编辑,二十一卷。所录多为1901年6月以后的奏议和论著;此前为它编所遗漏的也补入。规模、体例与《新编》同。它是研究戊戌变法和清政府新政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后还有甘韩的《皇朝经世文新编时务续编》、润甫的《皇朝经世文统编》、丁宝轩的《皇朝蓄艾文编》等多种。对研究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易辨录
四卷,明杨爵著。《明史》本传作《周易辨说》。其书释64卦,只载上、下经卦辞,训解及六爻、《彖传》、《象传》,但不列原文。说多本人事,深切明著。《四库全书》本。此书乃杨氏被系狱中时所作,惟解六十四卦经义,多旁引人事以说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杨氏“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系七年始得释”,“其书前有《自序》,题嘉靖二十四年乙巳,盖即其与周怡、刘魁等在狱中讲论所作,故取《系辞》‘《困》,德之辨’一语为名。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
了然法师著,学人游有维编订刊行。启请三宝,先明宗旨,缘起第一,譬喻第二,经证第三,破偏第四,遵佛第五,因心第六,果觉第七,仗佛第八,显真第九,辟伪第十。
法华经文句纂要
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清道霈纂要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