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繁华梦
作者:黄世仲
一名《粤东繁华梦》。社会小说,四十回。黄小配著。初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香港《时事画报》; 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汉口东亚印刷局版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上海书局版石印本。卷首标“近事小说”,且有华亭过客学吕及曼殊庵主人各序。此书属暴露小说,有人认为“和《官场现形记》同一类型”,即以官场舞弊为攻击总目标,附带揭露种种社会丑行。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佑从发迹到败逃的二十年为题材,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之作。围绕对主人公二十载繁华终成一梦的叙写,作品展开了对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从而尖锐地批判现实,把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寻花问柳、携妓纳妾为其全部生活内容的整个官场的龌龊腐朽和盘托至读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药。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一回 就关书负担访姻亲 买职吏匿金欺舅父
- 第二回 领年庚演说书吏 论妆奁义谏豪商
- 第三回 返京城榷使殒中途 闹闺房邓娘归地府
- 第四回 续琴弦马氏嫁豪商 谋差使联元宴书吏
- 第五回 三水馆权作会阳台 十二绅同结谈瀛社
- 第六回 贺姜酌周府庆宜男 建斋坛马娘哭主妇
- 第七回 偷龙转凤巧计难成 打鸭惊鸳姻缘错配
- 第八回 活填房李庆年迎妾 挡子班王春桂从良
- 第九回 闹别宅马娘丧气 破红尘桂妹修斋
- 第十回 闹谷埠李宗孔争钗 走香江周栋臣惧祸
- 第十一回 筑剧台大兴土木 交豪门共结金兰
- 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论银精 冶丫环调情闹花径
- 第十三回 余庆云被控押监房 周少西受委权书吏
- 第十四回 赖债项府堂辞舅父 馈娇姿京邸拜王爷
- 第十五回 拜恩命伦敦任参赞 礼经筵马氏庆宜男
- 第十六回 断姻情智却富豪家 庆除夕火烧参赞府
- 第十七回 论宝镜周家赏佣妇 赠绣衣马氏结尼姑
- 第十八回 谮长男惊梦惑尼姑 迁香江卜居邻戏院
- 第十九回 对绣衣桂尼哭佛殿 窃金珠田姐逮公堂
- 第二十回 定窃案控仆入监牢 谒祖祠分金修屋舍
- 第二十一回 游星洲马氏漏私烟 悲往事伍娘归地府
- 第二十二回 办煤矿马氏丧资 宴娼楼周绅祝寿
- 第二十三回 天师局李庆年弄计 赛金楼畲老五争娼
- 第二十四回 勤报效书吏进京卿 应恩闱幼男领乡荐
- 第二十五回 酌花筵娼院遇丫环 营部屋周家嫁长女
- 第二十六回 周淑姬出阁嫁豪门 德榷使吞金殉宦海
- 第二十七回 繁华世界极侈穷奢 冷暖人情因财失义
- 第二十八回 诬奸情狡妾裸衣 赈津饥周绅助款
- 第二十九回 争家权长子误婚期 重洋文京卿寻侍妾
- 第三十回 苦谋差京卿拜阉宦 死忘情债主籍良朋
- 第三十一回 黄家儿纳粟捐虚衔 周次女出闺成大礼
- 第三十二回 挟前仇畲子谷索资 使西欧周栋臣奉诏
- 第三十三回 谋参赞汪太史谒钦差 寻短见周乃慈怜侍妾
- 第三十四回 留遗物惨终归地府 送年庚许字配豪门
- 第三十五回 赴京城中途惊噩耗 查库项大府劾钦差
- 第三十六回 潘云卿逾垣逃险地 李香桃奉主入监牢
- 第三十七回 奉督谕抄检周京堂 匿资财避居香港界
- 第三十八回 闻示令商界苦诛求 请查封港官驳照会
- 第三十九回 情冷暖侍妾别周家 苦羁留马娘怜弱女
- 第四十回 走暹罗重寻安乐窝 惨风潮惊散繁华梦
猜你喜欢的书
友石山人遗稿
元诗别集。1卷,王翰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 本集有明弘治八年(1495)袁文纪刊本,还有明王焯抄本,清鲍氏知不足斋抄本等善本。卷首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陈仲述序。本集凡诗1卷,收入84首诸体诗,诗依古近体、五七言类编。卷末有附录7篇(编为卷),所收的都是王翰友人吴海所作的关于王翰的志铭、序、记等文字。本集为王翰之子王偁所编,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表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翰本将家子,志匡时难,不幸遭宗邦颠沛,其慷慨激烈之气,往往托之声诗。故虽篇什不多,而沉郁顿挫,凛然足见其志节。今存《四库全书》本。
医宗说约
综合类著作。清蒋示吉撰。六卷。示吉字仲芳,吴县(今属江苏)人。工诗,精于医术,撰有《医意商》、《望色启微》。是书系摘录《内经》及历代医家论述,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分科整理撰成,刊于康熙二年(1663)。卷首总论疾病证治,分述望色、闻声、问症、相形、脉象主病等四诊内容以及药性、治则等。其中脉象主病二十九法,系根据古人论述,参以己见整理而成; 卷一、二为内科杂症;卷三伤寒;卷四小儿、妇产科; 卷五疡科。科目较全,分症阐述,有论有方,且多运用歌诀,利于记诵。后世流传颇广。可为医学入门及临床研究参考。有康熙二年玉尺堂刊本,大文堂刊本 (四卷),锦章书局石印本。
吕帝圣迹纪要
《吕帝圣迹纪要》,载《重刊道藏辑要》(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刊本),壁集
花间四友东坡梦
元杂剧剧本。简名《东坡梦》。吴昌龄撰。末本。宋苏轼,号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被王安石谪为黄州团练。路过浔阳,得歌妓白牡丹。苏有好友谢瑞卿,15年前在庐山东林寺出家为僧,法号佛印。苏欲使此人还俗,共登仕路,对付王安石。故引牡丹上山,诱惑佛印。初次见面,互斗机锋,东坡不胜。佛印特置酒食,款待东坡。东坡再使牡丹随佛印入方丈,令其云雨和谐,亦告失败。东坡还席时,不觉酒醉睡去,梦花间四友(梅柳桃竹四仙子)来会,尽欢而去。醒后方知为佛印所遣。东坡又携牡丹于佛印坐禅时问禅,意欲难倒佛印,逼其还俗,不料佛印寥寥数语,竞使牡丹猛醒,反为佛印度脱为尼。东坡亦悔,愿为佛门弟子。此剧弘扬佛法之主旨显而易见。本事疑出《东坡问答录》等书。佛印主持润州金山寺时,东坡过润州,为留数月。守杭时,有妓琴操,颇通佛书,东坡戏为问答,言下大悟,削发为尼。剧中所叙,事迹类似。现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赵景深日记
本书为赵景深先生1976—1978年日记,记录了他晚年的居家生活与学术工作。每日以三五百字的篇幅,将生活习惯及读书、通信、会友事一一记下,简洁而详备,保存了大量史料。从中可以看到他如何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作注,如何与严北溟、刘大杰、谢国桢、谭正璧、陈汝衡、谭其骧、郑逸梅、任中敏、钱南扬、胡士莹、关德栋、张允和等友人交流书刊、切磋学问,如何指导研习古典文学的弟子问学,如何整理家中三万册藏书,对《忠义璇图》、《中国文学简史》、《评弹旧文钞》等名著新稿如何作评,以及“四人帮”覆灭、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等国家大事对他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影响。点滴细节,还原了一位杰出学者的一段人生,其和蔼温煦的性情与执信有恒的治学态度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明史钞略
原名《明史辑略》,清初庄廷鑨撰。庄廷鑨为南浔富商,从其邻人朱国桢家购得有关明史未刊稿,延请文人宾客编辑,并补入崇祯一朝史实,成为是书,冠以己名。庄廷鑨死,其父将该书刊行,书中有“建夷”、“夷氛”、“夷寇”等辞,触怒清廷,酿成大狱,书板焚毁,不可复得,故不知其内容卷帙。后吕葆中(吕留良之子)所存节抄本出,遂付石印,近人张元济定名为《明史钞略》,并与章炳麟先后为之跋,已编印于《四部丛刊》三编之中,分三册,内容计有《显皇帝本纪》、《贞皇帝本纪》(后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哲皇帝本纪》,《李成梁、戚继光、刘綎、杜松传》以及《开国以后释教传》等篇。每篇后附有史论,题“庄廷鑨曰”者有两处。而书中“夷氛”、“夷寇”、“奴酋”诸辞俱在,特别是《李成梁传》中称努尔哈赤为成梁所豢养,此皆清廷所忌讳之事,可见其确为庄氏之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