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洧旧闻
作者:朱弁猜你喜欢的书
诗言志辨
近人朱自清著,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8月出版。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是编由四篇论文组成,即《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初拟书名为《诗论释词》,后因四篇皆以《诗言志》为中心意念,连贯而成,虽分犹合,故易为今名。四篇论文分别研究传统诗论中影响至为深远的四个提法,探讨每一问题的历史发展,根据其在各时代的不同用例,研究、阐释四者的本义和变义、源头和流派。是编为作者历时最久、工力最深的理论力作,以较为进步的文学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几个正统的诗学观念进行辨析,颇能廓清陈见陋说而别创新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水浒忠义志传
简本《水浒传》,二十五卷,一百十五回。施耐庵编辑,明崇祯刘兴我刊本。全称《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此本是现存简本水浒中较完整的版本,但年代上并不算太早(然而,早期的要么是残本,要么比较不完善)。此本可以暂时作为简本水浒的较标准版本阅读。
蜕岩词
二卷。元张翥 (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 (今属山西临汾) 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者有乐府律诗仅三卷,可知当时即与诗合为一编。但所说三卷,与所见本不合。诗集前有僧来复序,称:至正二十六年 (1366),僧大杼选刻其遗稿。又有僧宗泐跋,作于明洪武十年 (1377),仍称将刊版以行世。是大杼之编次在至正二十六年 (1366),其刊版则在洪武六年 (1373);而宋濂等修 《元史》则在洪武二年 (1369),未及见此足本。所以,据其别传之本,与诗共称三卷。来复序题《蜕庵诗集》、宗泐跋亦称右潞国张公诗集若干卷,均无一字说及词。然宗泐称大杼取其遗稿归江南,选得九百首; 诗集实收七百六十七首,合以词一百三十三首,乃足九百之数,则其词亦大杼之所编,特传写者或附诗集,或析出别行而已。张翥以一身历元之盛衰,故其诗多忧时伤乱之作,其词乃婉丽风流,有南宋旧格,而其于词学亦几近深境。有《四库全书》本。
王心斋语录
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
妙臂菩萨所问经
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赵宋法天译。苏婆呼童子经之异译。
雨宝陀罗尼经
梵名Vasudha^ra^ -dha^ran!i^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称妙月长者所问经、能获一切财宝伏藏经、一切如来称赞雨宝陀罗尼经。本经叙述佛陀在憍睒弥国建吒迦林时,该国之长者妙月,前来请问得财宝、除疾病之法,佛告以过去无数劫前,曾遇持金刚海音如来,由彼如来处得雨宝陀罗尼。若受持、读诵、思惟、计念,并为他人广说流布,则由此陀罗尼之威德力,可得快乐安稳;且诸天悉皆欢喜,即降下财宝榖麦。长者闻之,大喜而归。佛陀遣阿难访长者宅,见财榖充满库藏。阿难还问其故,佛陀答以如来不异语,真言句不可坏。密教以此经为基础,立持世菩萨、宝生如来为本尊,修祈福秘法,称为雨宝陀罗尼法。又此经凡四译,初为玄奘所译之持世陀罗尼经,第二译即前所述,第三译为宋代法天之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第四译为宋代施护之圣持世陀罗尼经,以上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本经之梵本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