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弁

朱弁
  • 姓名:朱弁
  • 别名: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婺源(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085年
  • 逝世日期:1144年
  • 民族族群:

朱弁(biàn)(1085年—1144年)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为朱熹族祖。少时颖悟,既冠,入太学,晁说之奇其诗,妻以兄女。进士及第。靖康战乱,家破南归。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奋身自效,补修武郎,借吉州团练使,为通问副使。被拘于金十九年,拒受金国官爵,守节不屈。绍兴三十年(1143)与洪皓、张邵南归,易宣教郎、直秘阁。秦桧恶其言敌情,不被重用,仅转奉议郎。十四年卒,年六十。朱弁为文仰慕陆贽,援据精博,曲尽事理,诗歌学李商隐,词气雍容,不蹈险怪奇涩之弊。胡应麟谓其五言律诗多整峭,忠义之气溢于篇章,并举其“已负秦庭哭,终期汉节回”(《客怀》),“霜清获稻日,风急授衣天”(《白发》),“朔晦中原隔,风烟上巳疑”(《上巳》),“山藏千叠秀,云结四垂阴”(《冬雨》),“黄云萦晚塞,白露下秋空”(《战伐》),“谁知度江梦,日夜绕行宫”(《战伐》),以为佳句可取(《诗薮》杂编卷六)。朱弁在诗歌评论上也有建树,撰《风月堂诗话》,推崇苏轼、黄庭坚,反对那种“句无虚辞,必假故实,语无空字,必究所从”的诗风,提倡“用昆体功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著有《聘游集》四十二卷、《书解》十卷、《曲洧旧闻》三卷、《续骫骸说》一卷、《杂书》一卷、《风月堂诗话》三卷、《新郑旧诗》一卷、《南归诗文》一卷。今存《曲洧旧闻》十卷,为拘囚于北方时所作,多记述北宋遗事,寄寓了怀念故君与家国之思,有嘉靖三十四年沈敕刊本、清汪汝瑮刊本、《四库全书》本,《风月堂诗话》三卷,有明写本、《四库全书》本,1988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宋诗》卷一六三三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三八○二收有其文。事迹见《中州集》卷一○《朱奉使弁》、《宋史》卷三七三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哲学史著,12篇,为胡适早期撰写的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于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回国后,经过一年的修改,于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作者采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哲学体系、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思想,把孔子、儒家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先秦诸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评论,破除了儒学的独尊地位和神秘色彩,有开创性的影响。第一篇《导言》,论述“哲学”、“哲学史”的定义,研究哲学史的目的,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中国哲学史的分期和整理史料的方法等。二篇至十一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十二篇“古代哲学之终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作了总结。作者认为评价一家学说的价值标准,是看“每一家学说所发生的效果”如何。胡适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在当时的确是“面目一新”的印象。蔡元培指出,本书以“平等的眼光”评判先秦时代各派思想,把孔子与诸子平列起来,打破了孔学的独尊地位。此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十二卷。元王好古 (1200—1264)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 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书。此书序中作者自称: “良医之用药,独不若临阵之用兵乎。”故名。此书成于至元二十八年 (1291),后原稿亡佚,经追忆十得七八,重新辑成此书。书前自序题丁酉岁,盖此书重辑于元初,重刊于元贞三年 (1297)。书中以十二经为纲,论述病证以伤寒为主,附以杂证。其学术渊源,大旨宗仲景之学说,而参以张元素、李东垣之说,选方采用 《和剂局方》,与朱震亨大同小异。如半硫丸条下注云:“此丸古时用,今时气薄不用。”用药选方十分灵活,讲求斟酌变通,既详且慎。治病主张“随脉察病,逐脉定方”,对伤寒杂病论述比较全面,用汗、吐、下三法准确灵活。此书中还论有王氏自订验方多条,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经后人节录整理为一卷本,刊于 《济生拔粹》、《东垣十书》等书。有明嘉靖二十二年 (1534)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济生拔粹》本。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从《梅花易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来看,《梅花易数》亦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整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用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就观外应有独到详备的论述,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而《梅花易数》无疑属于《周易》数术学的一种。

王司马集

王司马集

诗别集。八卷。唐王建撰。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诗人。官至太府寺丞、侍御史。鄙视营求科第,终生未举进士。贞元四、五年(778—789)至贞元十四、五年曾隐居山中十年,求仙修道。后经裴度推荐步入仕途。数年后解任,归居咸阳原上。王建在《自伤》诗中曾说:“四授官资元七品”,、正是概括了他一生的仕途萧条境况。着有《王司马集》、《王建宫词》。其诗在艺术风格上与张籍相似,但是他更善于用口语化的语言来描写,反映现实生活。《唐才子传》中称王建“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他与张籍都工于乐府,世称“张王乐府”。《王司马集》又名《王建诗集》,此书为清人胡介祉所校刊,共古体二卷,近体六卷,盖后人合并。前有胡介祉作序,认为虞山毛氏曾有刊本行世,校对亦未尽善。宋本只有南宋书棚本十卷。明刊本有正德刘德成刻本和汲古阁毛晋刻本,皆作八卷。清康熙胡介祉刻也作八卷。清康熙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取《王建诗集》十卷。目前最完备的本子是《王建诗集》。此本以书棚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本、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全唐诗》的《王建诗集》补入乐府诗十一首、古风十二首、五律七首、七律四首、七绝五十八首。1959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出版。

地藏慈悲救苦荐福利生道场仪

地藏慈悲救苦荐福利生道场仪

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元照集。四卷。明清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为依据而编集。包括仪文两卷,提纲、密教各一卷。举办法会时不仅仪文、提纲、密教交叉使用,而且还要依行仪的过程逐品唱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在现存科仪中较有代表性。是研究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中外佛书着录,也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天王太子辟罗经

天王太子辟罗经

一卷,失译人名。天王之太子名辟罗,由天飞来诣佛所,佛为说善恶应报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