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微笑

作者:蒋光慈
最后的微笑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1928年9月上海现代书局初版。作品运用梦境和幻觉的表现手法,描写一个青年工人为复仇而自杀身亡的故事。16岁的王阿贵聪明、好学,他在S纱厂做小工时,报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开设的平民义务学校学习。在共产党员教师沈玉芳和工友李全发的教育和启发下,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后来S埠发生了空前政治大变动,大批工人、群众被杀,沈玉芳、李全发相继被捕,王阿贵也因参加罢工而被厂里开除。回到家里,王阿贵看见害病的父亲和憔悴的母亲,遂生自杀念头。但白天看见的一场蚂蚁混战,使他想到:小蚂蚁被他的同类欺侮了还要拼命地抵抗一下,难道自己“连蚂蚁也不如”?于是,王阿贵产生了强烈的复仇心理。他从保管枪支的工友张应生处偷拿了一把小手枪,通过各种方法,先后杀死了张金魁等4个工头、暗探。最后他被巡捕包围,在无法逃脱的情况下,用手枪对准自己胸膛,面带胜利的微笑,随枪声倒了下去。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美好的旅行

美好的旅行

川端康成少男少女小说集,少男少女小说系列”是川端康成别具特色的作品,主要以大中学生为读者对象。作品展示了少男少女丰富的感情世界,无论是学友情、师生情、兄弟姐妹情、父母子女情等,都饱含着青春的纯爱。请打开一副副人情美、心灵美的画卷。请唱起一曲曲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歌。

承庵先生集

承庵先生集

诗文集,明 胡松撰明胡廷杰等编

唐诗

唐诗

詹鍈著,1979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这是一部深入剖析唐诗魅力与内涵的佳作。詹锳先生在唐诗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为本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书全面涵盖了唐诗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初唐四杰引领诗风转变,打破齐梁遗风的束缚,到盛唐时期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展现出唐诗的巅峰气象;再到中唐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元白诗派的通俗易懂,以及晚唐李商隐、杜牧等诗人在乱世中对诗歌艺术的坚守与创新,书中都有细致入微的阐述。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论,内容较为丰富,切于临床实用。同治六年(1867)重刻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15则及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虽系后人所加,于外科临证亦有所补益。

洋泾浜奇侠

洋泾浜奇侠

长篇小说。张天翼著。作于1936年。小说塑造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史兆昌的形象。史兆昌嗜读武侠小说,又是道家武术的忠实信徒,整天幻想着当一个侠客,并找一个像十三妹一样的女侠客,一起去打败日本人,救国立功。他随父亲从北平到了上海以后,经人介绍,做了“太极真人”的徒弟。他对师傅超人的法术深信不疑,捐了四千元钱,作为建昆仑山炼丹台的费用;同时,他还结识了演“救国女侠”的歌女何曼丽,也捐了一笔钱,给何所在的摩登歌舞团。但何曼丽只是骗他的钱而已,他们的“恋爱”也告吹。他路见一个卖艺的姑娘,认为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十三妹”,结果被她父亲吆喝开了。“八·一三”沪战开始,他发疯似的冲到街上,一面念着符咒,一面挥舞宝剑,口含仙丹(实是硬糖),头上飞机在扔炸弹,他若无其事,终于受伤,被人抬进医院。小说通过这些看来荒唐的描写,意在讽刺半封建半殖民地上海的畸形的社会相。小说成功地运用讽刺笔法,读了令人捧腹;语言运用也十分出色。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道源法师讲述,1975年讲于志莲精舍,1980年能仁佛学院同学依录音带共集于海会寺,1999年释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灵泉禅寺及海印寺。道源长老在1988已圆觉归真,长老一生讲经虽多,但留世的著作太少,所以此本讲记更弥足珍贵。《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蒙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的加被,得与大众见面,并祈祝一切众生皆能亲闻受教,使这一部佛陀为在家居士所说的‘孝经’,经过长老生动细腻的阐述以后,更能入佛正知正见,得证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早成佛道重返娑婆广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