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义
作者:杜纲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十二卷。卷首有许宝善序和凡例十条。今存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玉峰东景川局镌”原刊本,道光十年刊本和同治四年鹭门文德堂刊本等。主要记述了宋、齐、梁、陈四朝的兴衰盛变。小说结构清晰,主次有序,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达流畅。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繁更替中,作者浓笔重彩描写了宋高祖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高祖萧衍、陈高祖陈霸先这四个开国之主,又着重刻画了宋苍梧王、齐东昏侯、陈后主等亡国之君的荒淫和侯景之乱给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就把复杂的历史,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兴也,必有所以兴;其亡也,必有所以亡。”“所以”之缘就在于一个字——“民”。《南史演义》基本根据正史演绎而成,野史传言时见其中,使得小说更为跌宕起伏。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一卷 晋室将亡廊庙乱 宋家应运帝王兴
- 第二卷 刘寄奴灭寇立功 王孝伯称兵受戮
- 第三卷 杨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兴师拓境
- 第四卷 京口镇群雄聚义 建康城伪主潜逃
- 第五卷 扶晋室四方悦服 代燕邦一举荡平
- 第六卷 东寇乘虚危社稷 北师返国靖烽烟
- 第七卷 除异己暗袭江陵 剪强宗再伐荆楚
- 第八卷 任诸将西秦复失 行内禅南乐聿兴
- 第九卷 废昏庸更扶明主 杀大将自坏长城
- 第十卷 急图位东官不子 缓行诛合殿弑亲
- 第十一卷 诛元凶武陵正位 听逆谋南郡兴兵
- 第十二卷 子业凶狂遭弑逆 邓琬好乱起干戈
- 第十三卷 计身后忍除同气 育螟蛉暗绝宗祧
- 第十四卷 辅幼主道成怀逆 殉国难袁粲捐身
- 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义无成 萧纪伯开基代宋
- 第十六卷 纵败礼官宫闱淫乱 臣废君宗室摧残
- 第十七卷 救义阳萧衍建绩 立宝卷六贵争权
- 第十八卷 行乱政外藩屡叛 据雄封众士咸归
- 第十九卷 萧雍州运筹决胜 齐宝卷丧国亡身
- 第二十卷 宝寅潜逃投北魏 任城经略伐南梁
- 第二十一卷 停洛口三军瓦解 救种离一战成功
- 第二十二卷 筑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顿忘国计
- 第二十三卷 伐东魏渊明被执 纳叛臣京阙遭殃
- 第二十四卷 羊侃竭忠守建业 韦粲大战死青塘
- 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诸王敛兵归旧镇
- 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兴举义 王憎辩江夏立功
- 第二十七卷 侯景分屍惩大恶 武陵争帝失成都
- 第二十八卷 魏连萧詧取江陵 齐纳渊明图建业
- 第二十九卷 慕狡童红霞失节 扫余寇兴国称尊
- 第三十卷 废伯宗安成篡位 擒王琳明彻立功
- 第三十一卷 张丽华善承宠爱 陈后主恣意风流
- 第三十二卷 陈氏荒淫弃天险 隋军鼓勇下江南
猜你喜欢的书
谈修养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美学散文重要著作之一,共计22篇散文,并附有6封书信。阐发了人生修养途径,涉及“立志”“处群”“冷静”“学问”“交友”“价值意识”等话题。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读者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谈修养是人们对修养涵义境界的理解释读。经受锻炼,得以提高,保持某一境界,就是修养。谈修养是人们对修养的释读,带有很大程度道德文化的传承性和充分的个人意志的成分,这种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为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修养的概念很宽泛,在任何领域任何角度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在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品格中孜孜不倦的探究。
文山集[四库本]
诗文别集。南宋文天祥撰。二十一卷。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二十举状元,历官江西安抚使,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景炎二年(1277),元兵入江西,天祥兵败,退入广东,次年,在五坡岭(海丰北)被俘,囚禁元京都四年,劝降不就被害,卒年四十七岁。天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著名爱国诗人。元贞、大德间,其乡人搜其遗作,编成《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卷,世称“道德堂刻本。”明初,其本散佚,尹凤歧《内阁得之,重为编次。有诗、文十七卷,收宝祐三年(1255)至咸淳十年(1274)间之作,皆入仕后及入己临安以前之作。江西副使陈价、庐陵处士张祥先后刻之,附以《指南录》一卷,《指南后录》二卷,则自德祐二年(1276)奉使入元营至囚禁燕间之作,为在囚禁中亲自编定,得诗凡六百余首,前期受江湖诗人影响颇深,后期师法杜甫,皆感于时事而发,不拘于字句声调之工拙,而直抒胸意。所作《读杜诗》、《六歌》等诗,皆得杜诗沉郁苍凉之神髓。被俘前,其诗表现百折不挠抗战到底的爱国精神,被俘后,抒发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昂奋的乐观精神。感情奔放,词气磅礴。如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深得后人传颂。如《正气歌》、《高沙途中》,词《酹江月·驿中别友人》、《念奴娇·水天空阔》,文《指南录后序》等,皆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传世杰作,为宋末平庸诗风,独树一帜。有《四库全书》本,附《纪年录》一卷,亦文天祥在狱中自述,后又复集众说以益之;天祥尚有《集杜诗》二百十八首,以世久单行,未缠收入。另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题《文山全集》;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刻有《庐陵文丞相文山先生全集》。
六壬粹言
八卦书自伏羲,而文王演之。六壬受于黄帝,而太公传之。旗鼓相当,功力悉敌也。自各秘其术,言人人殊,世所行者惟《大全》中之《毕法》,《指南》中之《会篡》,如车之有轨。然《毕法》则随手拈来,意尽而止。《会篡》则引而不发,未放厥词。余殚精竭虑,寒暑不辍者七载,见前人一词之善,一简之合,即捃摭焉而纳之于其中,分汇推移,理其部署。时有稍露隙明,畅申微义,亦不过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以求斯理之明彻而止,而不敢以自用自专者忝其间也。稿凡三易,始成是编。
女界鬼域记
小说叙述女校学生莺娘、沈鱼为求标新立异而作出的腐败言行。作者意在求“全国女同胞腐败者及早改良,文明者益图锐进,淬精励神,共勉为完全无缺,高尚优美之好学生”。《最新女界鬼域记》是一部不大为人注意的讽世小说,讽刺一些闺阁女性为赶时髦进了学堂,却不学无术,尽搞些自由结婚的勾当,批判女子教育的失败。小说主旨逆时代潮流而动,讽刺起步不久的女子教育,思想价值不高。但对于废除缠足陋习,作者则充分放开了想象,将当时社会对于此事的心态纳于笔下。
明穆宗实录
七十卷。记穆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终隆庆六年(1572)五月。隆庆六年十月始修,张居正任总裁官,万历二年(1574)成书。与《世宗实录》同修,凡例略有不同,内容尚详实。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密教著述。元末明初夏道人集。一卷。属密教忏仪课诵类著述,说准提忏仪课诵行法。据准提经咒仪轨结合忏仪法编成。主要包括护身入坛、归命、忏悔三部分,而以归命部分为核心。所据准提经咒与唐代诸译不同,与法贤译本接近。卷首有项谦、谭贞默、道盛三人于清顺治年间所作序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