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霍桑的来客

找不禁吃了一惊,我的脚步不得不停。那追赶的人身材短小,身上穿着黑衣,我才记得就是刚才守在七号对面的人。他是不是当真是在追我?我的左右既然没有别人,当然是追我无疑。我防他误会了,也许真个开枪肇事,不得不站住了等他。一会,他已夺到我面前,怒睁着两目瞧我。他果真已误会我是什么歹人。

他又厉声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奔逃?”

我也不禁作混怒声道:“你弄错了!我要跟前面的一辆车子,你为什么阻挡我?”

他仍拦住我的去路。“你是谁?为什么要追那辆车子?”

我忽觉得那人的声音很熟,仔细一瞧,看见他满脸粗麻,才知他就是日间被宋家仆人唤来的探目李长庆。不过他的装束已变换,又站在黑暗之中,我失时竟辨认不出。

我问道。“你是李长庆吗?怎么竟不认识我?我是霍桑的朋友包朗。”

那人呆了一呆。“哎哟,对不起。我弄错了!

李长庆虽再三向我道歉,但前面的那辆车子,因这一耽搁,已经不知去向。我的汽车停在另一端,如果回过去开了汽车追,事实上方向不明,也许徒劳无功。我本想把长庆申斥几句,但他也是奉命派守在这里的,黑夜中突然见人奔逃,当然觉得可疑。他的追阻也是为了尽职,实在也不能怪他。

我本来还有第二种探听的任务,故而重新回到了先前那少年张望的一家。我仔细一瞧,果真是挨哀十七号(1,17),门上也有信箱的简口;那原是每一宅屋子同样装设的、我回想刚才的少年,虽没有当面细瞧,但估量他的高度,一定是姜宝群无疑。他到这里来做什么?现在又往哪里去了?我失去了这尾随的机会,真是万分可惜。

十七号里忽而走出一个老妈子来。我暗忖我此来本有两种任务,第一种既已失败,这第二种任务不能不特别谨慎些。我故意迎上前去,装做要走向那屋子去的样子。我到了那老妇面前,便开口问话。

“请问这里可有一家姓陈的?”

那老妇手中提着水壶,似乎是出来买水的。伊突然停了脚步。

“我家就姓陈啊。你可要找我家老爷?”

我听伊操着无锡口音,便乘势搭讪。

“我要找的,是从无锡避难来的。”

“正是,正是。一你可要进大?”

“晤,你家主人是不是叫陈国兴?”

老妇忽呆了一呆。“这倒不知道。”

我又说:“他先前是在面粉公司里的?”

“先前做过什么,我也不知道,现在他开着一爿丝厂。”

“唉,你家不是有两个少爷吗?”

老妇忽摇摇头答道:“先生,你弄错了。我们家里没有少爷。”

“哪求你们家里一共有多少人?”

“除了老爷,有两个太太,一个小姐。”

我的目的已达,便假意说道:“那末我当真弄错了、我要找的,是昨天迁进来的,大概不是你家了。”

那老妇连连摇头道:“不是,不是。我家已经迁进来五六天哩。”

伊说完了掉头便去,嘴里还自咕叽着,分明在抱怨我耽搁了伊的工夫。我在一半满意的情绪下走到了汽车停顿的所在,上了车,赶紧回爱文路去。不料我到了霍桑的寓里,霍桑不在。据施桂说,他已回来过一次,没有吃夜饭,立即重新出去。施桂又从书桌抽屉中取出一封信来,说是霍桑留给我的。我拆开一瞧,信中没有几句。

那信道:

“这事的曲折太多,处处出我所料。现在事情很危急,我不能不急速进行。你如果得到什么消息,请留下一个节略。别的事,明天细谈。霍桑”

一瓶澄清平静的湖水有时也会激起轩然巨波。这件案子真有些近似,曲折太多了!

我疑惑:霍桑所说的曲折,究竟是指什么说的?怎么还有“危急”的形容?这里播另有什么严重的变化吗?现在他所进行的,又向哪一方面?但瞧他的不进晚猪而树胶从公,可见那事情确很严重。我就把我所经历的情形写了一个概略,留在书桌上。接着我就回自己家里去解决我的失时的晚膳。

十九那天的早晨,我在早餐毕后,忙着赶到霍桑寓里去探问消息,这一天的气候比上几天凉快得多。爱文路上,在盛夏时候本是浓荫夹道,比别的路更见清幽。这时候微风过处,飘零的落叶在空中舞着,萧萧瑟瑟,已呈露着浓厚的秋意。

我走到霍桑寓前,恰见施桂刚站在门口。我向他招呼了一声,正待一直进去,却不料施桂把右臂扬了一扬,仿佛阻止我的样子。

施桂带着诡秘的神气,向我说:“包先生,慢。我先进去给你通报一声。”

我不由不住了脚步,心中暗暗疑讶。这一着委实有些突兀。因为这时候我虽已不是这寓见的主人,但像我这样的熟客,出进也待通报,未免蹊跷。我只向他呆瞧着,还没有发问。施桂也已猜透了我的心事,便又低声解释。

“他正等候一个客人,屋子里许有什么特别的布置,故而你不便乱闯。”

奇怪!霍桑可是已准备了什么机槛罗网,打算捉什么强暴的凶徒吗?

这时候霍桑似已听得了门口的留难,便从里面高声传令。

“施桂,不妨事。让包先生进来。”

我一边仍暗暗纳罕,一边放缓脚步走进办公室去。“诡计多端”的考语,真可以奉赠霍桑!他今天又在弄什么玄虚呀?

我走进办公室时,见他正仰面躺在那张背窗口的藤椅上面。他上身只穿着一件白纺绸的衬衫,软领部已扣好。藤椅足旁,依旧纵横凌乱地堆置着不少书报,另外还有一只玻璃杯子,杯中还剩少许冰水。书桌上有一罐白金龙烟,和那只有山水画的江西瓷的烟盆。我看不见有什么可异的布置。霍桑嘴里正衔着一支纸烟吸着,神色上也不见怎样紧张。

他并不起身,但向我点一点头,说:“包朗,请坐。你来得正好。我正在等候一个人来。在那来客未到以前,我还可以和你谈几句话。你昨夜的成绩很不错。至于你自己认为失败的一点,在事实上并无进出。你尽可安心。”

这几句话果然使我宽慰了些。我向他略略点头,便旋转身去,准备在他对面的一只椅子上坐下来。

霍桑突然举起右手,作警告声道:“喂,慢!对不起。请你坐在那边一只椅上。这对面的一椅,我要留给那客人坐的。”

我急急撑紧两腿,把正要坐下去的身子挺住了。我回头瞧瞧那面窗的一只藤椅,椅子上照旧铺着一个细席垫子,并无特异之点。这原是我平日常坐的椅子,今天怎么又变了花样?

霍桑忽笑道:“包朗,别误会。这椅子上并没有机关!不过这椅子和我面对面,谈话时瞧得清楚些罢了。”

我觉得颧骨上略略有些儿热灼,勉强笑了一笑,一边坐到霍桑指定的一只椅子上去。

“刚才施桂说,你正等候一个人来,屋中也许有什么特殊准备,才使我疑心起来。”我坐定下来。“你此刻所等候的是哪一个?”

“就是这两件案中的中心人物。”

“唉!这两件案子果真有连带关系吗?”

“是的。”

“那末,这内幕中的情由你可是已完全明白?”

“大致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你能不能就说一说——”

“包朗,你姑且吸一支纸烟,暂时再耐一下子。唉,你不是又要说我卖关子?好在这关子卖不了多久,至多不出五分点,我的朋友就要来了。

我只得封住了口,勉强仰起身来,从书桌上取了一支纸烟擦火烧吸。我表面上虽仍保持着宁静,但心中的烦闷躁急,简直不可言状。这静默的时间延长了两分钟光景,霍桑忽自动地开口。

“包朗,你别这样,姑且静一静心。我预料今天我们这一位来客,一定能供给你一种绝妙的小说资料。”

我只点了点头,仍旧保持缄默。这就是我的知趣。因为我明知这时候若问他“妙”到怎样程度,他在那来客未到以前,决不肯先自说明的。虽然如此,我的兴致果真被他这句话引动了几分。我们俩这样子静悄悄地吸了一会烟,约摸捱过了三四分钟光景。我忽见霍桑突然坐直了身子,侧着耳朵听了一听,又向我点一点头。我知道他的听觉大概已吸收到什么我所不曾觉察的声音,外面也许有什么人来了。

一会,我果然见施桂走进来报告有客。霍桑应了一声“请进来”,随即立起身来。我也提振精神,把目光注着室门。不料那进门的来客,就是大南旅社的那个孩子姜宝群。

那少年走了进来,便骄着两足站住了,两只手忽前忽后地牵动着,眼光兀自在我们俩的脸上泪来溜去,却不作声。

霍桑招呼道:“小朋友,请坐。我等你好久哩。莫不是我的送信人来得迟了些?”他随向他对面的一只椅子捐了一指。

姜宝群一边缓缓地走到椅子坐了下来,一边仍眼睁睁瞧着我们。我见他的嘴唇确曾牵动过一下,好似准备答话,却终于没有声音出来。

霍桑微笑着说:“你不用顾忌。这位包先生对于你的事情也已完全知道。”

这简直是当面撒谎!我有些发着。我所知道的,只限于失珠的事是由这孩子播弄出来的,此外却并不知道底细。姜宝群的眼睛连连地眨了几眨,又咬着他自己的嘴唇,似乎对于霍桑的话还是半信半疑。

他问道:“霍先生,你刚才信上说,你已知道我一切的事,还说你能帮助我解决我的困难。这究竟指什么说的?”

霍桑道:“我说得再明白没有了啊。你的事情,你既然是自已经历的,当然再用不着注解;你的困难,也当然是指那没有着落的珠子说的。”

宝群白皙的脸上似乎泛出一阵峰色。他的身子坐在一侧,他的答话的语气也很紧张。

“霍先生,你对于珠子的问题已经有办法了吗?”

“是,差不多了。

“那末,请告诉我,怎么样可以把珠子拿回来?”

“那也可以。不过你得先说明你的故事。”

姜宝群忽偷眼瞧瞧霍桑的脸,又瞧瞧我。他又低一低头,似乎他的心中还犹豫不决。

我插口道:“这是一个根公平的交换条件啊。”

姜宝群道:“但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何必要我再说?”

这孩子着实乖刁。我对于他的事,只是“一知半解”;我不知道霍桑刚才的话是否确有把握。假使他也只是虚冒,那未免要当场出丑了!霍桑把叠着的两腿交换了一个位置,又微微笑了一笑。他道:“宝群,你要试试我的眼力?是不是?悟,我当然知道的。不过我所知道的,是不是一件件都合符你经过的事实,那要请你当一位校对先生……包朗,我不是应许你过,有一个充满着浪漫色彩的故事尽可构成一篇绝妙小说吗?你听着,这里就是我的故事。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

zNI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