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延安

作者:杜鹏程
保卫延安

长篇小说。杜鹏程著。1954年出版。作品在解放战争广阔的历史背景下,真实地再现延安保卫战艰苦卓绝的胜利历程,反映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必然趋势。全书以周大勇和他的英雄连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线索,描绘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运动战、九里山阻击战、沙家店歼灭战等各有特色的重要战役,在敌我双方的殊死搏斗中,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孙全厚、李诚等解放军指战员的英雄群像;特别是第一次在长篇小说中成功地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兼政委彭德怀同志的感人形象,既表现了彭总作为杰出的军事将领运筹帷幄、巧布战局的高度指挥才能,又描写他作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人民战士朴素无华、平易近人的淳厚风貌,充分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纯朴崇高的精神境界,热情赞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全书气势恢宏,笔力雄健,富于激昂的战斗诗情与深刻的哲理意味,被誉为建国后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部“英雄战争的史诗”。

杜鹏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柏拉图的<智者>

柏拉图的<智者>

《柏拉图的<智者>》是海德格尔于1924—1925年冬季学期在马堡大学所举行的讲座课的内容。全书共81节,由“预备思考”(Vorbetrachtung, §1-3)、“引导部分”(Einleitender Teil, §4-26)、“过渡”(Überleitung, §27-32)、“主要部分”(Hauptteil, §33-81)这样几个大部分构成。 在“引导部分”中(共23节),海德格尔主要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第十卷(6-7章),《形而上学》第一卷(1-2章);“主体部分”(共49节)则是对柏拉图《智者篇》的详细研读。 海德格尔之所以花那么大的篇幅来阐释亚里士多德,那是因为他基于解释学原则,把亚里士多德视为理解柏拉图的起点(Ausgang),通达柏拉图的唯一门径;该书中的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思想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对柏拉图晚期对话《智者篇》的解读,更是清晰地展露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双重主题“是”(Sein)与“真”(Wahrheit)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同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Sein und Zeit之间的内在关联。无论是在时间上(Sein und Zeit虽首次发表于1927年春,但其实际完成时间为1926年4月左右),还是在内容上,该书都可视为Sein und Zeit的序曲,这对于理解Sein und Zeit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殷红的花朵

殷红的花朵

《殷红的花朵》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的长篇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莱恩南的三次感情波澜,分别发生在他生命中“春”“夏”“秋”三个时期,而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的,就是书中频频出现的“殷红的花朵”——象征热烈恋情或强烈情欲的殷红石竹花。故事既缠绵凄婉、真实感人,又不落俗套,语言优美,格调高雅。

雁门关存孝打虎

雁门关存孝打虎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存孝打虎》。撰人姓名不详(一说为元人陈以仁撰)。末本。剧写唐末沙陀李克用应唐朝皇帝之命带兵去抵御黄巢,行至雁门关,梦见被飞虎所咬。周德威为其圆梦,说李克用将遇应梦将军。李克用行围射猎,遇见为邓大户牧羊的安敬思独力打死猛虎,李克用收为义子,改名李存孝。李存孝战败黄巢部下大将,又乘胜攻入长安,杀败黄巢之弟黄圭。此剧第三折有〔古竹马〕2曲,与《太和正音谱》所载陈以仁《十八骑误入长安》相同,有人疑此剧即《误入长安》。但一般认为,两者不是一本。另,脉望馆抄本有《飞虎峪存孝打虎》杂剧,情节、曲词与此剧略同。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碑传选集

碑传选集

本书(四册六○六面三六三、六○○字)不分卷,钱仪吉辑。仪吉字衎石,浙江嘉兴人。清道光年间,尝就清初(始于天命纪元)讫嘉庆朝止二百年闲采集各类人物碑版状记之文,旁及地志杂传,依杜氏大珪、焦氏竑之例,辑为「碑传集」。全集录存碑传状记共达二千余人,采文五百六十余家,分类编纂。本书选其与南明并郑氏以及其后台湾史事直接、间接有关人物之文,计一百十八人,文凡一百四十四篇;不依类分,改按时代顺序排列。

东林本末

东林本末

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年维崧太史家”。但该书实存上中下三卷,这可能是书刚编成时有六卷,后来删繁就简,合并为三卷。吴应箕在序中说:“东林者,门户之别名也;门户者,又朋党之别号。夫小人欲空人国,必加之以朋党。于是东林之名最著,而受祸为独深,要亦何负于人国哉!东林争言真伪;其真者必不负国家,伪者反至负东林。此实何欤?盖起事至五、六十年,相传多失其实。于是而有伪者,亦势使然也。今之所为东林者,又一变往时欲锢之林下者、今且下及草野。夫盛世岂有党锢之事?何论朝野,亦办其真与伪而已矣。余于是条次其本末,以使观者有所考而感焉。”

当生成就之佛法

当生成就之佛法

人的苦乐,原是一种果报,这却得合三世来观,若不懂这个道理,是很难讲通的。现在我们遭受逆境,遭遇灾难,当然是因果关系;要最快的把他转变消除,就是‘念佛’。经上说过:至心念佛一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能消了罪,还遭甚么逆境灾难呢?经上又说:能念‘阿弥陀佛’的人,就有四方上下无量无边的佛来护念他。佛是万德万能、法力无边的,只要佛来加被,还怕甚么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