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
作者:张爱玲
《少帅》是张爱玲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写的一部爱情小说。故事起意于1956年,当时张爱玲刚移居美国,希望借英文写作打进美国市场。极为重视历史细节的张爱玲为此多方搜集资料,1961年10月远赴台湾搜集写作材料,1962年3月回美后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大量参考资料。有了多年的酝酿储备,她很快动笔写作,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三年来我的一切行动都以这小说为中心”,可见重视之甚。 在这部寄托遥深的小说里,张爱玲承继含蓄蕴藉的古典小说传统,以一贯擅长的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大时代里,少帅和周四小姐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外面的世界乱糟糟的,但透过四小姐的窗口望过去,他们是仅有的两个人:她沉浸在这样的刹那,以为那就是永恒;她身不由己地加入延续千年的爱情长程,却发现自己淹没在面目模糊的女性队列中……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三字经
本书全一卷,王石鹏撰。石鹏字箴盘,别号了庵主人。因感于「尔小子,生于斯,地理志,宜先知」(引本书首语);用「三字经」体,采诸家之杂说编为韵语,成此书。「自序」并作提要云:『首序位置、名称、治乱、沿革,继叙番部种族、山川、物产及经济上之事;莫不略举其端;虽曰地理,而历史寓焉」。书中每一小段,加有分注;或援据故实、或说明方位、或引申辞义,称简要。书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时,卷首并列有「旧政府行政机关图」,载二十一年割地前之行政区划系统。书后,另附「台湾说略」一卷,不着撰人。其内容与第一八五种「台湾地舆全图」所载各府县舆图说民略文字相同,惟各题略去「舆图」二字(因未附图)而已。
玉隆集
道士文集。南宋白玉蟾著。6卷。收入《修真十书》卷三十一至三十六。前2卷为诗文,多记江西各地道教宫观及其殿堂亭阁。中2卷为净明道祖师许逊传记及历代崇拜许真君之史实。后2卷为神仙传记,即《逍遥山群仙传》与《诸仙传》。此集主要内容多与江西道教及净明道有关,净明道本山为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故以名集。
鬻子
后人所辑楚开国人物鬻熊与周王对答的言谈记录。《汉书·艺文志》列入道家,原注云:“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今本《鬻子》为唐逄行珪所献,内附《补鬻子》7则,出自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记载了鬻熊与周统治者“坐策国事”时的一些政治、哲学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遗阙”。每篇只有短短一章,寥寥数语,缺漏不全。每篇所标篇名,多生涩费解,所标篇次,也大都前后紊乱,因此引起了后世学者的怀疑。明朝学者宋濂在《四部正讹》一书中指出:“今本《鬻子》,其文质,其义宏,实为古书无疑,”
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又作裴休拾遗问。内题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内供奉沙门宗密答裴相国问。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系对唐宰相裴休之问,由宗密叙说初期禅宗诸派之沿革、言教之深浅得失等、内容初标‘裴休相国问’,次标‘宗密禅师答’,次为本文。本文不分章节,但略可分为以下三段:(一)述诸宗由来,(二)说诸宗教旨,(三)批判诸宗教旨。其中诸宗由来略示慧融(法融)之牛头宗、神秀之北宗、慧能之南宗、神会之荷泽宗、道一之洪州宗等传承,而主张以荷泽宗为禅宗之正统。更为明了其传承,举如下之系谱:达磨、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智如、南印,并附记诸师之嗣法。此外,略示北宗(附无相之净众宗、无住之保唐宗)、洪州宗、牛头宗、荷泽宗之教旨,对前三宗加以短评。至于批判教旨,初以不变与随缘论诸宗,总结(卍续一一○·四三七下):‘若认得明珠是能现之体,永无变易(荷泽)。但云黑是珠(洪州宗),或拟离黑觅珠(北宗),或言明黑都无者(牛头宗),皆是未见珠也。’更示荷泽宗之立义,次以顿悟与渐修论诸宗,以显明荷泽宗顿悟之意。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全一卷。刘宋法颖集。又作十诵比丘尼大戒、比丘尼大戒、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系自广律集出者,计有三百五十四学处。敦煌出土之六朝时代古写戒本一卷,缺首部及尾题,记载三百五十八学处,其内容与用语类似鸠摩罗什之戒本。又有自库车发现比丘尼戒本之梵本断片。大正藏载此戒本为‘刘宋法显集出’,实系法颖之误。
十一面神咒心经
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与《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