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冤家
作者:张恨水
《欢喜冤家》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当红女伶白桂英厌倦了逢场作戏的卖艺生活,不顾母亲家人反对,毅然离开舞台。郁闷中桂英结识小公务员王玉和,顶着母亲压力与之结合,从此洗净铅华,举案齐眉。玉和不幸丢了差事谋不封出路,带桂英回了乡下老家。尽管夫妻二人小心谨慎,却仍被王家兄嫂挑剔,夫妇俩只得带着新生女儿回到北平,暂住自家。白母鄙薄嫌弃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恼。桂英借故大发脾气,震慑母兄,力挺玉和,才勉强得以安稳度日。生计逼迫下桂英决定重新登台,白母喜甚,玉和忧甚。桂英重出江湖,少不得与捧角的男客们应酬,难免夫妻误会。加之白母不断挖苦讽刺,玉和终于无法忍受,离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绝……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甘苦不同歌声到煞尾 甜酸莫辨倩影记从头
- 第二回 一念虚荣停歌投大吏 十分诚意拱手送情人
- 第三回 投刺怯严威缘悭一面 赠仪消宿约报止千金
- 第四回 心事重归来匆匆送客 风光问嫁后郁郁思人
- 第五回 不语只温存少年可爱 试歌转凄楚怨女兴悲
- 第六回 两地缠绵旁人暗结网 半生倜傥知己故谈狐
- 第七回 为悦己容频来露心迹 解美人意隔座受衣香
- 第八回 座有解人定情在杯酒 目无余子立誓作花铃
- 第九回 渐起疑团情书漏消息 急生急病妙计定风波
- 第十回 好语珠圆媒妁翻灵舌 寸心麻乱晨昏计聘钱
- 第十一回 解闷时都忘缠绵无限 弃官言不得啼笑皆非
- 第十二回 闺梦逐征车还怜小别 农家苦夏日转异远来
- 第十三回 掘地取藏银艰难赠弟 登门献重币挥霍为卿
- 第十四回 冷热只因财留餐沽酒 聪明还弄舌饯别放歌
- 第十五回 如愿以偿千金博此夕 见机而作一曲话当年
- 第十六回 伉俪情深解铃原有术 逢迎道苦托体竟无门
- 第十七回 一代莺花销磨七件事 满城风雨高卧二分愁
- 第十八回 频道不如归形成槁木 可怜无所好目送飞鸿
- 第十九回 离膝去依依枯荣莫卜 回乡愁戚戚甘苦难同
- 第二十回 举目尽非亲且餐粗粝 捧心原是病频梦家山
- 第二十一回 革面却繁华衣衫尽换 健身安贫贱井臼同操
- 第二十二回 奇货可居双身释重负 百喙莫辩千里报谰言
- 第二十三回 无限伤心偎炉度长夜不堪回首含泪看新春
- 第二十四回 生女不留人川资暗赠 求官还作客京市空来
- 第二十五回 铩羽空回托足嗟无地 埋名可隐伤心愧有家
- 第二十六回 一饭艰难王郎原自愧 十年薄幸冯妇竟重来
- 第二十七回 喜怒总无因心藏隐痛 声容浑不似弦托悲音
- 第二十八回 情敌难忘借杯浇块垒 醉乡堪老酣睡是生涯
- 第二十九回 宴客避良人强为欢笑 开门迎伧父故作痴聋
- 第三十回 归去已柔肠何曾奋斗 别来空忍泪终冒嫌疑
- 第三十一回 言所难宣颠狂半夕醉 势在必走决绝一封书
- 第三十二回 垂泪尚登场悲欢欲绝 伤心难撒手忍辱空还
猜你喜欢的书
邂逅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汪曾祺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4月出版。列入“文学丛刊”。收短篇小说《复仇》、《老鲁》、《艺术家》、《戴车匠》、《落魄》、《囚犯》、《鸡鸭名家》、《邂逅》等8篇。本集多以第一人称“我”的经历见闻,描绘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众生相。这里有和尚、复仇者、校警、艺术家、小店主等人物。《老鲁》记叙了一个乡村学校,教师们都穷得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一到假期,学校发不出钱,大家只好吃野菜。这时来了校警老鲁,抓来许多可以吃的蚕豆虫子,下锅用油一炸,给大家开了荤。他不但给公家挑水,还给私人挑水。不过,帮私人做活是要收钱的。后来他积了一些钱,当了一个铺子的老板。《鸡鸭名家》记叙了“我”家乡的两位养鸡放鸭能手。余老五是炕房师傅,他孵出的小鸡就多,生意好。陆长庚是放鸭好手,可是爱赌钱,一晚上就把挣来的十块大洋全输了。《邂逅》记叙了“我”坐船,遇到一个卖唱的瞎子,因此联想起10年前轮渡上卖唱的一个好抽鸦片,唱得很好的男人。本集作品对人物刻划较为细致,但情节线索较为简单。
心印绀珠经
综合类著作。元末明初李汤卿撰(一作元朱㧑撰。今从《四库全书提要》说)。二卷。约成书于洪武元年(1368)。凡九篇。其中“原道统”篇,略述医史并简介伏羲、神农、黄帝、扁鹊等历史人物,又论及标本运气、治则、用药等,提出十二经水火分治之法。“推运气”篇,为五运六气学说。“明形气”篇,简述脏腑经络学说。“评脉法”篇,介绍脉学。“察病机”篇,主要论述运气为病,兼述内伤诸病。“理伤寒”篇,述及六经传受、汗气传染、内外伤辨及主疗心法等。“演治法”篇,首论标本、七方十剂,后述中风、风痫、风寒湿痹、霍乱吐泻等症。“辨药性”篇,包括药之气味、十八反、六陈、李东垣论诸品药性等内容。“十八剂”篇,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寒、燥(一为涩)、甘、平、温、和、调、补、荣、夺十八剂,各列代表方剂一首。汤卿学术上尊崇张仲景、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诸家,重视运气学说。论述简要,可供学习、研究参考。有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当涂邢址福建重刻本,嘉靖二十六年(1547)关中赵瀛(文海)据江洲陈守义(南棠)藏本所刻嘉兴府本。【图片请参阅PDF版】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盖亦为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修定金箓斋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金箓斋即将完毕时,解散坛席、言功宣奏。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宣五方神咒、鸣法鼓、请称法位、礼方、忏悔、三启、宣表、回将牒、焚化、十二愿、存神烧香等。
黄箓五老悼亡仪
黄箓五老悼亡仪,不署撰人。其法事节次多同于《黄箓十念仪》,盖亦出于宋代。收入《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称扬五方五老,以为亡灵忏罪荐度之仪。五方五老即东方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丹灵真老三炁天君、西方皓灵素老七炁天君、北方黑灵玄元五炁天君、中央黄灵皇老一炁天君。行仪时依次礼拜五方五老,宣读愿文。愿文结句称:「焚香仰启大慈尊,引领亡人生乐国」。
诗筏
诗论著作。清贺贻孙著。一卷。先立总论以阐明其诗学观,然后依时代先后评议历代诗人诗作。论诗以“化境”为极则,又以养气为基本前提。其语云:“清空一气,拢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幸。”又提倡作者自写性灵,推崇真率自然的艺术风格。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