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佳话
作者:阿阁主人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一段 坦东床梅家结好 迁西泠兰氏定居
- 第二段 游西泠癯翁归隐 开东阁密友论交
- 第三段 憩茅屋逋仙接引 过溪桥癯叟皈依
- 第四段 花朝节郊外寻春 贳酒亭溪边遇柳
- 第五段 曲江有约赏烟花 如玉无情对桃李
- 第六段 柳曲江赞美人 梅如玉怜好梦
- 第七段 销魂院频驰意马 延秋馆始遇情魔
- 第八段 梅如玉降心桂蕊 桂月香留意梅君
- 第九段 咏牡丹句中有句 赠海棠情外留情
- 第十段 松风欲合二姓好 艾炙伪作两边书
- 第十一段 松翠涛为花乞命 桂月香入庙焚香
- 第十二段 桂月香作诗寓意 梅如玉观鱼微呤
- 第十三段 桂蕊欲作幻想诗 松竹齐到销魂院
- 第十四段 索诗源论可生风 行酒令情深怀古
- 第十五段 种翠馆良朋仗义 销魂院竟夜谈心
- 第十六段 隔蓝桥月香莫觏 游西泠如玉省亲
- 第十七段 遇美人天台无路 咏西子古寺造因
- 第十八段 瘦翁喜逢神龙客 雪香得近自芳馆
- 第十九段 嶰谷山金见桂蕊 山岚泛宅到西泠
- 第二十段 梅雪香静夜听琴 兰香谷重阳联句
- 第二十一段 梅雪香自呈诗稿 自芳馆细费评论
- 第二十二段 兰瘦翁西湖返棹 梅雪香北舍挥毫
- 第二十三段 假秦生倾心求见 好芷馨用意周旋
- 第二十四段 思见面雪香染病 劝行权芷馨进言
- 第二十五段 雪香立等意中人 猗猗初见天涯客
- 第二十六段 猗猗还稿遣芷馨 雪香因问誉桂蕊
- 第二十七段 慕佳人花信求婚 逞绝才雪香拟古
- 第二十八段 兰猗猗论琴入妙 梅雪香取才从宽
- 第二十九段 猗猗粉本画鸳鸯 芷馨良夜送云雨
- 第三十段 就寝室猗猗侍慈母 守旧约桂蕊待梅郎
- 第三十一段 遇山岚因里话因 辞雪香误中又误
- 第三十二段 兰猗猗闻故自悔 梅雪香访父遇仙
- 第三十三段 翠涛独自寻良友 菊婢中途遇故人
- 第三十四段 翠涛阻雪赋新诗 雪香泊船逢故友
- 第三十五段 得真信雪香悼桂蕊 寻旧姻瘦翁到罗浮
- 第三十六段 西子庙二美识面 自芳馆两人含情
- 第三十七段 试鸿博联缀巍科 念糟糠力辞相府
- 第三十八段 梅雪香重到西泠 兰瘦翁初识快婿
- 第三十九段 会佳期得遂夙姻 谒山岚重逢桂蕊
- 第四十段 返罗浮妻妾齐美 告终养翁婿同居
阿阁主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世界末日记
《世界末日记》,[法]佛林玛利安撰,饮冰(梁启超)译。原载《新小说》第1号(1902),标“哲理小说”,署饮冰译,末附“译者曰”法国佛林玛利安著。1903年,《经济丛编》第21期再刊。1905年,收入新小说社出版,新民丛报社社员编辑《说部腋》。同年末收入广智书局版《饮冰室文集(下)》。1906年,《顺天时报》重译为《大地球未来记》。此次以《新小说》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太阳光热的消逝,迎来了冷酷的世界末日。面对逐渐冰冻的地球,人类悲观无助,耽于玩乐,导致再无人类诞生,女性也灭绝。主人公“阿美加”率队搭乘电气飞船,踏上寻找新世界的道路。
梦观集
元诗别集。5卷。释大圭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底本原为24卷,卷1为梦法,卷2为梦偈,卷3为梦事,卷4—9为诗,卷10—24为文。所谓《梦法》、《梦偈》、《梦事》都是宗门语录,《四库全书》编者认为“其杂文亦多青词疏引,不出释氏之本色,皆无可取。”于是删去吴鉴作原序及杂文,仅留下诗歌,编为5卷。《梦观集》24卷本今未见,仅见《四库全书》所收入的5卷重编本。卷首无序跋。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六言绝句,卷5为五、七言绝句。《梦观集》编成于元末,所收诗篇间有涉及元明易代时的战乱,但从整体看,题材亦不广泛。吴鉴作《梦观集序》说大圭的诗“华实相副,词达而意到,不雕镂而工,去纂组而丽,屏耕锄而秀”(转引自《四库全书总目》)。经过《四库全书》编者的删并,现存虽仅诗作,仍可看出他力学陆游、范成大的特点。他的一些小诗,如《哀殍》、《悯农》,能站在一个释子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义和团揭帖
义和团各坛口散发的传单。源于历代农民战争和民众运动中的署名檄文和无头告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春,山东冠县、直隶威县一带的梅花拳等武术集团联合为义和拳后,印传单于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各省,呼吁“毁教灭夷”。其中3月底大刀会在直隶大名府考童生时所散之传单,约会各省爱国志士于四月十五日(6月3日)集会起事,为迄今所见义和团运动中最早的揭帖。运动高潮中,凡义和团立坛或影响所到之地,揭帖比比皆是。
知空蕴禅师语录
2卷,卷首收序;卷上收上堂、小参、示众、茶话、行录;卷下收法语、机缘、赠偈、三关总颂、十无颂、像赞、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禅林僧宝传
简称《僧宝传》。佛教禅宗史书。北宋惠洪著于宣和二年(1120)。30卷。收入《卍续藏》第137册。记事为主,亦收录机缘语句,体裁介乎僧传和灯录之间。此书据昙颖《五家传》增补,复增添嘉祐以后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二宗的杰出禅师计81人。或说此书原名《百禅师传》,大慧宗杲读其初稿,抽去其中19人传记焚之(据《山庵杂录》卷上)。作者融会众说,自成一家之言,常为以后的佛家史书所引用。惠洪自视甚高,谓道宣虽精于律而短于文词,所作《续高僧传》如户婚按检;赞宁虽博于学而暗于见识,聚众碣之文作《宋高僧传》,其书非一体(见《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六)。然时人亦有讥剌其书者,以为“传多浮夸,赞多臆说”(惠彬《丛书公论》)。卷末附录有宋庆老所撰的《补禅林僧宝传》1卷,载法演、悟新、怀志三传。续补本书的还有南宋祖琇《僧宝正续传》7卷,清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