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氏之遗孽
作者:叶灵凤
短篇小说。叶灵凤著。发表于1926年10月《幻洲》半月刊。写一个中年有夫之妇蕙与青年男子莓箴私通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惠的隐秘被人发觉后,先是感到周围人对她的冷漠而产生思想矛盾,接着是因莓箴的来信而患病,最后由她丈夫揭穿了他们之间的隐情。原来,她丈夫在邮局工作,早已掌握他们来往的信件,但她丈夫终于宽恕了她,但与她的关系因此淡漠。在上海的莓箴也对她淡漠,还劝她与丈夫重修旧好。小说不直接写两人爱情发展的故事,而以女性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情人分别,邻人探知隐情之后,她内心的痛苦与悔恨,忍辱与偷生。作者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向传统道德观念大胆提出挑战,提出了“礼教和妇道”的社会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意义。小说着力于细腻地刻划女主人公性心理的复杂变化,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漫谈
明代诗文别集。任环(字应乾,号复庵)著。任环的诗文著述早已散佚,其子孙努力搜求辑录,所得不及十之一,集名仍题《山海漫谈》,从其初名。《四库全书》收录此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其乡人庾玙刻本为底本。凡3卷,文2卷,诗词1卷,附录2卷则是谕祭文、本传、墓志及诸家题咏诗文。他虽是一员武将,但能诗善文。四库馆臣曾评其文说:“就其存在论之,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其中如《苏门双节记》、《重修白云茅屋记》、《重修文庙祭器记》、《启明山先生书》,虽不免参杂俗格,至于送萧西泉、朱蒲西二序,清风亭、滑县行馆二记,与王南崖、答王东台二书,皆绝非明人文集以时文为古文者,虽置之作者间可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2)其诗也有可观之处,四库馆臣举出的“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诗句,即是一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其诗说:“诗特其寄兴,然亦明净。”
读书纪数略
清宫梦仁辑。8册,54卷。本书采集群书,分类编辑而成,并有注释。内分天、地、人、物四部。“人部”又分为29类,其中与法制关系密切的有9类:(1)法戒类,有居乡四约、余襄公从政六箴等136条。(2)伦品类,有妇七去、三不去等66条。(3)治道类,有十二教、五政、五赦等181条。(4)选课类,有审官六议等98条。(5)爵秩类,有六职、御史三院等237条。(6)贡赋类,有赋法九等等51条。(7)食货类,有理财三要等101条。(8)军政类,有兵制五变等200条。(9)刑律类,有三典、三赦、五禁、治狱期五、八刑、刑书四法、律例八字、左传九刑、刑狱十弊等58条。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武英殿刊本。g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汪宗沂辑。一卷。汪氏从《水经注》《环宇记》《晋书》《文选》《通典》《北堂书钞》、杜牧《注孙子》《玉海》《御览》等史籍中辑录出关于诸葛亮八阵战法的资料,内容涉及八阵图遗迹,八阵布列及各部分的名称。后附《用阵杂谈》,是从有关史书上辑录运用阵法的资料,共十四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载《诸葛亮集》无《八阵兵法》。后人伪托诸葛亮之书甚多。汪宗沂所辑不一定都是属于诸葛亮的,汪氏亦未考证,但所辑资料肯定都是宋代以前的阵法。中国古代兵学中,“阵法”是一个重要门类,但文献大都散佚,很少有人研究。汪氏所辑《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此书现存有光绪己卯刻本。
脉理求真
诊法著作。清黄宫绣撰。三卷。宫绣字锦芳,宜黄 (今属江西) 人。宫绣另有《本草求真》 已著录。黄氏博采 《内经》、《难经》、《脉经》 及李时珍、李士材、张景岳等诸家脉说,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撰成此书。卷一论述三十种脉象及主病。卷二为《新增四言脉要》,据《诊家正眼》所载“四言脉要”增删而成。卷三收汪昂所撰 《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载《新增脉要简易便知》,对脉法有概括总结。虽主论脉诊,但不忽视望、闻、问之法,认为:“若仅以脉为诊,而致以寒为热,以热为寒,以表为里,以里为表,颠倒错乱,未有不伤人性命者矣。”强调四诊合参,符合临床实际。有清文奎堂刻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聊斋志异白话文
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撰。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此书十二卷。其中故事大都采自民间传说、故事和野史、轶闻,多以谈狐、鬼、花、妖方式,揭露和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寄托作者的“孤愤”。采自民间传说、故事的作品如《山魈》、《咬鬼》、《狐联》、《潍水狐》、《金陵女子》、《罗刹海市》、《农人》、《潞令》、《吴门画工》、《折狱》、《胭脂》、《衢州三怪》。旧有清乾隆十六年(1751)铸雪斋抄本、乾隆三十年(1765)湖南王氏刻本等。今有中华书局会校会注会评本(1962)等。此为《聊斋志异》白话文。
明镜公案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正文前则题:“新刻名公神断明镜公案”,“葛天民、吴沛泉汇编,三槐堂王崑源梓行”。上图下文。每卷含一至二类不等,共分人命、索骗、奸情、盗贼、雪冤、婚姻、图赖、理冤、附古、古案等十类,共有故事五十八则。题目均用七字,如“朱太尊察非火死”,“周按院判僧杀妇”等。其格局大体与《详刑公案》、《详情公案》等略同。所载多明事,亦有取之《疑狱集》诸书者。盗贼类中,与《廉明奇判公案》重复者尤多。书中或一事而立二目;或二事前后从同。这都是书商牟利,强凑成书留下的痕迹。孙楷第指出:其第三卷盗贼类《陈风宪判谋布客》条,载陈语云:“闲阅《包龙图公案》,曾有蝇蚋迎马之事”,则其书尚在《龙图公案》之后。又载邹元标事,盖昌启时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