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鉴

作者:吴贻先
风月鉴

清嘉庆钞本《风月鉴》叙书影清嘉庆钞本《风月鉴》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吴贻先(一作“吴贻棠”)所作。吴贻先,字荫南,号爱存,弋阳(今河南光山县)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刊本,藏国家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清嘉庆钞本,藏浙江省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嘉庆钞本,1993年华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说大观》排印清嘉庆钞本。

吴贻先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针灸逢源

针灸逢源

清代李学川编撰。刊于1822年。6卷。卷一、卷二,选集《内经》中有关针灸的条文;卷三,收集历代各家的针灸论述和歌赋;卷四,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腧穴及经外奇穴的考证,载经穴三百六十一,奇穴九十六;卷五、卷六,为各科疾病的针灸取穴,还包括一些诊法、推拿内容;卷六论述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药物治疗,附有验方,反映了作者针药并施的治疗思想。

月黑夜

月黑夜

当代短篇小说。杨朔著。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故事;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唐王勃撰。滕王阁,为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上元二年(675),阎伯玙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农历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正好王勃往南方省父经过洪州,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当时即震惊四座。文章从洪州的地域、人物、写到宴会;接着写宴会的时间、滕王阁的壮丽和登阁眺望中的三秋景物,着重抒发作者的坎坷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作者借历史上各种杰出人物的不幸遭遇,抨击封建社会压抑、弃置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等句中,表现他报国的心愿,显示出意气昂扬的情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也具有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全文感情顿挫起伏,透露出作者飞扬的神采;结构严谨而又挥洒自如,前后照应,脉胳清晰;辞采华美,通篇对仗齐整,声律配置严格,而气势奔放流畅,语言平易自然,用典贴切而不冷僻,体现出骈文进一步格律化和通俗化的倾向。脍炙人口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写景色彩鲜丽,形象飞动,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境界全新,精彩万倍。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又名《刘先主襄阳会》。简名《襄阳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古城聚义”、“先主跳檀溪”两节。剧写刘备兵败徐州,无立身之地,特去荆州向刘表借地屯军。表次子刘琮恐备据荆州,定计杀备。在三月三日“襄阳会”上,表请备接管荆州,备固辞,力荐表长子刘琦接任。刘琮设下埋伏,而琦则暗示备速逃。琮派家将王孙盗备之“的卢”马,而王孙为备之德所动,送其出城。刘备马跃檀溪而脱险。后误入鹿门山,得徐庶为军师。曹仁、曹章奉曹操之命,率十万大军来攻新野。徐庶调兵抵御,指挥张飞等人大破曹军。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此校印。金院本已有《襄阳会》(见《辍耕录》),南戏亦有《刘先主跳檀溪》(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俱佚。今京剧有《襄阳宴》,川剧、秦腔、湘剧等均有《马跳檀溪》。

慎鸾交

慎鸾交

传奇。清李渔《笠翁十种曲》之一。凡三十六出。剧情为虚构,故事发生于何代亦不详。剧写主人公华秀,字中郎,下相(今属江苏)人,颇有才名,年少登科,以养亲为名,告假省亲。其父华元五奉旨补西川节度使,离家赴任,华秀随送父母,顺便游览各地山川名胜,当地吴中名士侯隽,虽系一介寒士,却性耽花柳,这时正好与诸好事品评诸妓,将聚会于虎阜,选取花魁。闻华秀至,约同游宴,有妓曰王又嫱,广陵名家之女,流落卖歌,又一妓曰郑蕙娟,与隽甚昵,以身许之,而又嫱洁身不嫁,侯隽定花案,知嫱色艺皆在娟上,不以私绌公,定嫱第一,而娟次之,饮于虎阜。又嫱独属意于华秀,华秀许十年后来娶。侯隽则急欲得蕙娟,贫不能遂,华秀解囊买蕙娟赠侯隽。而侯隽妻妒甚,侯隽置娟于庵,身赴闱试,约登第即相迎。未几廷试,华秀得状元,侯隽得一甲第三。时嫱避喧乡居,为土豪所见,盗其赀而以债饵之,欲夺其志,嫱告州守,守为申冤,再迁居与娟遇,同住庵中。嫱方静守华秀十年之约。二人得第后,一内相家有二女,愿于新科中择婿,华秀坚辞之。侯隽遂双取之,其怜新弃旧作书绝娟。华秀则奉朝命平贼。过吴访嫱,并遇娟,娟诉其愤于华秀。华秀还朝,拒侯隽不见,以微讽之,侯隽始悔。吴守知之,乃以别舫载嫱、娟至京,秀守前约,隽亦愧,于是两妓各归其夫。作者以嫱不轻许其交甚固,娟轻许而其交几拆,故曰《慎鸾交》。此剧为李渔后期作品,是作者本人最满意的一种,从艺术性来看确有其独到之处。有精印刊本及各种翻本。

王右军集

王右军集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