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幻梦
作者:花月痴人
一名《幻梦奇缘》。长篇小说。清花月痴人撰。二十四回。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此书为曹雪芹《红楼梦》续书之一。成书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作者深疾《红楼梦》“欢洽之情太少,愁绪之情苦多”,因而“摭其奇梦之未及者,幻而出之”,又演出一场“幻梦”,目的在“使世人破涕为欢,开颜作笑。”小说从黛玉复生写起,叙宝玉、黛玉成亲,宝玉与贾兰中举,黛玉得见亲兄弟琼玉,宝玉、琼玉中状元,柳湘莲与妙玉成婚,晴雯复生, 宝玉做官,黛玉生公子,红楼繁盛。诸多情节,统写入梦境之中。环境与细节描写,多有细致、铺陈之处,语言力摹曹雪芹风格,有乱真功力。此书可见《红楼梦》影响之深。不仅有文学价值,亦有认识清代社会风俗、世态之社会价值。有道光间刻本,一九八八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杨爱群校点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警幻仙情圆风世因 绛珠女魂游太虚境
- 第二回 愿遂三生珠辉洛浦 缘成隔世玉粹蓝田
- 第三回 贾宝玉忿语激新偕 林颦卿微词舒旧恨
- 第四回 洽深情香盒俱软玉 持正论淑德立贤箴
- 第五回 光府第宝玉中乡魁 返尘寰湘莲求妙偶
- 第六回 矢志持家累储巨富 含悲认弟联捷春闱
- 第七回 林琼玉孝让分财 贾绎罢天恩特宠
- 第八回 狗命奴刁谋陨命 义侠士奇遇成婚
- 第九回 史湘云重征蝴蝶诗 林琼玉双效鸾凰侣
- 第十回 颁御宴贺喜闲新娘 续前缘借尸还艳魄
- 第十一回 载瓦弄璋醵金作宴 登楼度沼酌意题联
- 第十二回 游目骋怀赏心乐事 群芳浓艳美景良辰
- 第十三回 红香圃分题花月吟 碧韵轩共议轮台会
- 第十四回 灯月双辉红楼介寿 笙歌杂沓碧沼腾光
- 第十五回 淑平儿欣麒麟兆 慧晴雯补题花月吟
- 第十六回 深悟道双玉谈因 小游仙群钗入梦
- 第十七回 芳情缱绻卜缘续缘 蜜意徘徊寻梦补梦
- 第十八回 王熙凤孽劫归泉 柳湘莲奇功靖寇
- 第十九回 雪夜吟诗楼台皎洁 春宵开瓮衾枕欢娱
- 第二十回 秘闺情群姬舒媚态 联宴会三美逞奇能
- 第二十一回 比美方容定评甲乙 葬花祭雪感格神灵
- 第二十二回 诞双生千人汤饼会 膺一品五世绰纶恩
- 第二十三回 惊恶梦勘破情魔 诉幽情觉述梦幻
- 第二十四回 心荡漾翠被困春情 意缠绵红楼醒幻梦
花月痴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元杂剧剧本。作者不详。仙人汉钟离发现洛阳艺人许坚 (艺名蓝采和) 有“半仙之分”,便下凡度脱蓝采和出家,蓝采和不肯。汉钟离便让吕洞宾化为州官,借口蓝采和“失误官身”,杖责40板。此时汉钟离又来说服,使蓝采和省悟人世间有旦夕祸福,自愿出家。30年后,蓝采和功成行满,与汉钟离、吕洞宾同登仙界。剧本的基本内容是仙人度脱凡人升仙,属神仙道化剧一类。但剧中蓝采和的遭遇和性格,反映了当时社会艺人们的命运。蓝采和有自己的戏班和勾栏 (演出场地)。他热爱艺术,也有一定的水平,在洛阳等地声誉不小。但他的地位仍是低贱的,要迎合观众,屈从官府,否则便要祸事临头。剧本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为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料。如剧中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家庭戏班 (也叫行院) 的情况,勾栏外部、内部(如戏报、舞台、观众席等) 的情况,角色分工、戏班中人员职务的情况以及衰落的家庭戏班失去立足的勾栏而在广场演出的情况等。
周世宗实录残本
北宋王溥等撰。四十卷。记周世宗一朝历史。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诏修是书,参预纂修的有扈蒙、张澹、王格、董淳等,宰相王溥监修。扈蒙、张澹均参与修撰《旧五代史》。所书实录共有40卷,记载五代时周世宗一朝的事迹。周世宗 (954—959在位),名荣,原为圣穆皇后的兄长柴守礼之子,后为周太祖收为养子。显德元年 (954) 登皇帝位。以后“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又“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在宫廷内外很一番励精图治的作为。他虚心听纳,用人不疑,留心政事,朝夕不倦。史称其“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是书用40卷篇幅详细记录了世宗的经历和这些政绩,为新、旧《五代史》 的修撰提供了依据。是书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晋阳王溥监修、范阳扈蒙撰,40卷。但现已很难见到全帙,《四库全书》也没有著录,只《烟画东堂小品》收有1卷(辑本),自显德二年十一月李榖为淮南道记起,至显德五年十月,命许文缜、边镐、周廷构等并归江南止,使世人得见此实录全貌之一斑。
现观庄严论略义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一的《现观庄严论》也叫《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在藏传佛教中地位极高。一般来讲,格鲁派寺院专学本论要四到五年。《现观庄严论》的作者是弥勒菩萨。当年无著菩萨在鸡足山苦行十二年,被弥勒菩萨以幻化身摄受到兜率天,得到《弥勒五论》的教授。《略义》将《现观庄严论》的意义作了摄略,它本来零散地存在于华智仁波切的著作中,后经搜集、整理,才成了这部《略义》。《现观庄严论》在印度有二十一大讲义,而藏地各教派的注释也最多。如果按各大教派和各大上师的传承解释,内容很多,能从总体上把握《现观庄严论》的内容。
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
《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是诺那呼图克图祖师于民国22年(1933年)11月,嘱南京弟子请王理成(王净圆)居士来京,由祖师口译、王居士笔受所翻译之《莲花生大士经传》,前后计四个月而成。这是在汉地首次翻译的莲华生大士传记。《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是由圆觉宗教传第十一代祖师移喜措嘉佛母(一心抄嘉金刚)所实录之莲师伏藏法要,而由八大伏藏大师之一的邬金林巴(乌简灵巴菩萨),在十四世纪时于莲师所授记的修行圣地“雅龙玻璃岩洞”所取出流通之伏藏教法。由于邬金林巴的《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全文篇幅较长,或许是因初次对汉地介绍莲华生大士,故诺那祖师在口译时,对内容作了选择与摘要。因此,最早的书名是“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撮要”。王理成居士当时笔受时,白话文尚未普遍,因此现在看起来文字显得有些文言。在《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第十五章〈大师垂训示后之概略〉中,记载了莲师对藏王、后妃及臣民、弟子的殊胜开示。诺那祖师的口译采用了摘要、意译的方式,译文亦流露出祖师对于莲师所开示法要之阐释。
释家观化还愚经
释家观化还愚经,一卷。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巴看落目瓦传,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