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手丐
作者:还珠楼主章节列表
升序↑- 一、松荫下卧着一个断臂的乞丐
- 二、电光中瞥见一条黑影飞过
- 三、风雪中的贫儿
- 四、龙亭异丐
- 五、深林遇敌
- 六、五阴手
- 七、繁塔怪客
- 八、巧得千里马
- 九、姜小侠智伏群贼
- 十、铁牢中的小英雄
- 11、铁蜈蚣双环
- 12、凌空飞堕黄衣人
- 13、女侠龙灵玉与铁蜈蚣
- 14、渭南双侠初创红毛雕
- 15、刺 客
- 16、小侠女初学钩连枪
- 17、松林中的黑影
- 18、良友重逢
- 19、幽谷异人
- 20、平空飞下拿云手
- 21、奇侠小癞痢与小哑巴
- 22、铁蜈蚣怒发七禽掌
- 23、众英侠大破郎公庙
- 24、豪杰重返青云
- 25、锁心轮巧破五毒梭
- 26、会三雄 月夜走荒山 开石钵 禅林歼巨寇
- 27、杨枝裂石 侠丐创凶僧
- 28、萧声天际落 人在水中行
- 29、大雪满空山 地冻天冰 良朋何处
- 30、惊喜交集
- 31、风雪空山 忽来良友
- 32、围炉煮酒 共结情鸳
- 33、庆芳辰 欢宴白莲磴 急父仇 初试碧雷针
- 34、小双侠再遇王鹿子
- 35、传剑诀 再见王鹿子
- 36、武功真谛
- 37、古洞飞身 凌空歼巨寇
- 38、孤篷夜话 截浪驶轻舫
- 39、临大敌 独挥双铁桨
- 40、江心大战
- 41、人鱼的神威
- 42、截江开铁锁 浪花如雪火龙飞
- 43、小双侠初会童天保
- 44、黑店疑云
- 45、一个凶险的隐名老人
- 46、月夜渡江 欣逢异士 鲸波剪寇 快述奇情
- 47、珍重短长亭 良友殷勤 分飞劳燕
- 48、涉长途 小侠追异士 投旅店 黑夜矢同俦
- 49、颊有紫葡萄的异人
- 50、入荆门 欣逢奇女子 谒三老 小住寿星坪
- 51、练水性 初学双剪手
- 52、岳阳搂上的遇合
- 53、独手丐大闹洞庭湖
- 54、双侠倒反湖心洲
- 55、丽景幻繁霞 锦仗画船 迎来祸水 深宵飞白刃 华堂红烛 变起萧墙
- 56、桑盆子大斗地趟刀
- 57、巧除双害 小侠立功 变起非常 群贼大乱
- 58、破君山 群凶授首 纠史实 总结全书
猜你喜欢的书
儿女英雄传
长篇小说。全称《儿女英雄传评话》。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清末文康撰。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后。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自署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大学士勒宝次孙。历官理藩院员外郎、安徽徽州知府,后授驻藏大臣,以病未赴任。能诗文,晚年以著述自娱。书叙安骥和侠女十三妹(何玉凤)、张金凤的婚姻故事,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及官吏贪赃枉法等有所揭露,然基本思想倾向是宣扬封建道德。作者把“儿女”和“英雄”强揉在一起,把“忠孝节义”作为“儿女英雄”的标准,使“儿女真情”、“英雄至性”、“忠孝节义”合而为一。书中人物安骥、何玉凤、张金凤等都是“忠孝节义”概念化身,被写成既有“儿女之情”,又有“英雄至性”的“人中龙凤”。由于他们恪守封建道德,忠于封建统治,作出一番“儿女英雄”事业,结果安骥功成名就,位极人臣,金玉姊妹亦各生一子,子贵孙荣。表现出庸俗的封建理想。全书以纯熟北京口语写成,前半部十三妹形象刻画亦较生动,颇具侠义精神,较有艺术成就。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书局石印本、一九三五年文艺出版社铅印本。解放后有广西、西湖、上海等出版社铅印本。
六朝通鉴博议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又字子真,号巽岩。南宋眉州丹棱 (今属四川) 人。绍兴年间进士,最初在川中任地方官多年,关心民瘼。后任内外官,主持修史时间最长,对当代典章制度颇为谙熟。后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卒谥文简。用力近四十年,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另有《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李文简诗集》等。《六朝通鉴博议》 一书详细地记载了三国六朝胜负攻守之迹,并对其作出论断,其目的是假借历史来论述南宋南渡的一些史事,专为南宋立言,陈述治理国家的得失等等,主张修人事以自强,并极力支持孝宗加强兵备,抗击金兵。他向孝宗提出的许多见解,体现了他那以立国根本为先,修人事、强兵备、富国家的爱国思想,这也是李焘写此书的用意。《六朝通鉴博议》 一书有振绮堂影宋抄本,《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日讲四书解义
二十六卷,清康熙编著。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其书以为内圣外王之道备于孔子,孔子的心法又寓于六经。六经的精义又集中于《论语》。《论语》又得曾子、子思、孟子递相推衍,而有《大学》、《中庸》、《孟子》,四书都是千古帝王的枢要,非仅为儒生章句之业。其实,此书所依据的不过是康熙皇帝御用儒学讲官的讲义。
普门显禅师语录
二卷,清灯显说,性胤录,汪贺勋序,有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世,嗣庆忠机。依驹本增入并印。
文殊师利问经
凡二卷。梁·僧伽婆罗译。略称文殊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文殊师利菩萨之发问,而答以种种问题者。全经计分十七品,卷上十四品,卷下三品。内容包括菩萨戒、佛身、无我、涅槃、般若、有余气、来去相、中道、三归、十戒、无垢、无所著无漏、发菩提心、字母及部派分裂等问题。唐代不空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即本经第十四品之别译。
贫穷老公经
一卷,刘宋慧简译。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贫穷,欲来见佛,释梵断绝之。佛使阿难唤之来,说其往因,出家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