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寨
作者:张恨水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两个壮士跳跃而出
- 第二章 办粮台绅士家里会议
- 第三章 如此为地方服务
- 第四章 多事人先吃官司
- 第五章 见官不能申冤,求人还须受屈
- 第六章 燃炮挂红登门谢罪
- 第七章 日暮途穷救命无钱
- 第八章 送银子进去与送客出来
- 第九章 腐儒告奋勇又种祸根
- 第十章 舅老爷的手法
- 第十一章 长毛先声夺人
- 第十二章 村绅开议办乡防
- 第十三章 百忙中灯下看新娘
- 第十四章 颇觉愉快的一个早晨
- 第十五章 岳家见逼仇家更见逼
- 第十六章 慌乱中之镇定者
- 第十七章 杜门谢客闭门待客
- 第十八章 痛快的报复
- 第十九章 俘虏着一个天兵
- 第二十章 大战的前夜
- 第二十一章 未交锋先失利
- 第二十二章 望田园兮肠断
- 第二十三章 夜袭
- 第二十四章 开始捉妖
- 第二十五章 如此收买人心
- 第二十六章 引敌入境骑虎莫下
- 第二十七章 示威之一幕
- 第二十八章 父子分别利用
- 第二十九章 集众围山
- 第三十章 抵抗
- 第三十一章 敌与友
- 第三十二章 合围以后
- 第三十三章 先生之死志决矣
- 第三十四章 夜营中翁婿见面
- 第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
- 第三十六章 寇深矣
- 第三十七章 鞠躬尽瘁
- 第三十八章 石达开来了
- 第三十九章 太平军安民
- 第四十章 和平了结好自为之
- 字词名物考释
猜你喜欢的书
长生诠经
长生诠经,明初道士洪自诚编撰。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书为道教养生资料选辑。作者选取《清静经》、《阴符经》、《胎息经》等二十九种道书,以及汉天师、吕纯阳、白玉蟾等四十余位道师有关修养长生之诗歌语录,辑为一编。所录诗文涉及胎息、导引、修心养性及内丹功法。大抵以澄心静意,去欲养神为主,以导引行气之术为辅。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撰人不详,出於明初。假托太上老君及广救真人说天妃(妈祖)降世救苦护民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妈祖神始自宋,称夫人、妃,元代始称天妃。该经盖出自元 明。太上老君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玉女发十五誓愿,被封为天 妃。老君劝人称其名号,斋醮诵经,服符诵咒,以保佑航海平安 及除一切苦难。
越绝书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4)可资参考。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及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女诫直解
万历六年,神宗大婚,慈圣李太后命张居正为东汉班昭《女诫》一书做直白注解,以供新册封的王皇后阅读。张居正以内阁首辅身份作此注解,以及为某一皇后阅读而作专书,皆称引人注目。李太后命张居正撰写此书,与张居正多年承担辅导万历皇帝的职责有直接关联,亦显示出女训书籍在后宫女子教育,尤其是皇后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此举在神宗大婚,太后从乾清宫搬回慈宁宫后发生,体现了李太后高度倚重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的姿态,具有明显的政治信托象征意义。该书收录于明万历刻本《张太岳文集》卷11,以及清光绪年间重刻《张文忠公全集》中。万历刻本收录该书时并未与之命名,只在卷11中首先说明“上大婚礼成,蒙圣母慈圣皇太后命臣居正直解汉班昭《女诫》,以教宫闱”,然后收录进呈以后万历皇帝所做序言及直解内容。光绪重刻本收录该书时指出,“《女诫直解》,本自为书,不必搀入文集也”,故附于全集最后一册,并单独命名为《女诫直解》,本文所用即为此本。
戒子通录
南宋刘清之撰。8卷。其书为训子而作,材料则摘自经史群籍。卷一至卷四,记唐以前有关庭训者;卷五至卷七,记宋人有关庭训者;卷八则为历代母训阃教。刘氏子孙世代珍藏先人手泽,元虞集甚重此书,始劝其付梓。后虽经重刻,今亦不见传本。今传世者唯《四库全书》本
禅林象器笺
二十卷,目录一卷。日本僧人无著道忠编,作者搜集从百丈怀海《古清规》以来各种清规中有关禅林规矩、行事、机构、器物等名目的起源、沿革以及现行意义,一一加以阐明注释,分29类:区界、殿堂、座位、节时、灵像、称呼、职位、身肢、丛轨、礼则、垂说、参请、执务、杂行、罪责、报祷、讽唱、祭供、丧荐、言语、经录、文疏、簿券、图牌、饮啖、服章、呗器、器物、钱财,共计1724条。本书征引资料丰富,共援引各种僧史、禅灯录、清规、语录等内典484种,经史子集等外典286种。被誉为丛林制度的百科全书。于日本宽保三年(1741)刊行。有1996年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