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梦之五:和谈前后
作者:严庆澍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五集《和谈前后》聚焦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的博弈(1945-1946年),揭露表面和平下的暗流涌动:美国调停的局限性、双方政治角力、东北争夺及军事摩擦,为全面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章节列表
升序↑- 第 一 回 史迪威赞扬共产党 罗斯福通牒蒋介石
- 第 二 回 记者团参观延安 华莱士访问重庆
- 第 三 回 政府联合 美蒋拒中共建议 交出军队 延安越重庆陷阱
- 第 四 回 宋美龄一怒飞南美 汪精卫恶病死东京
- 第 五 回 迎降将 日蒋互有默契 盼合作 美侨十报通电
- 第 六 回 坚持侵华 赫尔利不遑东条 妄图称王 蒋介石远胜秦桧
- 第 七 回 理直气壮 叶剑英激昂陈辞 胆战心惊 蒋介石嗫嚅其言
- 第 八 回 此长彼消 两党分担起变化 口蜜腹剑 独夫行径非通道
- 第 九 回 旧金山联合国开大会 波茨坦三巨头发宣言
- 第 十 回 国际野心家图吞台湾 国内独裁者想毁延安
- 第十一回 晴天霹雳 苏军履约出兵 山穷水尽 日阀宣布投降
- 第十二回 丰功伟绩 胜利者居然有罪 剑拔弩张 阴谋家竟图摊牌
- 第十三回 目中无人 排斥延安反应坏 心头有鬼 图歼善良报应劣
- 第十四回 说到就到 毛泽东抵山城 讨价还价 蒋介石袭边区
- 第十五回 闯虎穴 毛泽东谈笑慑群丑 表赤诚 周恩来忘我护领袖
- 第十六回 盟兄受欢迎 气煞契弟 祖师收徒儿 急坏灰孙
- 第十七回 延安再让步 重庆步步进逼 边陲有险着 黑手着着进攻
- 第十八回 受打击 龙云下台喊冤枉 遭痛斥 戴笠上路叫不妙
- 第十九回 恶戴笠 蒋经国插手特工 尊日阀 汤恩伯遗笑春申
- 第二十回 接收变成劫收 有目共暗 敌伪竟是亲人 无话可说
- 第廿一回 有条有理 汉奸喜获生机 无法无天 百姓欲哭无泪
- 第廿二回 抢这个夺那个 狗咬狗骨 说好话干坏事 人见人憎
- 第廿三回 边谈边打 双管齐下 调处调停 进退两难
- 第廿四回 欲取而故予 岂道人人皆盲者 劝架成帮凶 原来个个是孬种
- 第廿五回 挥兵直上 谈建国却重建军 声泪俱下 看调处竟无调人
- 第廿六回 戟指而斥 周公无畏惊天地 瞠目而听 记者有感传中外
- 第廿七回 东北流血 李兆麟惨遭暗杀 故都震惊 钱俊瑞等人入狱
- 第廿八回 赤胆忠心 红旗所向歼顽敌 乌天黑地 白昼梦吃笑先生
- 第廿九回 老蒋诬蔑 共产党游而不击 敌伪自供 游击战登峰造极
- 第三十回 敌伪惊佩战士 老蒋不欲睹 军民热爱延安 独夫不欲闻
- 第卅一回 灭共变共灭 敌伪凄惶无计 弱者抑强者 美蒋感受有异
- 第卅二回 求苏军缓撤 异想天开 扣调处命令 掩耳盗铃
- 第卅三回 尾大不掉 戴笠竟成问题 借刀杀人 老蒋想舒口气
- 第卅四回 特务头子横死 蒋介石哭笑不得 花花公子暗出 毛人凤趑趄不前
- 第卅五回 祭戴笠 蒋介石另创一统 审汉奸 陈公博自称有功
- 第卅六回 审汉奸 蒋介石如同身受 明是非 张学良拒绝出山
- 第卅七回 因何升官 刘某自上尉而中校 如此发财 纳粹由本土而国外
- 第卅八回 卷土重来 马歇尔重庆调兵 愤慨而去 潘朔端海城易帜
- 第卅九回 英勇作战 李公朴黑夜遇刺 慷慨还击 闻一多白日栖牲
- 第四十回 调而不停 中国内战大爆发 攻而不利 马蒋争执更难下
严庆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西轩客谈
蜂蝎之毒,能螫人。然其一螫,则其毒甚锐,再则渐减,人得而加害矣。故人之智勇,贵乎慎,所发使人有所不能测,可也;苟发之不当,宁无不顾其后悔乎?
春三月,虽有时寒冱,终是生育之气居多;秋三月,虽有时融和,终是肃杀之气居多。亦犹洽世,虽不能无一二份害民之事,而自是养民之意居多,民忘其害矣;乱世,不能无一二分恤民之意,而自是害民之事居多,民忘其惠矣。
少室山房笔丛
《正笔》三十二卷,《续笔》十六卷,明胡应麟撰。收书十二种。正集十种:《经籍会通》四卷,述古籍的撰著及存亡散佚情况;《古书占毕》六卷,论史书,评史事;《九流绪论》三卷,论诸子百家源流与得失;《四部正伪》四卷,考辨古代伪书;《三坟补逸》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书,以补《三坟》之阙;《二酉缀遗》三卷,皆录小说家之言;《华阳博议》二卷,杂述古人博闻强记之事;《庄岳委谈》二卷,论述杂事,纠正俗说;《玉壶遐览》四卷,论道经与方士之言;《双树幻钞》三卷,论佛经与释氏之说。续集二种:《丹铅新录》八卷、《艺林学山》八卷,专为驳杨慎《丹铅馀录》、《艺林伐山》等书之说而作。内容以考据为主,征引文献极为丰富,议论非常精到,为研究古典文献和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四部正伪》将伪书区分为若干种,各加考辨,相当详尽,后人常引其说。论述古典小说、传奇、戏剧部分尤其有价值,为后人所重视。该书是一部考据杰作,在考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版本主要有明万历刻本、清广雅书局刻本、《四库全书》本及1958年中华书局校点本等。
阿黑小史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新时代书局1933年3月1日初版,列入“新时代文艺丛书”。内收《<阿黑小史>序》1篇。它由《油坊》、《秋》、《雨》、《病》、《婚前》等5章组成,但各章都可以独立成篇。第二章《秋》曾收入1934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如蕤集》。这是一部具有浓厚的牧歌风味的抒情诗小说。作品以“人人各安其生业,无匪患无兵灾”的原始状态的封闭山村为背景,描写打油人的独生女儿阿黑和油坊老板的儿子五明的恋爱悲剧。聪明的阿黑和稚气的五明水乳般交融在一起,“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阿黑不幸病逝后,五明痛不欲生,爱情之火竟把他变成癫子。这部小说是作者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结合起来的一个尝试,正如作者在《〈阿黑小史〉序》中所言:“我却正想在这单纯中将我的处理人事方法,索性转到我自己的一条路上去。”
缁衣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2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四。《缁衣》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缁衣》分为二十三章,卷一共七章:不烦第一,咸服第二,殊心第三,民表第四,好仁第五,王言第六,禁行第七;卷二共六章:德壹第八,壹德第九,示厚第十,不劳第十一,成教第十二,忠敬第十三;卷三共五章:亲贤第十四,慎溺第十五,体会第十六,壹类第十七,好正第十八;卷四共五章:坚着第十九,德惠第二十,声成第二十一,成信第二十二,恒德第二十三。每章各证以史事二百余条,以明好恶、刑赏之道。其训释之意在于讽谏,故所采于君心好恶,纲领之原,以至三代而下治乱盛衰之故无不包举。有康熙中刊本、《石斋全书》本。
方言校笺
考订《方言》的著作。周祖谟撰。书前有作者1950年自序。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合吴晓铃《方言校笺通检》为《方言校笺及通检》出版。是书以宋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酌清载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人整理过的本子,并旁征字书、韵书、类书及其他典籍所引《方言》及郭璞注文,详论各家是非,细加比勘。所用主要参考书宋代以前者即达三十多种。其中原本《玉篇》残卷、《玉烛宝典》、慧琳《一切经音义》、《倭名类聚抄》、王仁煦《切韵》《唐韵》残卷等均为清人所未见。是书集前人之大成,又多所创获,对讹字、脱字、衍文及错乱之处的订正,甚为精当。罗常培序称之为“后出转精的定本”。书中所附《方言地名简要图》,对了解汉代方言分区,亦甚有裨益。罗常培序及作者自序论述了《方言》的作者、性质、价值等问题,并有对于研究《方言》的著述的评价,亦甚有参考价值。《方言校笺》有1994年中华书局印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显空门。空门显。四门皆显。菩萨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经。一则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继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岂非实相大乘之正印乎。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