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鸭帝国

作者:张天翼
金鸭帝国

长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42年,作者因病未能终篇。这部童话通过一个虚构的“金鸭帝国”的兴衰,象征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发展史。很久以前,金鸭上帝创造出了金鸭帝国,将受宠者封王授爵,将失宠者沦为奴隶,从此,便出现了贫富之差。金鸭帝国的吃吃市有个人,自幼家贫,但他依靠种种卑劣的手段获得不义之财办起了大粪公司,成为一个暴发户,号称“大粪王”。他为了称霸市场,不惜卖身求荣,巴结官僚贵族,千方百计挤垮其它厂家。后来又与实力雄厚的香喷喷公司竞争不成,便合并为肥皂公司,共同垄断吃吃市的经济命脉,并将势力逐渐扩展延伸。随着大粪王等资本家的崛起,金鸭帝国的旧贵族们失去了昔日显赫的地位,手工业者也逐渐破产,农民则面临灾荒,挣扎在死亡线上。帝国的一切都商品化了,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金钱关系。最后,在大粪王的操纵下,金鸭帝国的上层人士准备对其弱小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这部作品构思宏大,描写细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之风所污染的丑恶世态,塑造了以大粪王、香喷喷等一些暴发户、资本家,剥削者的典型形象。作者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的思想见解与滑稽生动的故事、人物相结合,表现了一位艺术家的出色才华。作品的成功,为四十年

猜你喜欢的书

波谢洪尼耶遗风

《波谢洪尼耶遗风》是作者最后一部作品。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前地主生活的广阔画面。迫于80年代的反动局势,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节描述和人物刻画不再采取夸张、怪诞、尖刻讽刺的形式,而是运用一般现实主义的手法,但思想上仍然忠于革命民主主义。

青箱杂记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吴处厚著。 《宋史·艺文志》题黄朝英撰,非。常见有《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共十卷,每卷分若干则,大抵篇幅相当,而条数则多寡不等。各卷没有一定的主题,记叙的多是当时的名人轶事和世俗民间的杂说之类,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诗人本事、吟咏趣闻、相术、童谣、诗谶、名物典章源流、民风时俗、官制、地理以及哲理议论等等,而以诗词本事及评论为最多,对后世“诗话”一类著作有一定影响。作者虽多以亲自见闻者出现,所记仍难免有失实以至荒谬之处。 《郡斋读书志》说它“所记多失实:成都置交子务,起于寇准,处厚乃以为张咏。他多类此。”其中,释梦、释卜以及对谣谶的某些解释,颇多荒谬与牵强附会之处。但全书所记不少史实,如宋时避讳的情况(卷二),宋祁、王禹偁、张齐贤、李昉、顾况等人的轶事,以及乌帻用料的变化,鸱吻、驿券、大名府、文思院的来历等等,仍足资参考。卷四谈的“三十六心相”,卷五分文为两等,卷七论诗人的诗句与个性、气质的关系,卷八论文与人的关系等等,有自己的见解,不乏精辟之论。全书重在记实叙事,短于人物刻画,语言因所记内容不尽一致,大多较朴实。少数条目所记人物口语以及打油诗,亦平易可观。如陈执中作相,人以“不学无术”竭力攻之,但皇帝以“不欺主”,仍予以重用。他拒绝女婿求官的话: “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言虽短而意实深,富有个性。

谷山笔麈

明于慎行撰。十八卷。书成于万历末年。于慎行,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东阁大学士,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本书主要记述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为考溯源流,亦时或兼及明前期诸朝之事。其中关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内阁的排挤倾轧、官场的腐败、士大夫的寡廉鲜耻及社会经济文化诸状况的记载,多出于作者亲历或耳闻目睹,颇具参考价值。而对科举考试及学校等,亦多有记述。如卷八《选举》,既记述了汉世用人之法,魏晋选部职掌以及科举之法行,再述唐宋元各朝行施科举变化状况,最后详述明代科举、任官等。有家藏抄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刻本、天启五年(1625)刻本,今有中华书局校勘本。

金胎两界师资相承

通称《海云血脉》,与《造玄血脉》相对。密宗谱系图表。唐海云集。一卷。共两图:一金刚界谱系,作于唐大和八年(834)八月二十日,末署“净住寺梵字传教沙门海云集”,与所撰《略叙金刚界大教王师资相承付法次第记》同时;一胎藏界谱系,于同年十月八日作于五台山大华严寺,末署“净住寺传教比丘海云集”,与所撰《略叙传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教相承付法次第记》同时。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金刚般若义记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通三分法,而采用十二分法:序分、护念护嘱分、住分、如实修行分、如来非有为相分、信者分、校量分、显性分、利益分、断疑分、不住道分、流通分。据吉藏《金刚般若疏》,此十二分法“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历年序,而禀学之徒莫不承信”。由此可知,本书当属北方系统。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译,与《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