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
作者:赵树理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威县冀南新华书店1949年5月初版。沈阳东北书店1949年9月再版,列入“大众文艺小丛书”。作品主要描写解放区婆媳间的矛盾。李成娘一家3口,儿子在区上工作,平时家里只有婆媳2人。勤俭的李成娘恪守“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的信念,认为做媳妇的只能拈针、纺线、忙家务。她守着她的“三件宝”——纺车、针线筐、黑箱子活了一辈子,而且还很执拗地要“把这份事业一字一板传下去”。可是儿媳金桂却认为“那里边没大出息,接受下来也过不成日子”,她宁可花钱买衣服、鞋子,也要腾出时间去“参加主要劳动”。泼辣能干的金桂,不仅参加了村上的工作,当上了妇联主席,还承担了田里的全部农活,农闲还赶集卖煤,成了劳动英雄。最后,李成娘终于在媳妇面前认了输。作品反映了两个时代新旧妇女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和命运。
猜你喜欢的书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诗文,后1卷附录。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规外任》等篇并存集中,为史所称述。制诰亦渊懿温纯,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此本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曾思孔刻本,胡思敬作校记,列入《豫章丛书》,亦分4卷,卷1、2为奏议23篇,卷3为诏、制、表、启32篇,卷4为碑、记、序、墓志铭、祭文、论10篇,诗16首。另有《曲阜集补》,清陆心源辑,收入《群书校补》之中。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余首。每方列述主治、药物、剂量及用法,间述方剂“本事”,即有关该方的治验和辑录原委。现存日本享保二十年(1735年)向井八三郎刊中正堂训点之与《普济本事方》合刊本,内题《普济本事方及类证普济本事方》;日本元文三年(1738年)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斯人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6年南京《人报》社初版。内收《自序》1篇。全书共24回。初连载于1929年2月15日至1930年11月19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后因被沦陷区书商盗印,为挽回影响,于1944年由上海百新书店重版。作者有感于当年北京政府统治下政治黑暗,社会生活糜烂,创作了这部小说。当时有些知识分子“只是捧戏子逛窑子酒食征逐。上焉者,也不过逛公园喝茶,弄弄风月文艺,而娼家和大鼓娘之类,却成了社会趣味的中心。”“这里所写的朋友,朋友之朋友不用说,继续糜烂下去的,自然到了今日,成了沦陷区的人渣,但也有不少经过一番磨炼,幡然觉悟的。”(《自序》)作者还在《写作生涯回忆》一文中说:“《斯人记》云者,是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下笔的。这书里以两个不能追随时代的男女为主角。他们都是爱好文艺者,却因思想上不能彻底,陷于苦闷的环境中。书也就以苦闷来结束。在全书中,枝枝叶叶,仍然涉及北京的社会。”这男女主角就是梁寒山和张梅仙。小说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文字之交为主要线索。本书发端写两人相约游格言亭和陶然亭,互相抒发对人生感慨之情。但其间穿插大量其它情节,主要有芳芝仙和吕芝仙从学戏到登台,遭遇不同的命运。芳芝仙到城南游艺园登台唱红时,巧遇当时伶界大王华小兰,结为夫妇。由此引出坤伶金飞霞、上海来客申志一、金海粟、陆幼华和名妓王月仙的故事。有研究者认为书中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作者写这类社会章回小说,笔法稔熟,得心应手。
韩忠献公遗事
一卷。宋强至撰。强至字几圣,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尚书祠部郎中。本书记宋韩琦事迹。韩琦 (1005—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 (今属河南)人。曾多次出任边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封魏国公,谥忠献。强至曾任韩琦幕僚。故本书叙韩琦遗事颇详。世所传韩琦《重阳》诗:“不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句,即本于此书。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缙芳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百川学海》(壬集)本; 《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本;《武林往哲遗著后编》又有《韩忠献公遗事》一卷,《补遗》一卷本。
群经总义讲义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廖平先后任教于成都补习学堂、成都选科师范、成都高等学堂、成都府中学堂、成都客籍学堂、成都县中学堂。《群经总义讲义》是其经学讲义。据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群经总义讲义》共二册,其中第一册十六课:《雅言翻古》、《论作述》、《先野后文》、《世界进化退化分经表》、《大小六艺》、《教育史》、《开士智》、《忠敬文三代循环爲三等政体》、《礼失求野》、《神权驳》、《宗法非世族政治》、《中外古今人表》、《谶纬》、《阙疑》、《中国一人》、《墨学道学均出孔子辨》。第二册共六评:《尊孔》、《世界先野后文》(附《世界进化退化简明表》)、《教化由小而大》(附《孔子前后皇帝王伯不同表》)、《论知行之分》、《立德立功与立言之分》、《俟后新经》(附《专经统各科学表》)。后附《左氏春秋十二要》、《左氏春秋十论》、《左丘明考》。各课的写作有先后,又其目有与三十一年所拟《群经大义补题》相同者,当係本就《补题》撰録而别有增补。由于廖平在这几年读到不少西学译籍,故其书多以中学与西学互证,而对西人政治、学术、风俗多持批评态度。可惜其书今仅觅得第一册(蒙文通先生收藏,蒙默教授提供),已非完璧。不过下册及附録各题,多已刊于《国学荟编》等杂志,皆已收入本《全集》,基本上可见其全貌。今据光绪三十三年刻本整理。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