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红亭
作者:尹湛纳希
近代长篇小说。尹湛纳希(蒙古族)著。约成书于19世纪末叶。作品系《一层楼》的续篇。《一层楼》以璞玉结婚不到两年,妻子病故,而炉梅、琴默、圣如流落他乡的悲剧结束。本书以璞玉梦中寻访炉梅、琴默、圣如3位小姐开篇。这时,炉梅汗字他人,未婚夫为年近半百的商人;琴默的未婚夫是个丑陋不堪、驼背口吃的傻子;圣如则未婚先寡,孤苦伶仃。炉梅、琴默不满家庭包办的婚姻,炉梅于成婚前女扮男装出逃,琴默则投江被救。最后几经磨难,2人与璞玉在杭州重逢。这时圣如也由金夫人作主与璞玉订婚。小说以璞玉同时娶3位小姐为妻的喜剧结束。作者在《泣红亭》结尾处有诗云:“茫茫三年事,午梦荒唐语。若考其中实,兔生犄角龟生羽。”它恰似谜底,道出了作家的本意:4位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不过是红楼一梦,并非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尹湛纳希通过这部爱情的传奇故事,对封建势力予以入木三分的嘲讽和有力的鞭挞。然而作家受其世界观的制约,其作品仍不乏封建主义的糟粕。作品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也落入了俗套。但小说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穿插着的优美词赋歌谣,又构成了作品独具的艺术风格。《泣红亭》除出版有蒙古文版,尚有曹都、陈定宇翻译的汉文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尊圣旨贲侯进京城 理家务金公归故里
- 第二回 秉丹心疆臣奏忠言 结金兰义友诉知音
- 第三回 百折不挠妙鸾心 一春再新芳草色
- 第四回 雀传言璞公子情谊长 花笑人卢小姐见识短
- 第五回 八角亭赋诗悲往事 金山寺投江识所归
- 第六回 望长江顾夫人哭闺女 吊陷肪璞公子得石匣
- 第七回 怀古述今平山堂 仗义施恩孟尝店
- 第八回 康员外客店收义子 程夫人船舱抱螟蛉
- 第九回 假姻缘喜极变忧 真姐娣乍合又离
- 第十回 山遥水隔无阻义友 真情既清诬陷难当
- 第十一回 凌云诗骄遇蠢客 宪章酒傲激狂生
- 第十二回 柳丝莺歌织春色 黄花红叶叠秋光
- 第十三回 妙鸾遁身入白云 绿野喷香化黄丘
- 第十四回 听雨声明提旧事 看梅花消透新香
- 第十五回 佛堂奇逢啼笑姻缘 花园巧遇惊惧相会
- 第十六回 期功名为国忘家 摒富贵保身养性
- 第十七回 友伴有缘能相会 兄弟偶遇不相识
- 第十八回 红心友志题红叶句 多余人论证多余时
- 第十九回 完夙缘喜娶三美眷 赛才学巧吟六竽诗
- 第二十回 簪金归里团聚会芳园 顽玉惊梦终结泣红亭
猜你喜欢的书
迎着三色旗
《迎着三色旗》(Face au drapeau)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小说。作品共18章。托马斯·罗什是一位名扬四海的法国化学家。他发明的一种名叫“罗什闪电”的攻击导弹,因为要价太高而在欧洲四处受阻,大家都认为他已疯了。他被送到美国的一个疗养院,后又在一天晚上突然失踪。原来是海盗为了得到“罗什闪电”,将化学家劫持,并用重金收买发明家,意在统治大海。当各国军舰来围剿海盗时,他们发出“罗什闪电”将军舰炸得粉碎。最后,一艘法国军舰升起“三色旗”时,托马斯·罗什的灵魂突然受到震撼,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炸毁了海盗岛。
笔势论
中国古代书学论文。又名《笔势论十二章》。晋王羲之撰。十二章。亦有人怀疑此文非王羲之所作。收入唐代韦续的《墨薮》。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未标作者,且说“不知何代所辑”。孙过庭《书谱》曰:“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本文开篇即言明此文是给其子子敬学书而作:“略修《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总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谬,撮其要实,录其便宜。”提出“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创临章第一》),与《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此处指临摹而言,与王羲之重“意”的思想并不矛盾。亦提出“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启心章第二》)的命题,注重“启心”。另对书法之形体结构、点画笔法、笔画布局、运笔神采、学书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历代书法论文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北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书就《度人经》六十一卷本中出现的古字、难字加注读音,但不解释字义。便于读者诵读经文。
警世通言
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宋元作品约占半数。经编者编辑加工,风格统一。书中优秀作品大多描写市民生活,反映他们所受封建势力的迫害及反抗斗争精神,如《崔待诏生死冤家》叙璩秀秀与崔宁的爱情悲剧及反抗斗争,揭露咸安郡王的残暴行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表现封建社会妇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露社会黑暗,表现妓女的悲惨遭遇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皆有深刻社会意义。某些宣扬义气之作,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桂员外途穷忏悔》,则较多反映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李谪仙醉草嚇蛮书》、《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等篇,反映文人逸事亦值一读。但集中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宣扬封建伦常和封建迷信观念,杂有落后思想内容。有明刊金陵兼善堂本, 日本蓬左文库、日本仓石武四郎藏。明刊衍庆堂二刻增补本,大连图书馆藏。三桂堂王振华刊本(覆明本),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藏。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为较好通行本。
明臣谥考
明鲍应鼇撰。应鼇字山父,歙县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是书载明代文武诸臣赠谥,与钦定《明史》各传俱相符合。首载各谥释义,为当时礼官体例。而所列诸谥,如某人谥某字,皆分注当日定谥取义之文於下,使观者具知其所以然。较他家所记,独有根据。其前代诸臣,如谢枋得之谥“忠节”,纪信、文天祥之谥“忠烈”,邓文进之谥“忠襄”,苏缄之谥“忠壮”,史或不载,世所罕知,亦颇赖此书以存。卷末附万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拟谥者二十九人,又三十八年至四十年拟谥者四人,皆二谥并列。盖神宗荒怠,奏章率不批答,莫知进止,故两存也。最后列《考误》一篇,凡五十七人,皆据官册以正野史、文集之讹。其中多有无谥而昌称谥某者,亦有字相同异,美恶顿殊者。或诡词假借,或传写舛谬,外人无从而知。非应鼇身为礼官,亲检故籍,不能一一釐正也。其於一代易名之典,可云精核矣。
佛母般泥洹经
全一卷。刘宋慧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述佛母大爱道比丘尼入灭送终等有关之事迹。西晋白法祖译之大爱道般泥洹经为本经异译,较本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