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适意最难得

作者:梁实秋
人生适意最难得

散文集,梁实秋著。人生适意最难得。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生适意最难得》一书中,有人生的诸般状态:“寂寞是一种清福”“考试为苦事”“年龄是一个禁忌”;有人生必要遇到的事:如教育孩子怎么用钱,把吃醋的劲儿用在伟大的事业上;有关于人生的故事: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人生之路都要自己走完;有读书这种生活方式:“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人生到了一种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猜你喜欢的书

雪莱抒情诗选

雪莱抒情诗选

《雪莱抒情诗选》收录了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共73首,按照年代划分,从“早期诗作”至1822年,即诗人去世的那一年止。雪莱的抒情诗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受到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热情地支持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不少抒情诗里都体现出他的政治见解和革命热情,给人带来力量与支持。此外,本书还包括译者注释138条,有助于读者对诗作的理解。

阿达拉

阿达拉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著,1801年出版的这部中篇小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标志。作品以主人公自述形式,描写了阿达拉与异教青年夏克达斯的爱情悲剧。印第安青年夏克达斯,随父与其他部落作战,战败被俘后,一个西班牙老人洛拜司收他为义子。后来,他又被敌部落俘去,将施火刑前夜,爱上他的敌酋长女儿阿达拉解救了他。二人逃至深山密林,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他们的爱恋越炽烈,阿达拉越忧伤。一天阿达拉倾吐了她的身世:她不是酋长的亲生女,她的父亲叫洛拜司。夏克达斯知道她是义父的女儿,决心娶她为妻,但阿达拉痛哭不已,因她母亲已将她皈依基督教,深深的爱与不能与异教徒结婚的矛盾折磨着她。这时,一位老教士邀请这对年轻人与他的教民一起过男耕女织的宁静勤勉的生活。但是有一天阿达拉忽然生命垂危,向神父和夏克达斯讲:她出生时虚弱难活,母亲向神灵许愿,若女儿能活,就将女儿的处女贞洁奉献给神灵,再不能有丈夫。母亲临终前,阿达拉又对着圣像发誓,若有违背,母亲将堕入地狱。当长老安慰她并答应写信给主教免去这一誓言时,阿达拉说已经太迟了。为了拯救母亲灵魂,她已经服了毒药。阿达拉成了宗教的牺牲品。夏克达斯最终也皈依了基督教。

遂初堂书目

遂初堂书目

私人藏书书目。南宋尤袤撰。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作者遂初堂藏书为近世之冠,杨万里《诚斋集》有为作者作的《益斋书目》,其名与此书不同,但马瑞临《文献通考》引杨序列《遂初堂书目》条下,知为一书。今本无此序,而有毛并一序,魏了翁、陆友仁二跋。此书分经为九门:经总类、周易类、尚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孝经孟子类、小学类。分史为十八门: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故事类、杂传类、伪史类、国史类、本朝杂史类、本朝故事类、本朝杂传类、实录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姓氏类、史学类、目录类、地理类。分子为十二门:儒学类、杂家类、道家类、释家类、农家类、兵家类、数术家类、小说家类、杂艺类、谱录类、类书类、医书类。分集为五门:别集类、章奏类、总集类、文史类、乐典类。其例略与史志同。惟一书而兼载数本,以资互考,首创版本目录学先河,多为后人仿效。此书无解题,另外还不载诸书卷数及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其为传写者删削。其子部别立“谱录”一门,以收香谱、石谱、蟹录等无类可附者,是从宋代新出现的书籍实际出发,“为例最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然此书分类也有不妥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宋人目录存于今者,《崇文总目》已无完书,惟此与晁公武志为最古,固考证家之所必稽矣。”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明清之际王夫之撰。成书于清康熙八年(1669)。上下两卷。系续南宋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而作。论成公二年“辟司徒之妻”至哀公十一年“冉有访田赋于仲尼”共50则事,持论平允,论史有识,但亦有立论欠周,考之不审者。就《左传》所记历史事件来发挥作者的政治、哲学观点。提出“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的思想。认为“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人有可竭之成能”。指出人如果“任天而无能为”,不发挥“竭天”的能动性,则“无以为人”(卷下)。收入《船山遗书》,有金陵本和太平洋本。

小法灭尽经

小法灭尽经

亦称《法灭尽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一卷。本经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婬逸浊乱,男女不分。真正勤修佛法者反遭诋毁。其时女人尚精进作功德;男人懈慢,不用法语。大水忽起,众生皆溺。十二部经尽不复现,不见文字,佛法如灯而灭。要待数千万年后,方有弥勒下凡成佛。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另据历代经录,曾有题名为《小法灭尽经》之疑伪经传世。故敦煌遗书出土后,日本《大正藏》误将本号作疑伪经收入第八十五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唐 窥基注解.明 普泰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