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史通俗演义
作者:陆应旸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幼君初政望太平 奸珰密谋通奉圣
- 第二回 诸臣聚讼因边事 两奸招党乱干纲
- 第三回 权奸收拾朝士心 岛帅罗织忠言罪
- 第四回 白莲贼平归己功 中书官败累众正
- 第五回 众儿着攻击之效 一手握枚卜之权
- 第六回 涿鹿道上红尘滚 爪牙班中青简繁
- 第七回 杨都宪具疏几危 叶阁老受辱求去
- 第八回 奸计成一网打尽 正人败八面受敌
- 第九回 涕泣联姻敦友道 纵横肆毒乱朝纲
- 第十回 毙校尉姑苏仗义 走缇帅江上解厄
- 第十一回 众正囹圄再遭毒 异灾京邸忽飞殃
- 第十二回 杀义死人心公愤 滥祠荫祖制纷更
- 第十三回 图居摄奸谋叵测 构心腹密计无成
- 第十四回 新天子除奸独断 大篡逆失势双褫
- 第十五回 应风云众正齐纠 震雷霆巨奸南窜
- 第十六回 奸臣得姬殒身 恶珰有义奄殉死
- 第十七回 逆种寄赃慌落陷 客巴割爱泣投缳
- 第十八回 科部疏雪正臣冤 羁戍路逢天子赦
- 第十九回 伸刘冤奸弁伏法 锄遗孽各逆典刑
- 第二十回 文武才推抚甘肃 彪虎党定罪爰书
- 第二十一回 凶星出世多强力 恶曜监门得艳姿
- 第二十二回 李自成杀妻逃难 艾同知缉恶遭殃
- 第二十三回 新天子金瓯枚卜 众君子盛世弹冠
- 第二十四回 慰忠魂褒封特旨 毁要典采纳良言
- 第二十五回 范铨部超抚中州 申巡抚进秩枢部
- 第二十六回 李自成报效新总 梅巡抚镇定乱兵
- 第二十七回 范抚军不战成功 高闯王因山结寨
- 第二十八回 叛贼聚众毒秦晋 流氛分队犯梁楚
- 第二十九回 李公子投闯逃祸 杨督师失机殒身
- 第三十回 众阉开门迎闯贼 群忠靖节报君恩
- 第三十一回 智士潜形获免死 边帅愤志逐幺么
- 第三十二回 南京公议立新君 淮海濿血陈时事
- 第三十三回 褒忠臣权相市公 定爰书法司被逐
- 第三十四回 史可法屡疏筹国 阮大铖明谋翻案
- 第三十五回 先太子真赝难分 权尚书锋芒太露
- 第三十六回 祭先帝逆党假哭 选淑女宦官横行
- 第三十七回 各镇将纷纭互角 众武弁疲癃可怜
- 第三十八回 假皇后禁死狱中 真将军兴师江上
- 第三十九回 左将军檄文讨逆 史阁部血泪誓师
- 第四十回 罗公山李闯卒灭 杭州路马相潜奔
陆应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草叶集
二百零二个主题,谈人生,理想,品德,爱情,友谊,伤痛等,这些组成了人类生命的常数,编织成了各人复杂的命运。这是一本真诚的生活之书,亦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智慧秘笈,它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疗愈,如何放下,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战胜恐惧……以沉郁如挽歌的风格著称的作家马洛伊,同时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坚忍克己的思想者,友善慈悲的人生导师:他关怀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意义,叩问真理,感怀世态,唏嘘际遇;然而,心怀温暖。《草叶集》是马洛伊流传最广的散文集,谈人生,谈品德,谈理想,谈哲学,谈情感,为那些处于痛苦之中和被上帝抛弃的人指点迷津。马洛伊在1943 年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我读了《草叶集》,频频点头,就像一位读者对它表示肯定。这本书比我要更智睿、更勇敢、更有同情心得多。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是的,是的,必须要活着,体验,为生命与死亡做准备。”《草叶集》里讲的生活道理适合所有人读;准确地说,尤其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虽是它半个世纪前写的,却是超时空的;它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
游城南记
北宋地理著作。北宋张礼撰并注,金元间无名氏续注。共一卷。最早刊于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八。张礼,字茂中,浙江人。宋元祐元年(1086)与友人游长安城南,因作此记,并自作注。“凡门坊、寺观、园囿、庄墟及前贤遗迹见于载籍者叙录甚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于系作者亲历考察,并详加考释,故对研究唐代长安城南地理及寺观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研究丝路的重要资料。有明万历《宝颜堂秘籍》本、清道光《学海类编》本及《丛书集成》本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原题「东海青元真人注」,此人盖系南宋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清河老人序,称赞青元真人注《度人经》,「条分八事,详释二章。首明理性之因,终显命根之秘」。注文偏重以《道德经》思想解说《度人经》旨义。对原经《洞玄》、《玉历》二章,改换章题,标举八个要点,详加训释以便初学者阅读。又节取《天公经》之文,增补原经《元始灵书》三篇,改作四篇。此外,本书每段注文之后,又有清河老人颂、郭岗凤参校文及赞文。全书之末附《诵度人经灵验》一篇,记述南宋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年间念诵《度人经》应验小故事数则。
前线
现代长篇小说。洪灵菲著。上海晓山书店1928年5月初版,列入“我们社丛书”。小说的主人公霍之远,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党部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为革命而奔忙,另一方面又置在农村的妻儿于不顾,终日徘徊于多角恋爱的纠葛之中。他的信条是:我们也不要牺牲爱情,亦不要牺牲革命。他把“消灭这罪恶满盈的资产阶级”和“肃清半封建制度下的大军阀”,看作是中国革命的两大目标,而要求人生观的绝对革命化,生活的绝对团体化,意识的绝对政治化,行动的绝对斗争化。最后,当敌人的血腥屠杀到来的时候,霍之远为了保护党的利益和同志的安全,销毁文件,挺身而出,英勇牺牲。全书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矛盾。它与《流亡》、《转变》组成《流亡》三部曲,是洪灵菲的代表作。1934年2月曾被国民党当局以“鼓吹阶级斗争”为由查禁。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杨向奎著,1989年出版,15.3万字。书中首先论述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并兼论“炎黄”、“华夏”两个实体的形成。然后结合宗周之礼乐文明论述一统天下的理想制度。礼乐文明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就形成了一统天下的理想制度。书中探讨了公羊学派之形成与“大一统”思想的关系。《公羊》一方面不能忘记诸侯割据的现实,一方面又在规划“大一统”,充满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分析了汉武帝之大一统与董仲舒的对策。董仲舒的三策以区别于黄老之学的方式为汉武帝建立新的大一统,亦即天人合一之“大一统”。对司马迁与公羊学的关系,作者也作了探讨。司马迁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文一质,终始之变也”的历史发展规则,而“一文一质”的理论出自公羊学派,作者认为司马迁充分肯定了大一统。何休对于公羊学的总结的意义在于保存了公羊学派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历史哲学。书中阐述了宋儒之“春秋”学,清代前期的大一统论与公羊学,以及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大同思想。康有为终以大同思想代大一统学说,大同包含大一统思想在内。而大同世为社会性质之改变,不同于大一统之为政治上的统一。作者总结说,大一统思想,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种要素在内的实体,而文化的要素更占重要地位。
楞伽经集注
亦称《楞伽宝经集注》。佛典注疏。南宋庆元二年(1196)正受撰。四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在《阁笔记》中称,本书经文以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求那跋陀罗译本为底本,并以北魏延昌年间(512—515)菩提流支译本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附于其下,以便于阅读。注释则采集唐遗名尊宿注文,宋沙门宝臣、居士杨彦国之说,《宗镜录》及经论中有关之精华,并加上作者自注,附于经文下。本书撰成后即刊刻流通。明洪武四年(1371)旧板毁于火,又有重刊本问世。此本较旧本有增补删改。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的是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