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争奇记

作者:还珠楼主
云海争奇记

西元一千九百三十八年十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第一集,西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二月出版第十一集。西元一千九百九十八年八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云海争奇记》为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六册。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四十七已引此经。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论述修善要法。认为天地含育苍生,入禀自然元气而成,若修善积德,即能保其元气而长生,若作恶不悟,则失元气而死。又称修道之途分为上中下三阶,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各有经戒十二部,一曰自然玉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像、五曰谱录、六曰戒律、七曰威仪、八曰方法、九曰术数、十曰记传、十一曰赞颂、十二曰表奏。修道者应按阶修行,求善避恶,少私寡欲。若能精心修习三洞十二部经戒,坚持不变,即可上登三清。

书湖州庄氏史狱

书湖州庄氏史狱

查维佐年箫查慎行年措清初的“庄氏史狱”,因庄廷撬其人“私撰”明史而兴,牵连甚广,死难者甚众。其情节大致是,庄廷巍购已故朱国祯所撰明史,召集宾客加工成书。庄死,其父刊行。有吴之荣者,因贪赃罢官,将庄氏史作为把柄欲诈取钱财,并图复职,诈财未遂,即向官府告评,致兴大狱。该史列名“参阅”(亦作“参订”)的二十四人中,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无不牵连在案。

叶氏春秋传

叶氏春秋传

二十卷。叶梦得撰。其平生着述颇多,除《春秋传》外,还着有《春秋考》、《春秋谳》、《春秋指要总例》、《石林春秋》、《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词》、《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石林诗话》。叶梦得认为,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尽废三传以从经,苏辙《春秋集解》力主《左氏》而轻《公羊》、《穀梁》,皆不免有失偏颇。故此书参考三传以求经,不得于事则考于义,不得于义则考于事,相互发明。他评三传得失说:“《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以不知经故也;《公羊》、《穀梁》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以不知传故也。”因而他要斟酌三家,以求史实与大义之契合。如隐五年《经》:“春,公矢鱼于棠”。《公羊》、《穀梁》作“观鱼”。《公羊》以远观为讥,《穀梁》以亲卑者之事为非正,而《左传》则训矢为陈,以陈鱼而观之为非礼。杜预《集解》亦云“书陈鱼以示非礼”。而孔颖达《五义》则调和三传之说,认为陈鱼是“谓使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叶氏认为,“矢”字当从《左传》,且云“矢,射也。古者天子、诸侯将祭,必亲射牲,因而获禽亦以共祭。春,献鱼之节也。公将以盘游,盖托射以祭焉,以公为荒矣。于是公子驱谏曰‘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非其矢也。”’叶氏经文虽从《左传》,但解释则创新说,而其详于考证而少空谈。重视训诂和史实,正是叶氏治学之特点。此书于宋宁宗开禧中与《春秋考》、《春秋谳》一道,由梦得之孙叶筠刻于南剑州,此本今仍存,此外还有康熙《通志堂经解》本。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经书注释。也称《孟子正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四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同治六年(1867)江西书局重校本影印。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全书每卷分上、下两部分。书首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孟子正义》序、题辞解、校刊记序。本书是《十三经注疏》之十三。《十三经注疏》明代有监本和汲古阁本,因辗转翻刻,讹谬不少。但此书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今流传有眽望仙馆本。《孟子注疏题辞解》 见 《聂氏丛书》。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六卷,宋慧晖说,明总下语寄言,了广编,日本东谷妙光序,附塔铭,内题灵竺淨慈自得禅师录。青原下第十四世,嗣天童觉。

栴檀树经

栴檀树经

失译人名附汉录,穷人依栴檀树神得活,后报王伐此树,身死树下。佛微笑放光,说其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