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凤奇缘
作者:李涵秋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卷38回。李涵秋著。初载1916年《新闻报》附刊《快活林》(上海)。1918年新闻报馆出版单行本。卷首有同年2月至4月徐枕亚、程瞻庐、周瘦鹃、中浣东野、陆律西、李寿熙、严独鹤、作者等8篇序文,以及姚民哀、朱大可等多人题诗、题词。每回有作者自评和严独鹤评语。此书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叙述了几个青年的恋爱婚姻和投身革命的故事。苏州举人韩素君,携带女儿韩凤琴旅居武昌,以卖文为生。韩凤琴聪明俊秀,结识了三个女友:一是少妇叶锦云,二是锦云之妹叶锦文,三是艺人金娉娉。韩素君的老师有个儿子,名叫冯子澄,因家贫无以为生,携带儿子冯阿祥前来投奔。韩素君收留了冯阿祥,并将冯子澄举荐给营务处提调芮大烈充当书记。冯阿祥忠厚老实,暗中爱上了韩凤琴;而韩凤琴却非常高傲,没有把冯阿祥放在眼里。冯子澄和芮大烈都是无赖,所以一拍即合,狼狈为奸。芮大烈看上了金娉娉,冯子澄便定了一计,把金娉娉和韩凤琴骗到船上。不料金娉娉武艺高强,结果把游船打了个落花流水,并割了芮大烈一只耳朵。韩凤琴却慌极投水,幸被冯阿祥所救。金娉娉为避祸而远走美国,又在船上遭人暗算,幸亏船长恰好是失散多年的生母,因而获救并母女团圆,后来嫁给了美国人福特。叶锦文则赴日留学,与金娉娉的表兄俞竹筠结婚,2人都成了革
章节列表
升序↑- 原序
- 题诗
- 题词
- 第一回 骂县官风霾惊噩劫 遇巡捕月夜走洋街
- 第二回 曲中缘痴情融水酒 弦外恨国耻入风琴
- 第三回 证三生艳魂消菊扣 留双影痔血画桃花
- 第四回 焰熊熊大逢名士怒 情切切小缀玉郎词
- 第五回 结新欢狂言皆小姐 悲往事血泪洒慈亲
- 第六回 玉软香温春生锦被 势尽交绝寒吝绨袍
- 第七回 沙家巷拚命览新欢 华景街无心逢旧友
- 第八回 筹饷局司事夜吹牛 演武厅美人春试马
- 第九回 望江亭上惨惨骊歌 元夜灯前憧憧鬼影
- 第十回 召红笺花朝开酒宴 推白刃菊部起风波
- 第十一回 逞谈锋枪唇刃舌 陷冤狱剑胆琴心
- 第十二回 论婚姻爱情征父女 述心事雅谑到师生
- 第十三回 鏖战情场惊逢劲敌 簧缘高位礼聘通儒
- 第十四回 负心人功献风流计 多情女大闹月儿湖
- 第十五回 古屋灯昏感恩消宿怨 海轮月冷避祸走重洋
- 第十六回 窃书函暗中怜志士 聆琴歌意外遇慈亲
- 第十七回 强迫同心华生施恶剧 根寻只耳香帅整官方
- 第十八回 反唇相讥幕宾工媚语 抱头而遁食客受严笞
- 第十九回 泣穷途余生羁鄂渚 感时局挈眷走金闾
- 第二十回 唐采常青锋全大节 冯守敬黑夜赶娇娃
- 第二十一回 测玄机痴人说梦 闻急病孝女惊心
- 第二十二回 进狼拒虎狭路值魔星 拔蛟翦鲸难途逢旧雨
- 第二十三回 迷路径误入敌人家 走荒郊重堕奸党手
- 第二十四回 舍死忘生阿祥遭劫 因祸得福梅礼锄奸
- 第二十五回 驰驱轮舶慈父遄征 颠倒衣裳局员媚外
- 第二十六回 伶俜弱质一病经年 宛转离情暂时小别
- 第二十七回 痛抱鼎湖庄香涛内用 踪留箫市苗子六施威
- 第二十八回 电掣雷轰凭空伸辣手 风发泉涌妙绪抉良心
- 第二十九回 假调停枭雄成讼棍 真需索虎役害书痴
- 第三十回 提诉讼故友负心 披肝胆老奴殉主
- 第三十一回 动公愤报馆肆讥弹 警人言臬司抉疑狱
- 第三十二回 大局陡翻惊心闻国难 病躯新愈极目盼慈亲
- 第三十三回 噩耗频惊居民谋避地 仇家告密合眷陷营仓
- 第三十四回 知恩报恩义士在难中遇着 入险出险将军从天外飞来
- 第三十五回 千里姻缘扶桑联眷属 一宵救护浅草毙奸徒
- 第三十六回 柔情密意情事话从头 伟论雄谈功名卑铸像
- 第三十七回 江涛滚滚送客归帆 天网恢恢请君入瓮
- 第三十八回 福善祸淫分明天理 花团锦簇美满姻缘
猜你喜欢的书
晏元献遗文
宋代诗文别集。1卷。晏殊著。晏殊死后谥元献,一生文章繁富,《东都事略》称其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著录其《临川集》30卷,皆不传。此书是清康熙年间胡亦堂所辑,仅得文6篇,诗6首,词51首。然而此书并不完备,晏殊与北宋诸名士交游唱和之作以及零散篇章散见于《复斋漫录》、《古今岁时杂咏》、《侯鲭录》、《西清诗话》,而此书皆未收入。晏殊在北宋初年号称“能文”,然而其著作残存无几,无法窥其全貌。其传世之作唯《珠玉词》3卷,计词131首,数量大大超过此书。因此,晏殊往往以词人名于世。有《四库全书》本,李氏宜秋馆《宋人集》本(附有补编3卷)。
雪楼集
元代诗文别集。30卷。程钜夫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至正六年(1346)欧阳玄序,明洪武年间彭从吉序,至正十四年李好文序,《元史》本传,程世京(程钜夫诸孙)撰《雪楼年谱》。据诸序,可知今存30卷本《雪楼集》的编刊过程是:程钜夫去世后,由其子程大本辑录诗文,编为45卷文集,请揭傒斯校正,并缮写收藏于家。至正四年,由程世京执至京师,请欧阳玄、李好文写了序。至正十八年由海路携《雪楼集》南抵于福建,并由程世京、揭汯重编为30卷。至元二十三年刻于建阳,仅成前10卷,书肆就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全帙始获刊行。今存《雪楼集》30卷就源于洪武刊本。卷1—9均为《玉堂类稿》,所收主要为应制之作及朝廷典册,卷10为《奏议存稿》,卷11—13为记,卷14—15为序、引,卷16—22为碑铭,卷23为铭、箴、赞、说等,卷24为题跋,卷25为题跋、杂著,第26—30为诗,诗未按体裁类编,卷30最后是词。卷30附有1则识语,说明刊刻过程,并提到奉礼部勘合,取《雪楼集》“以补书府之阙”。卷末为附录,收有揭傒斯撰《程公行状》、危素撰《程公神道碑铭》、吴澂撰《晋锡堂记》、欧阳玄等人撰《程公小像赞》等一组有关资料。程钜夫的文章比较拘谨,那是因为受到题材及作者身份的限制,他的诗则不同,磊落俊伟,气格较高。以诗而论,近体诗比较浅显,但古诗多遒警之句,相当有特色。如《和陶诗》韵味的古雅,《奉饯学舟老先生之武陵》意境的沉着真挚,都能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程钜夫历仕诸朝,是元代的元老重臣之一,朝廷典册多出于其手。《雪楼集》是元代主要的诗文集之一,历来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
无所不谈
林语堂著。本书主要借浪漫文学来讲述人的人品、个性或者人的文笔、才华。《无所不谈》并不是讲浪漫文学,而只借此讲讲人品及文笔之潇洒。因为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道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华。谨愿者以工,才高者以逸,在做人,在行文,在画画,同一道理。若苏东坡之冠代才华,自然独往独来,无窒无碍,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但是我所要讲的是,无论何人总可表示一点逸气。把真性灵吐露一点出来,不可昏昏冥冥战战兢兢板起面孔以终世,这样的人生就无味了,充满这种人的社会也成了无味的社会。但若只求多寿多福多子混过一世,也不要什么性灵。这也未始不可,至于艺术创作却以此一点性灵风骨为生命。
今生今世
现当代作家回忆录。胡兰成著,台湾远行出版社1976年出版。胡兰成为汉奸文人,曾任汪精卫伪组织宣传部副部长及《大楚报》的社长。抗战胜利后他化名为张嘉仪在浙江各地逃亡,1949年经香港偷渡日本。他于1974年应邀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讲学。他的另一部著作《山河岁月》亦于1975年由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于是,1975年间,台湾舆论界对此大为不满,报刊上发表许多文章斥责胡兰成及其《山河岁月》,指出该书侮辱祖国的抗日战争。同年11月台湾“警备司令部”下令查禁该书,而胡兰成本人也灰溜溜地离开台湾回到了日本。此事被台港文化界称为“胡兰成事件”。《今生今世》出版后,引起了世人的惊叹。文学界曾经这样高度评论: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这本书,当年有人向余光中推荐,说是“慧美双修”,贾平凹读罢,也着实称赞了一回。一个男人,用他清艳婉转的笔触,缓缓回忆自己漫长的一生,从故乡嵊县的记忆开始,那是一个桃花烂漫的江南小镇,有青青陌上桑,有热闹的戏文,有过年时节的繁花似锦,有旧时婚嫁的绵绵情意,然而一旦离开,终其一生,游子再未返乡,“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相遇张爱玲,也只是生命中一段并非刻骨铭心的插曲。卜少夫有对胡氏文章的看法,他认为“都说张爱玲才气高,其实胡兰成才气更高”。江弱水读完后,也差不多同意了胡兰成为中国散文别开生面的说法。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以及闽台分省后之台湾巡抚等机关摺片及上谕凡四十七件,涉及台湾电线、铁路、轮船、机器、煤务、油矿、金砂、硫磺、樟脑、茶叶等事项。其已见第二九种“福建台湾奏摺”及第一三一种“李文忠公选集”者均略而不录,尚未计入;而各摺片中凡有牵连而未录各件,并另注明所见,以利查考。其中以光绪初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所作建议,特具见地;后来之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所办事业,最为突出。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四卷,清杨文会略注并序及题记,出杨仁山居士遗著。见新编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