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钱镖
作者:宫白羽
宫白羽的长篇武侠技击小说《十二金钱镖》曾连载于1938年天津《庸报》副刊。1939年由正华学校印行出版,共8卷。作品描写飞豹子袁振武图占师妹未遂,与师弟十二金钱镖俞剑平结怨。20年后,飞豹子聚众劫镖,以报怨恨。镖客俞剑平拔剑出山寻镖,获悉贼踪,巧定六路排搜之计。飞豹子亦布天罗地网,诱捕众镖客,卒激起群雄争斗的场面。作品采用中国旧通俗小说的模式,借鉴新文学的表现手法。注重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富有人情味道;故事情节不落旧小说的窠穴。作者说:“我愿把小说中的人物,还它一个真面目,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样。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许做好事。等之,好人也许遭恶运,坏人也许获善终,你虽然不平,却也没法,现实人生偏是这样!”作品出版后曾风靡一时,受到读者的青睐。建国后,多次再版,特别在港台、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
章节列表
升序↑- 白羽自序
- 十二金钱镖题辞
- 第一章 小隐侠踪闲居传剑术 频闻盗警登门借镖旗
- 第二章 湖畔扬镖两逢盗谍 夕阳鸣镝三斗腾蛇
- 第三章 浴血战群寇铁牌亏功 长笑拔镖旗飞豹留柬
- 第四章 武弁怀嗔镖师下狱 黑鹰赴诉剑客寻仇
- 第五章 酒楼访盗迹过耳传讹 荒寨拜山酋利口启隙
- 第六章 探虎口劫质突重围 闻马嘶窥垣得一线
- 第七章 两番探古刹贪功被擒 三度讯真情扯谎受辱
- 第八章 夜脱匪窟智运寸钉 路逢女侠恩怀一剑
- 第九章 知己谈心衔杯论盗 缓急呼助策马访贤
- 第十章 十二金钱六路遍访镖 一豹三熊多方故示警
- 第十一章 探盗巢九烟作向导 露马脚二客诈镖师
- 第十二章 抵隙捣虚金蝉惊脱壳 捕风捉影白刃误相加
- 第十三章 拨草寻蛇环参唇典 临流买渡蓦遇骡夫
- 第十四章 歧途问路紫旋风逞威 荒堡款关九股烟落胆
- 第十五章 三镖客结伴探贼巢 九股烟怀妒甘落后
- 第十六章 埋首青纱帐乔茂被围 怅望紫骝驹盗焰孔炽
- 第十七章 走荒郊伏贼试轮战 入古堡壮士拒环攻
- 第十八章 武林三豪夺路斗群寇 飞天一豹策马逐镖师
- 第十九章 紫旋风狭路逢敌手 苦水铺霜刀输空拳
- 第二十章 弹窗抛火花群贼肆扰 隔垣出冷语壮士炫才
- 第二十一章 得警报俞剑平登场 闹店房乔九烟示威
- 第二十二章 寻声索隐飞狐窥豹斑 负气埋踪旋风耻铩羽
- 第二十三章 论贼情座客滋疑窦 讨盗窟群侠争先鞭
- 第二十四章 先礼后兵抗帖捣空堡 好整以暇挑战遣行人
- 第二十五章 插草标假豹戏单臂 抛火箭镖客惊伏桩
- 第二十六章 烟管轻挥迎头验敌力 钱镖七掷寻声斗强贼
- 第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智囊问衅 短兵乍接飞盗争锋
- 第二十八章 泥泽边头扬镖逐伏寇 红灯影里鸣镝布疑兵
- 第二十九章 林下捞鱼空烦撒网 关门捉豹浪掷金钱
- 第三十章 越岗增援智囊奏奇袭 当途扼险飞豹斗奎牛
- 第三十一章 泥塘设阱镖客陷身 芦泽埋踪强贼诈退
- 第三十二章 巧植梅花桩大豪竞渡 轻挥吴钩剑苏老凌波
- 第三十三章 登浮萍双雄齐落水 撤伏阵群盗骤奔巢
- 第三十四章 十二金钱逐豹踏荒堡 七张铁弩连弹困三杰
- 第三十五章 飞豹子一战潜踪去 丁云秀单骑助夫来
- 第三十六章 阴持两端缩手空招忌 穷诘内奸众口可铄金
- 第三十七章 读密札掩灯议行藏 窥隐情破窗犯白刃
- 第三十八章 云破月来疑团得骤解 推心置腹婉辞慰前嫌
- 第三十九章 惮强敌伉俪筹善策 揭真面仇雠针锋对
- 第四十章 武胜文代豹约期斗技 俞剑平闻讯惊悉雠友
- 第四十一章 飞豹子率众借地较武 女豪杰偕友振袂驰援
- 第四十二章 俞夫人求援访同门 胡振业无心得豹迹
- 第四十三章 马振伦避嫌疑急脱遁 肖守备探掌门揭谜底
- 第四十四章 贤伉俪践约会群雄 师兄弟强叙师门情
- 第四十五章 飞豹子负怒断情绝义 丁云秀委婉巽辞求镖
- 第四十六章 约法三章以武会友 胡跛忿怒拔刀掷豹
- 第四十七章 霹雳童辣手搏燕攫靴 雄娘子衔恨戕师遭疑
- 第四十八章 黑鹰程岳战平对手 九头狮子攘臂争名
- 第四十九章 无明僧地趟拳斗大鹏 俞剑平太极剑战飞豹
- 第五十章 北三河双雄角斗技 火云庄官兵抄后路
- 第五十一章 官兵骤围剿豹党丧胆 炮攻火云庄神梭倾巢
- 第五十二章 凌云双燕援豹传柬 镖行群雄深夜求援
- 第五十三章 洪泽湖薛兆二番创业 红胡子怀旧智寻故剑
- 第五十四章 俞三胜偕友访薛兆 众镖师撒网搜豹踪
- 第五十五章 飞豹子歹心衔毒嫁祸 陆锦标无意巧截密信
- 第五十六章 黑砂掌挟幼勘镖银 两少年助师摸实底
- 第五十七章 陆嗣源黑夜剪径遇父 地头蛇暗潜觅银露迹
- 第五十八章 暗索豹斑盘湖搜秘 父子联手踩探渔村
- 第五十九章 黑砂掌调包计换密信 盗信号按图文测埋赃
- 第六十章 丰林豹变锦标建功 湖底掘宝镖银复得
- 后记
猜你喜欢的书
国学文选类纂
作者钱基博。本书收录钱基博先生国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文章和著作,也有先生治学的心得和体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学之一名词,质言其义曰:“国性之自觉”云尔!国于天地,必有与立。而人心风俗之所系,尤必先立乎其大,深造而自有得,相以维持于不敝。其取之它国者,譬之雨露之溉,土肥之壅,苟匪发荣滋长之自有具,安见不求自得而外铄我者之必以致隆治,扬国华也耶!是故国学之所为待振于今日,为能发国性之自觉,而俾吾人以毋自暴也!
痎疟论疏
温病类著作。明卢之颐撰。之颐字子由 (或子繇),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卢复精医,兼通佛学。之颐幼承庭训,敏悟过人,学有根砥。邑志载: 复著《纲目博议》 有椒菊共性之疑不能决,后得之颐之论方定。顺治三年,明鲁王以海尚在山阴,之颐谒见,授职方郎。予归里,两目俱瞽,犹成《摩索金匮》、《伤寒金疏钞》、《医难析疑》。约三十万字,名 《遗香堂七录》 行世。早年尚撰有《本草乘雅半偈》。之颐之医学思想,颇受其佛学思想影响。是书中,卢氏本《内经》、《金匮要略》之旨,结合后世论疟及个人体验,详述痎疟因证,对诸疟之常证、变证之症治,逐条辨析,论述精详,于临床颇有裨益。后附《痎疟疏方》一卷,选方三十八首,于方药炮制叙述尤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是书论痎疟证治,于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足以发明素问疟论刺疟法诸篇微意。”其主方多取王肯堂《证治准绳》。其余所列诸方亦多简当,虽为书不过一卷,然治疟之法略尽。有乾隆三十二年 (1767) 宝笏楼刻本。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原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疑为唐代道士。《云笈七签》卷六十已收入此篇。《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亦收载是书,与《胎息秘要歌诀》、《太清真人络命诀》三经同卷,《胎息经注》后附《胎息铭》。此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也收录有该经。全篇仅数百字,略言内丹家存神行气修炼要诀。注云:「修道者常伏其炁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炁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意思是指「胎」是从人的脐下(又称为「下丹田」或「玄牝」)所结成。「胎息」就是守住人体内脐下之气,守住「气」就可以守住「神」,因为神与气是相依不相离的,只有使神不离形,长生才可以实现。另外,人要守住神,还必须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即泯绝情念,不使神出入来去,久而久之,神就可以长住不离人身了。
浙鹾纪事
一卷附录奏疏一卷。明叶永盛撰。叶永盛,安徽泾县人。任浙江巡盐御史。是书记载万历二十七年 (1599),忠义右卫百户高时夏,奏浙、福余盐变价,可得银三十万,命浙江督税内官刘成、福建督理矿税内官高寀、督率原奏官商士民,各分所管地方,会同抚按等官酌议,叶永盛五疏力陈,写道:自万历十九年起至二十八年春止,合计九年零一季,实际缺盐一共九十九万一千五百五十七引,使有余盐,何不给卖于商,而停引不掣,商有盐收,又何不照引买运,而困守数年,余盐之无,不待查勘而自明……。是书叙述此事原委曲折,并附录奏疏一卷,可与《明实录》中的记载参考比照,互为补充。有丁氏刊本。
柰女耆婆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捺女耆域因缘经同本,其文少略。
苦阴经
佛说苦阴经,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上之别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