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

作者:张恨水
啼笑因缘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初载于1929至1930年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1930年12月由上海三友书社初版。它是作者的成名作。小说主要描写了青年学生樊家树和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樊在听书时与沈结识后,便“一见钟情”。与此同时,富贵风流的何丽娜与纯正勇敢的关秀姑也双双爱着樊家树,但没能打动樊的心。他以重金将沈及其一家从社会底层拯救出来,立誓与沈终身为伴。其后,他因母病而暂离北平,而军阀刘德柱便依仗权势,趁机霸占和摧残了沈,终于落得个“有情人不能成为亲眷”的遗恨。最后,作品借关寿峰的口悲愤地向旧社会发出了有力的控诉:“这是什么世界!北京城里,大总统住着的地方,都是这样不讲理。若是在别地方,老百姓别过日子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鞭挞了北洋军阀的凶残、上层社会的腐败以及封建势力的黑暗,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作者善于将看似平常的生活素材,通过符合生活逻辑的独特艺术构思,运用“误会”、“巧合”等传奇手法,叙事记人,挥洒自如,奇文迭起,合情入理,并借助于“能表现个性”的天然去雕饰的大众化语言,把旧日北平典型的风土人情与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了樊家树等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能令读者如入真境,以至着迷”。因此,自小说当年在《快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闲愁万种

闲愁万种

胡兰成著。 收录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或记事,或言情,或抒志,可以当做是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最能见出民国一代才子胡兰成的文采风华。 两篇理论文章《民志篇》、《劫毁篇》,论述中国历史上民间起兵的传统和机缘。此一政见思想是胡兰成与汪精卫分手的重要因素,而胡兰成持之终身。 《日月并明》是胡兰成未完绝笔。文中申述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男人把女人所发明的东西来说明其原故,做成了理论体系化的学问。此是胡兰成晚年独特的理论见解。

缸荷谱

缸荷谱

《缸荷谱》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荷花专著,作者为清代上海人杨钟宝(字瑶水),自序题记于嘉庆戊辰(1808)。全书一卷,约2800字。有农学丛书本、艺海一勺本和农荟本。这是我国植物学史和农学史上唯一的一部专门论述缸荷的品种及其特征和树艺技术的著作。文字流畅且简明扼要。论述精辟、具体。反映作者不仅汲取了历代人民对荷花品种培育的经验,而且更有作者亲漪缸荷的心得体会,从实践中总结出来,故而读之使人颇得要领。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缸荷品种和树艺专谱。在我国植物学史、农学史上应有其相应的位置。《郑堂读书记》认为此书为荷谱佳作。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原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商英奉敕编修」。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金箓斋」是供帝王修奉的斋法,用来消除天灾、救度帝王。「三洞」是道教经籍的分类法,指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也可泛指道教的经典及学说。「赞咏」是指道士举行斋醮仪式时诵唱赞颂词。《道藏》所收斋醮科仪中的大量赞颂词章,既有道士作品,也有文人帝王作品。此书卷上为宋太宗御制《步虚词》十首、《白鹤赞》十首、《太清乐》二十首。卷中为宋真宗御制《步虚词》十首、《玉清乐》十首、《太清乐》十首、《白鹤赞》十首、《散花词》二十首。卷下为宋徽宗御制《玉清乐》十首、《上清乐》十首、《太清乐》十首、《步虚词》十首、《散花词》十首、《白鹤词》十首。以上各类唱赞歌词共一百六十首,皆行金箓斋时所用,表达思慕神仙之意。其词藻雅丽,可歌可诵。唐宋以来的赞咏词是一种配乐的歌词,从形式上看,赞咏词虽然保存了步虚词的入乐法式,但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在七言诗的基础上加入许多衬句。按《通志•艺文略》着录《太宗御制金箓斋道词》一卷、《真宗御制金箓斋道词》一卷、《徽宗御制金箓斋道场词》一卷,当即本书。

搜神记译注

搜神记译注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共20卷。计464条。今本已非原书,是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多记神怪灵异,亦有遗闻逸事,话柄琐谈,因此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神农》、《盘瓠》、《董永》、《二华之山》、《紫玉》、《三王墓》、《乐海孝妇》、《韩凭妻》、《李寄》等。又有《汉魏丛书》八卷本《搜神记》,内容与此本颇有异同,盖亦出于后人缀集依托。另有敦煌发现之《搜神记》一种,乃五代句道兴所撰。其内容多本自干宝《搜神记》。

萧何月夜追韩信

萧何月夜追韩信

元杂剧剧本。简名《追韩信》。金仁杰撰。末本。此剧仅有曲文,科白不全,第四折并有缺页。剧情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敷衍而成。剧演韩信大雪天归来,受到妻子的奚落,烦恼出门。又遇恶少仗剑相欺,韩信忍辱三穿其胯下。后来漂母怜其饥寒,以一饭相赠。韩信初投楚霸王项羽,楚王不用;改投汉王刘邦,亦不被重视,于是决意离汉他奔。丞相萧何得知,月夜追来,晓以大义,韩信复回汉营。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将。樊哙不服,韩信喝令行刑,被汉王救下。韩信为刘邦分析楚汉形势之优劣,分兵遣将,定计逼项羽自刎。第四折项羽乡人吕马童向刘邦讲述了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情形。剧本将结束时,韩信、刘邦都出场,当有封官庆赏等情节,但已残缺。本剧正末前三折扮韩信,第四折扮吕马童,复扮韩信。曲文雄浑雅健,佳句时见。第二折月下追韩信的情节,在舞台上颇为流行,至今京剧、昆曲仍在演出,曲词差别亦不大。现有版本仅《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一种。

秘密因缘管弦相成义

秘密因缘管弦相成义

《大正藏》第79卷,日僧法住撰,六百年前,南山大传法院的学头中性院赖瑜师,提出了“大日经教主加持身”的新说法,与金刚峰寺的法义不相符,于是带领他的门徒迁居到根来,创立了根本道场,树立了加持身教主的法幢。从那时起,金刚峰寺的学说被称为古义,根来的学说被称为新义。双方辩论已久,就像冰和炭不能相容。直到天明年间,吾丰山智幢房的法住僧正,深入探究了渊源事相的秘密,调和了新义和古义的差异,撰写了《秘密因缘管弦相成义》二卷。于是,新义和古义合而为一,多年的分歧就像从醉酒和梦中忽然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