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魅影

作者:绿意轩主人
海上花魅影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书局石印本《花柳深情传》扉页书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书局石印本《花柳深情传》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劝戒小说。原名《醒世新编》,又名《海上花柳游戏传》、《海上花魅影》、《海上名妓争风全传》。此书为中国古典小说中首倡改革开放之书。书叙浙东西溪村魏氏家族的兴衰故事。魏隐仁喜食鸦片,临场参加乡试,烟瘾发作,中途病倒,不久去世。其子镜如、华如兄弟也嗜鸦片如命,终使家道中落,贫困潦倒。魏家塾师孔学究好时文,但下场应试却榜上无名,其后入军营以时文写军情而贻误战机,进店铺当账房不会打算盘使东家亏本,终于明白时文一钱不值。小说还用对比手手法,写兵荒马乱之中,魏府的赵姨娘和丫环春云,因脚小双双死于非命;而天足的孔学究妻子劳氏,不仅大难不死,而且凭劳动建立家业。小说最后写魏镜如兄弟全家纷纷醒悟,戒鸦片,弃时文,放小脚,习西文,办洋务,终使家道复苏,兴旺发达,且请洋人入村办学开矿,使全村乡民皆成巨富。

章节列表

升序↑

绿意轩主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英使觐见记

乾隆英使觐见记

[英国]马戛尔尼作,刘半农译。1793年,中国无大事。但是就在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令研究清史和读历史的人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事件--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代表团,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这是“天朝上国”和大英帝国的第一次正式接触。然而,英国的目的是为了通商贸易,而清政府一开始却以为是弱国的进贡与朝拜,这就造成了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本书为马戛尔尼本人所写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此次事件。

假眼

假眼

律师侦探梅森,接到一男的案子,此男表示自己一眼受伤,有很多人造眼珠,眼珠可以让眼睛恢复一部分视力,其中一带血筋的眼珠不见,此男觉得这眼珠会出现在某犯罪现场,后又有一对姐弟过来, 弟弟表示自己挪用老板公司资金还不上,弟弟公司老板妻,后也来找梅森,表示自己在外面有别的男人,老板与妻子之子,非老板亲生,不久,老板在自己房间被窝中被人枪杀,现场还有一女昏迷不醒,此女据悉和老板之子有关联,而且还真的有那颗带血筋的人造眼珠,警方后来将那个女人定为凶手,那个有很多假眼珠的男人,其实是老板之妻的前夫,而老板妻子在外面现在又有了别的男人,之前找梅森的弟弟,突然有钱还挪用的款了,梅森问其钱是从哪儿来的,他也不说,尔后不久,弟弟也被人杀,梅森开始与办案警察对峙公堂,成功证明此女不是凶手,真凶是老板之妻在外的男人。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是一部收录了太炎先生1913年~1396年间,于北平、上海、苏州三地开展的国学讲演纪要,内容涉及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内容,充分梳理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传承脉络。其中,书中收录的先生关于对白话与文言之关系、读经史儒之利弊等问题的探讨文字,更将对生活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的我们,对重读经典的我们,有深深地启发。

行军掉队记

行军掉队记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五个人中间,只有我一个人有一枝手枪——一枝土式的六子连——其余的四个人,差不多都只靠着我这枝东西保护。

金陵梵刹志

金陵梵刹志

寺观志。明葛寅亮撰。五十三卷。寅亮,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进士。历官湖广提学副使,南京礼部郎中。著有《四书湖南考》。明天启年间,赐租修南京禅宇。葛氏时任南京尚宝司卿,因虑庙宇虽修而载籍无存,无以征信将来,遂搜之荒碑故牒,恭录御制诗文,于天启七年(1627)撰成是书。约五十九万字。志首为明太祖朱元璋诗文以及明代南京寺庙建置之案牍。次以灵谷(附图)、天界(附图)、报恩(附图)、三大刹为统领,记栖霞、鸡笼、 静海、能仁(附图)、弘觉(附图)五大刹、三十二中刹(附图二幅)和一百二十小刹。其余废寺别为一编,末附以南藏目录及诸经、租额、公费、僧规、公产诸条。是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最详细记述南京寺庙建筑的志书。志以辑录古人碑铭题记、诗词歌咏为主,收载了明代尚存的大小寺庙一百六十座。凡有关寺庙建筑始末,毁、修时间,地理位置,高僧贤人均有记述。附录部分记经卷目录及有关佛教理论专书二千余种,另对借取经卷,寺僧管理,寺庙田亩及费用地租等均有详记,是了解明代南京佛教的重要史料。有万历年间刻本,后佚。光绪末,济南僧人领众于金陵得之,藏于镇江金山汪天寺。民国二十五年(1926)据金山本影印行世。

佛母经

佛母经

亦称《大般涅槃经佛为摩耶夫人说偈品经》、《大般涅槃经佛母品》。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是中国人以《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临涅槃母子相见”为题材,糅以中国传统的孝道与印度佛教的“无常”思想撰集而成。共有四种异本。诸异本文字互有差异,但题材、结构、思想内容均相同。大体谓释迦牟尼将入涅槃,急遣优波离上忉利天给其母摩耶夫人传讯。摩耶夫人前此已作六种噩梦,得到恶兆,闻讯急忙下凡,释迦牟尼已入涅槃,装棺入殓。摩耶夫人绕棺悲号,释迦从金棺出,为之说无常偈。摩耶夫人返回忉利天,天地震动,泪如雨下。本经中国历代经录均失载,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