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心血运动论
英国生理学家哈维著,1628年出版。原名为《动物的心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中文本译名为《心血运动论》。哈维在书中总结了他的大量工作,用充实的实验材料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他特别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40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他证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他把心脏比作水泵,并认为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就象宇宙中的太阳,而太阳也就是宇宙的心脏。这个类比说明,哈维把自己的学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血液循环的发现确实给生理学中的传统观念盖仑的三种灵气说以致命的打击,正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给天文学中的传统观念以致命的打击一样,从此,血液的运动不再需要灵气来帮忙,只要以心脏的机械运动(收缩和舒张)就足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合理的说明。血液循环的发现使生理学发展成为科学,哈维也因这一成就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医学院院长,还在他在世时就为他树立了塑像。
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
以日本德川时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不同艺术门类为研究对象,从“意气”(いき)、“色好”(色好み)、“色气”(色気)等独特的美学观念入手,对相关社会文化现象、典籍文献与作家作品做了分析细致的美学分析与鉴赏。全书最初在杂志连载,使用随笔评论的笔调写成。观察犀利、分析透辟,语言睿智机警,颇得德国哲学与欧洲学术的方法精髓,又显示了日本人特有的细腻感受性,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与阅读欣赏价值。
嘉义管内采访册
又名《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地理杂志。清佚名纂辑。不分卷。约当光绪二十七年(1901)仿《云林县采访册》程式纂辑成书,记事补至二十四年,约四万字。分打猫西堡、北堡、南堡、东下堡下三分、东顶堡五个区域,设目因堡而异。各堡位置、四界、规模分冠于首。均详积方目。灾祥目记同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四年有关地震、风暴、旱灾等具体情况。山川目记打猫山、番仔溪等山河发脉、走向、源流、分合。全书多具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资料价值,其中风俗、街市、水利诸目内容尤为丰富。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地府十王拔度仪
地府十王拔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超度亡灵仪法。行道者首先焚香供养大罗天三清三宝天尊,其次焚香供养地府十王,赞颂启告,祈求众神垂降大慈悲力,救度亡灵。所谓地府十王即十位地府真君,世人称之为:泰广大王、初江大王、宋帝大王、仵官大王、阎罗大王、变成大王、泰山大王、平等大王、都市大王、转轮大王。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所授课程为明清史,分作两年轮授,今年明史,翌年清史。讲义也分作明史、清史两部。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乙卯入国奏请
日记。一卷。熙宁八年(1075 年),沈括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在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兰坝一带)。这是一次使命庄重的出使,直接目的是为代北蔚、云、应三州(今山西境内)重划地界。《熙宁使虏图抄》即沈括此次奉命出使辽国回国后上报的使辽语录。除了《图抄》之外,作为泛使出使辽朝的沈括,还向朝廷提交了两份题为《乙卯入国奏请》和《乙卯入国别录》的专题报告。这两种文献虽未见于宋人著录,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多次引及,卷二六二熙宁八年四月丙寅条注云:“沈括有《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载萧禧不肯习仪及朝辞事颇详。”卷二六五熙宁八年六月壬子条注云:“沈括自有《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载使事甚详,今掇取其间辩论地界处具注括《自志》下。其紧要亦不出括《自志》也,恐岁久不复见括《别录》,故且存之。”从这两份报告的内容来看,它们与记述行程及沿途见闻为主的语录迥然不同,基本上是宋辽双方的谈判实录。李焘小注有三处地方大段引用《乙卯入国奏请》和《乙卯入国别录》,引文多达1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