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鱼肝油者
作者: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据说是这样:一个素不害病的人,不害病则已,一旦害病,要比一般人更重。不知道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有理。而这一次,我们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却遭遇到了类如上述的事情。这个故事中的主角,连名带姓,叫做余慰堂。这里并不说他真的害什么病,而是记着他所遭遇到的一件事。我们这个主角,一生所走的路,都是平坦顺利的路,从来不曾遇到一件事情,可以称为奇事。然而这一次,他竟遇到一件事情,比任何人所遇到的奇事还要奇。你们曾在古书上,看到过那些借尸还魂之类的故事吗?那些不很可信的故事,大半含着一些骇人的意味。根据传说,有些人在某种情形之下,自己的灵魂竟会走进另外一个躯壳而演出许多骇人听闻的奇事!
猜你喜欢的书
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独特的杰作,被英国作家沃尔芙誉为“英国不多的伟大小说之一”。女主人公弗兰德斯生在监狱,在孤儿院长大,给贵族家庭当仆人。她被主人家的大公子诱骗后被迫嫁给她所不爱的二公子。婚后5年,丈夫病死,弗兰德斯成了寡妇。过了一段淫荡的生活之后,她再嫁给一个在殖民地拥有田产的人。不久,她发现丈夫就是她的亲哥哥,于是坚决中断了这种乱伦关系,重又开始贫困生活。弗兰德斯后来又几次嫁人,但都没有好结果。年过半百以后,她年老色衰, 只好靠盗窃为生,终于被投进监狱。流放到一个殖民地, 弗兰德斯遇见前夫杰姆斯,和他复婚。刑满后,他们返回英国,安度晚年。
格列佛游记
英国作家约拿旦·斯威夫特发表于1726年的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描述了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遇险后的奇遇。他乘的航船遇难后,被居民身高只有6英寸的利立浦特小人国俘获。该国两党之争是由所穿鞋跟的高低引起的。格列佛用尿扑灭了皇后寝宫的大火。他拒绝了皇帝利用他吞并另一小人国的要求,后逃离了此地。再次出海,格列佛被风暴吹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他被教堂般高的巨人当作玩物展览,几经危难后被皇后收买。格列佛向国王所炫耀英国的政治制度,被国王厌恶。3年后,他回到英国。后来,他又随船出海,遭海盗劫持后漂流到几座小海岛。这里的科学院研究的是如何先盖屋顶后打地基等问题。他看到一个飘浮在空中的飞岛,飞岛上住着整天沉思默想的国王、贵族,他们须由别入用吹胀的尿泡拍他们的口、耳、眼才能交谈和看东西。属岛的居民稍有不顺,飞岛便飞至其上空,断其阳光,或以将其压成齑粉相危胁。最后一次,格列佛以船长身份带船出海,途中被叛变的水手放逐到“慧骃国”,那里的统治者是有高度理性的马,而人形的耶胡则是些贪婪、凶残、歹毒的役畜。格列佛被贤马的美德所感化,欲在此永久居住,但遭拒绝。回国后,他看破红尘,终生与马为友。在这部讽刺作品中,斯威夫特尖锐地揭露了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和深刻矛盾。借慧骃国的奇闻趣事表明,如果人类让贪欲战胜理智,就会堕落为罪恶的人形动物。作品表达了作家激进的民主倾向。《格列佛游记》首创的寓言体小说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有塞缪尔·勃特勒的《埃瑞璜》、奥尔德斯·赫胥黎的《奇妙的新世界》、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等仿效之作。《格列佛游记》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建的译作及各出版社的多种简写本、改写本。
古建新生
吴良镛主编的这本《古建新生(传统建筑与现代都市)》是林徽因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现代建筑设计规划中如何融合与应用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其中也包括介绍部分国外经验,现代工艺手法,现代设计理念等篇章。
最后的幸福
长篇小说。张资平著。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7月初版。写于1926年11月1日至12月6日。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美瑛先不愿嫁人,年纪大后想嫁农民阿松又嫌对方穷,想嫁小商人松卿又觉得他丑陋,最终与表兄成亲仍后悔,遂与妹夫勾搭同居。去南洋寻夫时,她与松卿发生了不正当关系,染上梅毒流产将死。
春秋诸传会通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事之案也;次《公》、《穀》,传经之始也;次杜氏、何氏、范氏三传,专门也;次义疏,释所疑也;总之以明胡氏,贵乎断也;陈(傅良)、张(洽)并列,择其长也。而又备采诸儒成说及诸传记,略加梳剔,于异同是非始末之际,每究心焉,谓之《春秋诸传会通》。”其书之体例,据其书卷首《凡例》云:“所编诸传,止以左氏、公羊氏、穀梁氏、胡氏、陈氏、张氏六家为主,盖六家皆全书故也。”“《左氏传》专用杜预注,《公羊传》专用何休注,《穀梁传》专用范宁注,及《正义》与《疏》,并不参用他说,庶不误引用。”又云:“程子及诸家说多附见‘谨案’之下,盖以无全传难并列也。”又云:“此经大概在属词此事,故于例之异同,事之首尾,或辞同而事异,或事同而辞异,皆通经提掇大意,使前后贯通。一事之疑,一字之异皆发明之,并用先儒议论。”此书之特点在融会贯通,其议论重在论史而较少空谈,多严正通达。明清诸儒较重此书,清代《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亦多采此书。初刻子至正九年(1349),此本今存。此外还有元至正十一年虞氏明复斋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论语类考
二十卷,明陈士元著。考证《论语》名物典故,该书考证《论语》名物典故,分天象、时令、封国、邑名、地域、田则、官职、人物、礼仪、乐制、兵法、宫室、饮食、车乘、冠服、器具、鸟兽、草木十八门,又各系子目,计四百九十四条子目。于《论语集注》不为苟同,每条必先列旧说,而蒐讨诸书,互相参定,加以“元案”二字,对一切杜撰浮谈,悉为纠正。在明代有关《论语》的注解中,是最有根底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