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了红

孙了红
  • 姓名:孙了红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897
  • 逝世日期:1958
  • 民族族群:

孙了红(1897—1958), 原名咏雪,小名雪官,祖籍浙江宁波吴淞镇。是30年代的中国侦探小说作家,亦是中国现代通俗侦探推理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清光绪年间,孙了红的祖父孙广兴在上海棋盘街创办了一家钟表店;他的父亲孙友三,又名孙松,别号问坡轩主,擅长画松柏类的国画;到了孙了红这一代,据说有兄弟三人,孙了红继承了父亲擅画国画的本事。他平时不修边幅,非常仗义,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只要有人有求与他,总能倾囊相助。他对于自己写就的东西,向来不怎么爱惜,总是随意乱丢乱放。


孙了红从来没有留下过创作手稿。自号“野猫”,最活跃的时期是二十世纪的20年代到40年代。最初他并不写侦探小说,而是什么都写。1922年《半月》上就有他用文言文撰写的短篇。他总是喜欢在小茶馆内进行创作,当场挥笔疾书,写完就给在场的其他茶客阅读,据说场面非常热闹,赞扬之声不绝。他在家中写稿更是随便,只要是能够写字的东西,如挂历、烟纸等等,都能被他用来写稿,当是性情中人。民国35年(1946年),孙了红担任《大侦探》主编,除写侦探小说外,也写通俗小说、散文,并翻译小说。50年代初,写过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事迹为主题的新编历史剧《万古忠义》,以及《三不愿意》、《谪仙怨》等剧本。后因病不能再写大型剧本,改写《绿色之烛》连载惊险小说,发表在《新闻日报》副刊上。


孙了红的侠盗鲁平探案系列强调故事的悬念性,往往有神秘恐怖的气氛。比如说半夜摸人颈项,冰冷而僵硬的带着锋利指甲的鬼手(《鬼手》);大雨磅礴的半夜,窗户被大风刮得哐当哐当响,空旷的大厅中间,昏黄的手电筒灯光下出现了一具面带笑容的尸体(《蓝色响尾蛇》);人犯被绑在场中无奈的向四周搜寻,一把尖刀将其刻心剖肚,随着一阵阵焦味就出现了一张浸满了鲜血的血纸人(《血纸人》);停尸房间,两位姑娘正在给尸体化妆,忽然窗外传来了一阵阵嘘嘘的声音。。。。。。这些被绘声绘色的描写的十分逼真的场面使得读者感到战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孙了红创作的鲁平是一个侦探,但是它不同于普通的侦探,他的真正身份是一个侠盗。因此他身上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杀富济贫”特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就像莫理斯·卢布朗笔下的亚森·罗宾,侠盗一个,而且名字也有那么些许类似。


他的主要作品有《燕尾须》(1925年9月,《红玫瑰》二卷,后改写成《囤鱼肝油者》)、《东方亚森罗平案》(与何朴斋合著,1926年5月)、《侠盗鲁平奇案》(1943年10月)、《蓝色响尾蛇》(1948年4月)、《紫色游泳衣》(又名《劫心记》,1948年9月)、《夜猎记》(1948年10月)等,其它如《虎诡》、《雀语》、《鬼手》、《窃齿记》、《血纸人》、《三十三号室》、《木偶的戏剧》、《蜂媒》、《鸦鸣声》等等。

猜你喜欢的书

在笼中

在笼中

《在笼中》发表于1898年,是亨利·詹姆斯利用科学技术批判大众文化并进行现代主义小说实验的一部重要作品。一位不具姓名的英国姑娘,在伦敦闹市区的一家邮政分局担任报务员。她的工作地虽为“囚笼”般的发报室,但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有一天,这位聪慧机敏、感情细腻、记忆力超强、想象力丰富的报务员从顾客交给她发报的隐晦电文中破译出了一些她本不该知道的秘密,这让她身不由己地卷了一场上流社会的爱情风波……

书旨述

书旨述

又名《书旨术》。一篇。书论。唐代虞世南撰。此篇是通过人物对话随记年代、考究兴亡,简述书体源流变化的作品。其论从元龟者举而叙之,先以“至于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概略述之,然后自史籀起分述,其内容大体围绕书体的来源、产生原因、实际应用及发展变化等项进行,直到今体。文章语意连贯,内容互有衔接,对源远流长的书体变化可成纵观。“剖析前古,无所不工。八体六言语,必撰其理,俯拾众美,会兹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篇末阐明“书法玄微,其难品绘,今之优劣,神用无方,小学疑迷,惕然将寤。而旨述议,其可闻乎?”今有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刊本。

唐会要

唐会要

宋王溥撰。100卷。原本残缺,佚失第7—10卷,清别本有补亡4卷,作者不详,《四库全书》据以录补,仍加注明,以示区别,通行刊本以武英殿聚珍本为佳,后来的刻本皆以此为底本。记述唐代各项制度的沿革变迁。会要为史书体裁之一,属典志体断代史范畴。唐苏冕始创,撰会要40卷,记述唐高祖至德宗9朝事。 唐大中时,崔铉等奉诏续修40 卷。宋初王溥重加整理,并补收唐末史事,编纂成《新编唐会要》,后合称为《唐会要》。内容体例与《通典》相近,其中有新旧《唐书》所不载的史实。全书分为帝系、礼、乐、学校、宗教、选举、职官、民政、封建、历数、灾异、刑法、食货、舆服、外国等15类。王溥以后,以会要体撰史者渐多,至清代,各代会要均有编撰。此书,清代以前无刻本,传钞本脱误甚多。清开四库馆,经整理补充。通行以清武英本为最佳。有商务印书馆《国学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重印。

飞龙全传

飞龙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首有自序,署“时乾隆三十三年(1768)岁在戊子仲秋之望 东隅吴璿题”,作者吴璿,清乾隆时人。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这一形象具有强烈的民间文艺的气息,与水浒英雄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秦州杂诗

秦州杂诗

二十首,唐杜甫的五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辞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客居期间,先后以五言律诗形式写成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举凡鼓角、天马、戍卒、使臣、驿亭、隗嚣宫、南郭寺、东柯谷、仇池穴等等,或游览,或感怀,或即事,无所不咏。清张溍谓“随意所及,为诗不拘一时,不拘一境,不拘一事,故曰杂诗” (《杜诗镜铨》卷6引)。

空谷集

空谷集

凡六卷。全称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系宋代僧投子义青集历代诸师机缘一○○则,而一一作颂附之。其后,丹霞子淳加附示众及着语。至元代僧林泉从伦,又作评唱,而合并刊行。本集与从容录、碧岩录等类似,皆系公案集。或谓明代僧祖庭景隆,亦作空谷集三十卷,然迄今下落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