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外传
作者:张恨水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四海为家轮凝今日雨 三星在户鼓乐满城秋
- 第二回 老手跌狂夫哄堂大笑 殡灵夸死者隔巷传悲
- 第三回 门户闲过内尘名利梦 文章奇耻外报国家愁
- 第四回 挤背挨胸歌台观异迹 拔来报往书馆听狂呼
- 第五回 见习夜深归依门惜别 成功天半晓购菊还居
- 第六回 消息悦同人铜山难产 豪华来晚客金印堪迷
- 第七回 惊悉消闲人疑花柳醉 漫言合作我慕布衣交
- 第八回 甲骨起奇文少年骇异 佛香烧篆字失主何求
- 第九回 白纻舞能宽嬖人献寿 朱门求有术书记来钱
- 第十回 帖尚宜春过年原有故 誓将守夜扣值太无聊
- 第十一回 纳币引车巧言夸老吏 劝餐敬客妙事说先生
- 第十二回 诗解茶楼人比黄花瘦 财丰赌墅树经绿叶扶
- 第十三回 诗句海无边灵槎变幻 乩言虹有影索款浮空
- 第十四回 一道网拦客言京路断 几声炮吼人迹古城稀
- 第十五回 人涉沉浮请观通电语 社分得失来考巧诗题
- 第十六回 执事数文人论家分帜 谢恩酬太监叩首瞻天
- 第十七回 酒约好谈诗陶然亭内 眠迟须痛哭无定河边
- 第十八回 部说西厢心惊名姓合 派分学府稿到物情传
- 第十九回 闲走雪泥奔车谈古事 督兴林垦复辟恕奸奴
- 第二十回 塌屋感园荒梁崩丧燕 深心谈讼事杠结飞龙
- 第二十一回 学子耀奇能赠图示艺 良朋笑彻悟屈指拈花
- 第二十二回 处士学乎化金为好语 此公行矣微服出名京
- 第二十三回 难受鞭挥夕阳做夜遁 怎听电搁水线约横飞
- 第二十四回 通信新刊一人传妙手 老拳乱舞十臂结围城
- 第二十五回 去舞看衣衫游人历史 来书成锦字学士婚姻
- 第二十六回 素履闯高楼新儒嚼蜡 荒街有野寺古版翻书
- 第二十七回 破国尚迎亲人空巷看 还家来视疾语比花圆
- 第二十八回 辞职事闲妇为牛马走 签名呈搁人等海潮音
- 第二十九回 聚赌走卑儒发薪救苦 劫车拦旅客升盗为官
- 第三十回 草令不灵专呈倒阁去 索钱无术漫画下台时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基础著作。罗雪尔·威廉著。第1版1843年出版。中译本第1版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绍文译。威廉·罗雪尔(WilhelmRoscher 1817—1894),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创始者。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高级法官家庭,曾在哥廷根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担任过哥廷根和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还有《十六七世纪英国经济学说史论》、《德国经济学说史》、《国民经济学体系》等。本书由序论和4编构成。第1编总论;第2编国民经济;第3编国家财政;第4编经济学说史。在本书中,罗雪尔把历史方法第1次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为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但本书结构不严密,各编之间基本上是毫无联系地论述了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国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时期);决定历史阶段发展的要素(主要是自然、劳动和资本);国家财政以及经济学说史等一系列国民经济学体系的问题。作者主要在历史方法上作文章。根据罗雪尔的解释,他的目的在于建立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体系,他要求读者“翻阅本书,将不致忽略贯串全书并成为它的基础的独特而严密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他认为历史方法“任何时候都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他的所谓历史方法就是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应当限于研究现代的经济制度,而必须搜集大量的“历史材料”,认为可以从认识现代国民经济与历史的“类比关系中得到极为宝贵的启示”。对历史经济发展过程仅仅作纯经验主义的观察和描述,否定任何理论探讨的必要性。马克思称这种方法为“教授式的折衷主义空谈”。(《资本论》第1卷第110页)
好人难寻
《好人难寻》作者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本书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集,除收录她的短篇杰作《好人难寻》外,还收录了其他9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书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邪恶、赎罪和得救的故事。《好人难寻》一书中的很多篇章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震撼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秘传奇门拨雾经
清抄本。撰人不详。内容包含:三十吉格,另附吉凶格,三元例,阴阳顺逆,阴遁九局歌,起奇门定例,阳遁直符,定命辰吉凶,遁甲八卦篇,门宫合卦,九星制伏,超神接气,烟波钓叟歌,摘专征赋,星门主课,小直符吉凶,诸格总论,三奇吉凶断,六义吉凶断,十干相加吉凶,真人闭六戊法,奇门占验法等。
变法通议
清末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著作。梁启超著。共14篇。自1896年8月陆续发表于《时务报》。其中《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和《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两篇发表于1898年12月及1899年1月《清议报》第1册、第2册、第4册。后统收入中华书局1932年版《饮冰室合集》,列文集第1册。本书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变法的途径。《变法通议自序》认为自然万物人类社会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指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论不变法之害》则驳斥反对变法的论点,指出变法是大势所迫,“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变之权让诸人”,中国就受人束缚驱使,要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因变致强”。《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更批判洋务新政,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学会》、《论师范》、《论女学》、《论动学》、《学校余论》、《论译书》提出变科举、立学校、兴学会、译西书以开民智、育人才的具体意见。《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主张通过满汉通婚及取消满人特权等方法,消平满汉界限,“合种以与他种敌”。《论金银涨落》主张改革清朝钱法,实行金本位制。《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为戊戌政变后补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安顿守旧大臣的办法。文字朴实流畅,言辞犀利,充满爱国激情,深受知识界欢迎。发表后风行海内,影响巨大,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种文献:一为「郑氏关系文书」,二为「石井本宗族谱」,三为「海外异传」。所谓「郑氏关系文书」,乃为日本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市村赞次郎於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内阁东大库检出有关台湾郑氏之文书。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存有抄本,据以整理刊印。有「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及「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三文并所附郑泰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及所谓「伪底册」等件,均为清康熙初年郑成功殁後闽海发生变化之原始资料。「石井本宗族谱」一名「延平郡王郑氏系谱」,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首有郑芝龙、芝鸾等序文诸篇,次为「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又次为「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及「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徵考各篇序文,有作於明崇祯十三年(芝龙、芝鸾),有作於清嘉庆六年(名山)、道光十三年(希石)及十四年(曾文峰),知原谱历修数次,此为断片抄本。在此不甚完整之谱牒上,可以获睹郑成功家世及其族人之状况。但有沿袭各种文献,如误芝龙平西侯、鸿逵靖西伯(「西」为「卤」之误抄,「卤」又为「虏」之同音字替代。并误鸿逵晋爵定虏侯为靖西侯),不可不注意及之。「海外异传」为一篇传记,日人斋藤正谦撰。此传记述山田长政之霸暹罗、滨田弥兵卫之胁红毛及郑成功之王台湾;後二人事,均与台湾史有关。由於前两种文献均为抄本,讹误脱漏所在多有;今本巳酌加订补,并作有「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校勘记」附於书中。
圣多罗菩萨梵赞
一卷,赵宋施护译。梵语之赞颂也。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