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

作者:孟森
丁香花

《丁香花》,是 “辨伪”之作,欲辨之伪,乃是当时哄传龚自珍与绘贝勒夫人顾春的“婚外恋”。流言即以1839年自珍至北京接眷南下而自己不进京城为借口,说他正因为害怕贝勒报复而不敢进城。孟森将其他有涉暧昧的举证破除得一干二净,本可宣告辨伪成功,但他偏要加一笔,解释自珍何以不入北京。当然,他并无自珍亲供,亦即没有确证说明自珍何以如此。然他偏要说:“定公(自珍号定庵)清兴所至,原难以常理论”。一般治史者不会用“清兴所至”解释史事,因为这不“科学”,也不“专业”。孟森何尝不知?却偏要说,偏要留下“破绽”,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自信能“同情的理解”龚自珍。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一名《文始真经直解》。道教经籍。南宋牛道纯撰。9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吕惠卿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宋神宗1071年于开封建中太一宫,1073年命吕惠卿撰铭,述太乙五福神。

霜叶红似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

长篇小说。写于1942年。全书14章。前9章连载于《文艺阵地》7卷1号至4号。后5章以《秋潦》为题,连载于重庆《时事新报·青光》第1期至第29期,署名茅盾。1943年5月由桂林华华书店出版单行本。茅盾在《〈霜叶红似二月花〉新版后记》中说,小说“本来打算写从‘五·四’到1927年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大变动,想在总的方面指出这时期革命虽遭挫折,反革命虽暂时占了上风,但革命必然取得最后胜利。”但后来发生了变化,未能实现原来的创作意图。已完成的部分,是一部反映从辛亥革命以后到“五·四”运动前夕社会生活的作品。小说以江南一带小县城为背景,以惠利轮船公司经理王伯申为发展航运事业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为主线,展开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小说描写人物心理委婉曲折,并借助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布局摇曳多姿,结构错综变化;文字简洁、典雅,具有民族传统特色。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明杂剧剧本。简名《玉梳记》或《对玉梳》。贾仲明撰。旦本。叙松江府上厅行首顾玉香与扬州秀才荆楚臣相厚。楚臣金尽囊空,被鸨母赶出家门。有贾客柳茂英以20车棉花遣鸨母,但求与玉香一夕之欢。玉香不从,使人找回楚臣,赠以金珠钗珥,使其应举;又将己之玉梳,折而为二,各持一半,以作他日相认之信物。楚臣至京,一举状元及第,授句容县令。玉香为避柳茂英缠逼逃出,欲寻楚臣。柳枉费棉花20车,不得一近玉香,恼羞成怒,持刀来追。至黑林子,遇玉香,逼欢不从,欲杀之。楚臣为催冬日粮草下乡过此,闻呼救声,使人往救,方知为玉香。擒柳送府治罪。携玉香归署成亲。各出玉梳,令巧匠以金对嵌,复合为一。此剧第二折柳茂英于妓院求欢于玉香,玉香并未严辞相拒,而是讲了许多妓女黑心贪财,使子弟们家叛宅乱的话,以绝柳念,在同题材剧中别具一格。唱词多用比喻,亦贴切新颖。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明杂剧》本、《元曲选》本、顾曲斋本、《柳枝集》本。

致身录

致身录

《致身录》是建文传说中出亡一节的重要文本,此书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前后流传于吴中,作者史仲彬,自陈为建文帝时翰林学士.其书以第一人称讲述靖难间作者亲历,亲见之事.依其述,史仲彬于洪武时为惩治贪官事告御状,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命主政户部"但被推辞.建文帝授其明经出身,命为翰林院侍书,从此为官直到燕王陷南京,参与了建文帝一朝的重大事件.建文帝改定官制,他上书谏言;《致身录》之说历来争议极大。疑托名史仲彬所著的伪书。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李圆净撰,1929年国光印书局出版,叙述地藏菩萨显灵故事18则。书前有《地藏菩萨本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