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
作者:元稹
唐代传奇小说。又称《会真记》、《传奇》。1卷。元稹撰。《类说》卷28载《异闻集》收本篇,题《传奇》。《太平广记》卷488收本篇,题《莺莺传》而未注出处。《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因传中有张生《会真诗》,故著录为《会真记》。小说叙贞元中张生游于蒲,在普救寺中遇远亲崔氏母女。当时乱军抢掠,张生请所识官兵保护了崔氏及全寺,得见莺莺。后请其婢红娘传书送柬,几经波折,2人遂私下相爱。张生西去应试,互相仅有诗文往来,不久竟完全断绝音信。传中塑造莺莺形象很成功,写其美艳、有文才、受封建礼教束缚而又大胆追求爱情自主权的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得曲折有致。张生“始乱之,终弃之”,骂莺莺是“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完全是负心汉形象,文中却说“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后世人多同情莺莺而憎恶张生的负心,故对情节有改动和发展。宋人赵令畤〔商调·蝶恋花〕 10阕,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人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都演此故事,足见其影响之大。研究者多认为传中张生即元稹本人的化名,其事为亲身经历,故叙述入微。不过今本《元氏长庆集》中无本篇。现存《虞初志》、《绿窗女史》、《唐宋传奇集》、
元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长篇小说。法国狄德罗著。作品采用对话体形式,没有统一的情节结构。于雅克和他主人出外漫游的一路闲谈中,穿插路上的一些见闻和人物讲述的故事,描写下层人民蒙受的苦难、地方权贵的为非作歹以及上层贵族和反动教会的荒淫腐败,广泛揭露了18世纪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雅克机智能干,却是个宿命论者,每当发生荒唐可笑的事件,便用上他那句“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口头禅来自我安慰,实际上也是黑暗现实对宿命论的绝妙讽刺。平民雅克精力充沛,而主人老爷却昏庸无能,离开雅克寸步难行。作品通过主仆的鲜明对比及他们之间的一场争论,证明主人必须要有雅克,而雅克可以不要主人,蕴含了新兴资产阶级必将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寓意。
温凉盏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三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前。现仅存满汉合璧写本,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小说”排印满汉合璧写本。又名《火焚绣楼》。言国舅洪彦龙偷盗温凉盏,被赶出京后,无恶不作。因欲强娶蓝桂枝(有作蓝凤英)为妻,将蓝兄中玉骗至府中用酒灌醉,逼其允妹婚事。神仙救中玉至洪妹美荣楼上,并托兆美荣,二人成婚。彦龙贿通知县(有作以温凉盏行贿者),将中玉诬盗收监,并欲夜焚绣楼。美荣逃至蓝家,与桂枝结伴进京告状。途中遇乾隆出京私访,代写状纸。二人进京赴刘墉衙前告状。乾隆因怒斥知县,被下狱中,暗命路星进京报信。刘墉发兵,救乾隆、中玉等,铡了洪彦龙。
玎玎珰珰盆儿鬼
元杂剧剧本。作者不详。汴梁人杨国用算命称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因此外出避难兼做买卖。第99日归家途中,借宿于烧盆罐的赵家。赵氏夫妻图财害命, 将杨骨灰烧制成瓦盆, 送给张忄敝古。 盆魂要求张忄敝古代己向包拯申诉冤仇。 张忄敝古携带瓦盆到开封府申冤。公堂上盆儿玎玎珰珰诉说冤情,包拯为其雪恨,将赵氏夫妻处死。剧本揭露了社会的混乱,鞭笞了强盗恶妇图财害命的罪恶。剧中第2折写窑神惩治赵大:“我着这厮吃我一会掀腾,遭我一会磨难,受我一会折挫。”为杨国用抱不平; 第3、4折写张忄敝古苍颜白发代杨告状, 杨魂痛打赵氏夫妻,包待制命将赵氏千刀万剐,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倾向。赵氏夫妻图财害命的残忍,在窑神面前的怯懦,初上公堂的无赖,性格鲜明。但作品有较多的迷信成分。京剧《乌盆记》据此改编。主人公杨国用改为绸缎商刘世昌,改算命的情节为刘世昌奉母命上京经商,归途中遇雨,投宿赵家,略去其迷信色彩。
春秋谳义
九卷。王元杰(生卒不详)撰。王元杰字子英,吴江(今属江苏省)人,元代经学家。家世业儒,至正间领乡荐,以兵兴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此书辑程颐、朱子论《春秋》之言分缀经文之下,又节录胡安国《春秋传》以尽其意。王氏之说则列于三家之后,称之“谳”。干文传、寿道《序》称此书乃是放求朱熹《周易本义》、《诗传训辞》、《礼经制度》、《四书集注》、《集义》、《语录》宗旨,“凡释经引证之言,师友讲明之论,其有发明《春秋》之旨者,具载本经,证以胡氏释辞”,花了近二十年功夫而成。此书虽以程、朱、胡为主,但于程、胡之说尚有歧异,而于朱熹则无一异词,叶梦得有《春秋谳》一书,王氏可能未见,故书名与之相同。但议论则不及叶氏之精。此书虽唯朱熹是从,但亦多调和之论。如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条,胡安国提出夏时冠周月之说,且云本之程颐。朱熹对胡氏此说曾加以驳斥,而王氏《谳》主胡氏之说,又以朱熹之语委曲以证之,殊为不类。此书原十二卷,后脱佚后三卷。现存万卷楼抄本。
劝修念佛法门
一卷,圆瑛著,印光序,念佛发起因缘第一,念佛即是修行第二,念佛最为稳当第三,念佛有胜方便第四,念佛能消业障第五,念佛莫求福报第六,念佛能断烦恼第七,念佛速了生死第八,念佛具足三学第九,念佛普摄群机第十,念佛可度众生第十一,念佛得成佛道第十二。
地道建立
宝无畏王大师(1728-1791)造。“地道”一词分别指大乘地小乘地与五道之义。在论中即提到,就像草木山林等一切动不动法皆是依于大地而生;世出世间无量功德亦皆从三乘所生,故称为“地”。“道”则指由于修行现观即能开辟前往解脱果位之道,如同道路故以此立名。此书即主要阐明五道十地之意,亦略摄三士道之大纲。透由此书,能令学人系统性的研习各乘地道之差别与性相支分,并种种不同的断证功德,建立对修道基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