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奇冤
作者:吴趼人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三十六回。叙广东富户凌复兴,笃信阴阳,以为自己没有中举,是表兄弟梁天来家的石室阻断凌家风水,便勒迫梁家拆居。天来不从,凌便买通无赖去梁家掘坟墓、伐树木、填鱼池、抢银钱,更纠合暴徒将梁家老幼八人用烟火熏死。天来在县、府、臬司、抚院告状,均被凌以巨款买通。臬司并以酷刑夹死证人张凤,造成九命奇冤。幸得两广总督孔天鹏及东莱和尚相助,凌犯及贪官才受惩处。本书结构严谨,不枝不蔓,笔法受西洋侦探小说影响,采用倒叙,设置悬念。反映出晚清吏治腐败致使为非作歹之徒气焰嚣张,呼唤清官明君,在思想和艺术上均为晚清上乘之作。初载于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至三十一年十二月《新小说》第十二号至二十四号,署“岭南将叟编”。光绪三十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另有民国十五年(1926)世界书局排印本、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排印本、198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等。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乱哄哄强盗作先声 慢悠悠闲文标引首
- 第二回 广源店股东拆股 马鞍街星士谈星
- 第三回 接京函陈大人卖关节 除孝服凌贵兴考乡科
- 第四回 盼乡榜焦心似沸 讲风水信口开河
- 第五回 论柴米家庭现丑态 恣鼓簧中表动争端
- 第六回 鼠牙雀角宗孔穿墉 虎噬狼吞爵兴设计
- 第七回 假三千债抢三百银强徒得意 打五巴掌换五担米乡老便宜
- 第八回 明恩怨夫妻大闹 尽慈孝母子伤心
- 第九回 赠衣银贤母怜贫 缢罗巾淑媛谢世
- 第十回 遇重丧恶棍大遭殃 代和事好徒快中饱
- 第十一回 裕耕堂一场恶闹 区爵兴两次私肥
- 第十二回 黄千总有意纵强徒 凌贵兴亲身行抢劫
- 第十三回 爵兴宗孔双荐凶徒 叶盛简当一场败北
- 第十四回 三德号大有定奇谋 裕耕堂爵兴诈酬谢
- 第十五回 堂前设恶誓大有劫盟 窗外听私言张凤报信
- 第十六回 区爵兴当筵俨行军令 凌祈伯临阵却用火攻
- 第十七回 闻凶耗梁天来气死 破石室黄知县验尸
- 第十八回 张阿凤挺身作证 施智伯仗义誊词
- 第十九回 愤奇冤天来初告状 行重贿勒先访官亲
- 第二十回 简勒先智使舅老爷 殷孺人大闹黄知县
- 第二十一回 千金且向闺中送 八命初沉海底冤
- 第二十二回 轻财色张阿凤拒赃 买珠铡鲍师爷受贿
- 第二十三回 刘太守误听一席活 焦按察故沉九命冤
- 第二十四回 施智伯发议天和行 凌贵兴夜宿巡抚衙
- 第二十五回 折毛锥智伯辞阳世 听重谣制台察冤情
- 第二十六回 杨巡捕勇擒大有 孔制台夜审喜来
- 第二十七回 一道旨调去两广督 十万金再沉九命冤
- 第二十八回 大张华筵偏是幸灾乐祸 传来警信顿教胆战心惊
- 第二十九回 妙算无遗爵兴再点将 属垣有耳阿七听私言
- 第三十回 拐钜款喜来遁迹 进京都爵兴登程
- 第三十一回 眷怀故旧蔡显洪赠金 怜悯奇冤苏沛之仗义
- 第三十二回 梁天来度岭走长途 林大有书房献密计
- 第三十三回 探案情沛之入虎穴 拟行贿李丰走江西
- 第三十四回 林大有平空被捕 凌贵兴黑夜遭擒
- 第三十五回 下监牢强徒纳闷 自出首李丰献谋
- 第三十六回 留后嗣原告代求恩 定罪名钦差结冤案
猜你喜欢的书
人类知识起源论
18世纪法国哲学的重要著作。孔狄亚克著。成书于1746年。现在通用的是巴黎1924年法文版本。中译本只有几个片断,收入北京大学主编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之中。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dillac1715—1780),法国哲学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百科全书》的重要撰稿人。曾经担任过牧师和家庭教师,后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同时任柏林科学院成员。主要著作还有《论缺点和优点毕露的诸体系》、《论感受》和《论动物》。本书分3个部分。第1部分是引言,提出自己打算以建筑在观察、经验上的分析法来革新形而上学的计划,谈到本书的写作意图,即以阐明心灵活动的进展和语言的进步来指出避免谬误的方法。接下来是篇幅相同的2卷正文。第1卷用于论述我们的知识材料,特别是对心灵活动进行分析并论述其发展,观念的产生,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以及对我们的观念加以符号的心灵活动。第2卷主要论述语言和方法,从语言的起源,发展到谬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真理的方法。本书树起了法国唯物论的感觉论的旗帜,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南宋朱佐编撰。该书是一部方书,全书共15卷,载方900余首。其特点是汇集了历代效验医方。 以疾病分类,共分为15大门类,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临床各科的内容。每一疾病都先立论,后列方,间附效验之医案。载方多为宋以前方剂,不仅收录历代医书之方,而且收录了许多士大夫家藏秘方及笔记小说中记载的医方,内容丰富,颇具实用价值。对学习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均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哲学研究
王国维著。王国维对于现代中国哲学学科建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通过对于康德和叔本华哲学的介绍,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观,认为哲学是追求真理的学问。同时他还对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做出了分析,并试图西方哲学的范式来整理中国哲学的资料,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王国维认为理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理即“理由”:就自然界说,一切事物必有所以存在之故,即理由;就人的知识说,一切命题必有其论据、亦即理由,所以充足理由律为“世界普遍之法则”与“知力普遍之形式”。狭义的理即“理性”,就是“吾人构造概念及定概念间之关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王国维根据康德、叔本华的观点,以为理由、理性都是“主观上之物”,并无客观的意义。但是“朱子之所谓理与希腊斯多噶派之所谓理,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其一部分而已”。
春秋事义全考
十六卷。明姜宝撰。姜宝认为,《春秋》义在褒善贬恶,其中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的“经世之法”,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春秋》“盖多直书而义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于直书中概见焉,初未尝因一字以求一义。”“谬以为学是经者,不当于一句一字求圣人之褒贬,第观其所书之实,以求是非善恶之至。当考之《诗》所由亡,由成周政治之衰而成《春秋》之所由作;考之《左》之所以史,考之《公》、《穀》所以经;又考之经于以别传之真伪,于心求圣人所谓‘知我’、‘罪我’者在因笔削以寓褒贬,嫌于天子之赏善而罚恶,为圣人所不敢当,故自于其义为‘窃取’,而非胡氏所谓‘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圣人自以其褒贬敢于代天子赏善而罚恶也。如是以求,庶可以得圣人之心于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之中,即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以求圣人之所以传王法,之所以不易义。”此书因《胡传》“事详且核”,故多主之,然亦多参以己意。襄公昭公以下,《胡传》多阙,姜氏亦为之补葺。姜氏推重赵汸《春秋属辞》、季本《春秋私考》、周睦《春秋辨疑》、王樵《春秋经世》诸书,多采其说。此书之作始于隆庆初,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四库》系抄本收录。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义疏
湛山倓虚大师述,夫佛法本旨,毫无别事,唯了生死而已。然生死本无,乃众生妄自计度为生死也。若生死果是真实,虽释迦及诸佛亦不能了。何以故。以真则不妄,实则不虚。既不虚妄,何能破除得了。是因本无生死,妄自执着。但能破此执着之性,而生死即了。故我佛唯自能破执情,名曰了脱生死。又以善巧方便导众生,亦了此生死也。
辟支佛因缘论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说八位辟支佛觉悟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