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泪
作者:冷血生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四回 吴提督大战汉城 安员外逃难平壤
- 第五回 中途路员外逢凶灾 仁里村元首施大义
- 第五回 中途路员外逢凶灾 仁里村元首施大义
- 第六回 中日因韩定条约 王妃为国罹凶灾
- 第七回 寇本良千里寄鱼书 侯元首平壤设租(祖)帐
- 第八回 云在霄首诛袒日党 金有声始倡兴东学
- 第九回 金玉均寄书完用 东学党作乱全罗
- 第十回 洪启勋兵败古埠 侯元首义说有声
- 第十一回 中国平定东学党 日本改革朝鲜政
- 第十二回 中日交兵由韩国 德美说和为友邦
- 第十三回 李傅相定约马关 日政府监督韩国
- 第十四回 忧国弱英雄别母 患学浅志士游洋
- 第十五回 安重根路收三义友 金有声店结九良朋洋
- 第十六回 英雄同入美学校 侯弼集股开报馆
- 第十七回 伊藤拜受统监印 韩国坐失行政权
- 第十八回 索国债监埋财政 伤人命强夺警权
- 第十九回 日人肆行淫妇女 韩国又失审判权
- 第二十回 农夫怀恨倡革命 妇女因仇起义团
- 第二十一回 本良返国倡自治 岳子复仇刺统监
- 第二十二回 侯元首为徒殒命 寇本良微服出奔
- 第二十三回 安志士归国吊恩师 云在岫义倡爱国会
- 第二十四回 安志士中途逢故友 伊相国哈埠受凶灾
- 第二十五回 李完用卖国求荣 金洪畴兵败逃走
- 第二十六回 既合并英雄徒落泪 未瓜分国事宜关心
冷血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东牟集
诗文别集。又称《王东牟集》、《王东牟先生集》、《东牟文集》、《右史集》。十四卷。宋王洋撰。周必大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序其集,为三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九卷。《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五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同《宋史·艺文志》。其集,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已久不见,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十四卷:卷一至卷六,收赋一首、五古五十二首、七古八十三首、五律八十七首,五言长律二首、七律二百五十七首、五绝四首、六绝三首、七绝二百二十四首,共七百十二首;卷七至卷一四,收各体文三百五十九篇。今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上海图书馆有抄本,凡五卷。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诗一首、各体文五篇。
混元圣纪
宋谢守灏编。道教神仙传记。九卷。全称《太上混元圣纪》或《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原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别称《老君实录》。简称《圣纪》。宋真宗崇道,封太上老君号混元上德皇帝,书名由此而来。前有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陈傅良序,绍熙二年(1191)谢守灏进表。据作者说,尹文操编《圣记》八百二十章,贾善翔《犹龙传》析为百篇,虽记述很详,但枝蔓旁引,首尾失序,取舍不当,今遍考三教经典传记,究其源流,叙历代崇奉老君之事,编为《圣纪》,冠以年谱。全书以编年为体,收集有关太上老君的种种神话和传记,凡开辟以来自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老君名迹变化遗事及历代帝王崇祀老君之举都予记录,其中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事实隐含在内,为研究历代统治者尊奉老君的重要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螽斯秘诀
明胡文焕撰,古代性典房术书籍。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
双论
音译《那摩迦》。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双论”,是说本论由十双相对的问答组成,故名。全论共十品:第一根本品,为总纲;第二蕴品,说三科中的五蕴;第三处品,谈三科中的十二处;第四界品,阐述三科中的十八界;第五谛品,阐述苦、集、灭、道四谛;第六行品,述宗教实践;第七随眠品,讲禅定心理变化;第八心品,叙心识活动;第九法品,概述诸法的性质;第十根品,谈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论中先列举问题,再提出各种相关的事情;接着逐一进行解答,将此问题进一步展开;最后阐明作者的看法,并对各问题给予确切的定义。这种回答的方法和步骤被称为“施设”(内分总说和义释)、“转分”和“遍知”三法。全论旨在说明诸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品中除第一品和第八品无转分、遍知二法,其他各品皆使用三法。本论在南传七论中排在第六,位于《论事》之前。从章节安排来看,此书有的内容比较特别,如第七品中分为随增、有随眠、断、遍知、已断、生、界七种,分类独特,不同于一般教理上的分类方法。公元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著名论师觉音曾对此论作过注释,近代英国学者里斯·戴维夫人(Mrs.Rhys Davids)曾刊行过转写为罗马字母的巴利文本。日本渡边昭宏则将其译为日文。
毗尼心经
亦称《毗尼心》。佛教律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本书以《四分律》为主,结合《十诵律》、《五分律》的观点,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佛教戒律的主要内容。分八个部分:学戒法第一;师徒法第二;众僧法第三;行道忏悔法第四;行道修善法第五;发道资缘法第六;信施檀越法第七;护持法藏法第八。对与戒律有关的主要术语都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是研究佛教戒律的重要资料。在“护持法藏法”中提出印验小乘教的三法印、印验通教大乘的四法印与印验通宗大乘的五法印,为佛教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本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在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1934年,北平佛经流通处出版过单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