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泪
作者:冷血生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四回 吴提督大战汉城 安员外逃难平壤
- 第五回 中途路员外逢凶灾 仁里村元首施大义
- 第五回 中途路员外逢凶灾 仁里村元首施大义
- 第六回 中日因韩定条约 王妃为国罹凶灾
- 第七回 寇本良千里寄鱼书 侯元首平壤设租(祖)帐
- 第八回 云在霄首诛袒日党 金有声始倡兴东学
- 第九回 金玉均寄书完用 东学党作乱全罗
- 第十回 洪启勋兵败古埠 侯元首义说有声
- 第十一回 中国平定东学党 日本改革朝鲜政
- 第十二回 中日交兵由韩国 德美说和为友邦
- 第十三回 李傅相定约马关 日政府监督韩国
- 第十四回 忧国弱英雄别母 患学浅志士游洋
- 第十五回 安重根路收三义友 金有声店结九良朋洋
- 第十六回 英雄同入美学校 侯弼集股开报馆
- 第十七回 伊藤拜受统监印 韩国坐失行政权
- 第十八回 索国债监埋财政 伤人命强夺警权
- 第十九回 日人肆行淫妇女 韩国又失审判权
- 第二十回 农夫怀恨倡革命 妇女因仇起义团
- 第二十一回 本良返国倡自治 岳子复仇刺统监
- 第二十二回 侯元首为徒殒命 寇本良微服出奔
- 第二十三回 安志士归国吊恩师 云在岫义倡爱国会
- 第二十四回 安志士中途逢故友 伊相国哈埠受凶灾
- 第二十五回 李完用卖国求荣 金洪畴兵败逃走
- 第二十六回 既合并英雄徒落泪 未瓜分国事宜关心
冷血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续医说
医史著作。明俞弁撰。十卷。弁字子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平时癖于论医,时录心得收藏之。后仿《医说》体例辑成是书。约四万言。初刊于嘉靖元年(1522)。卷一原医,论述明朝医学、古之良医、医儒同道等,并介绍十部宋元医书;卷二论古今名医;卷三辨惑,论述脉诊、三焦、经脉及方药等部分医理;卷四释异法方宜、正治反治等专门名词,颇有发挥;卷五养生杂言;卷六至卷九论述临床医学中伤寒、内科杂病、妇、儿、五官科等部分证治;卷十药性,专论三十三种药物的性味功用。凡三十七门,二百二十八则。选录历代文献中所载医学掌故且未见于《医说》者,及个人耳目所及之医学奇闻轶事,作为补充,并注明出处。其中有些记载颇为可取。如于辨惑篇中,指出圣散子方因苏东坡作序而“天下神之”,宋末及明弘治间瘟疫大作,服此方而被害者不可胜数。乃分析其原因,客观指明此方的实际功效。另于药戒篇中强调寒食散有猛毒,指出服石之弊。叙述简练,编排有序,条理分明,为较好的《医说》读本。但因刊本不多,流传不广。有明嘉靖间原刻本,清宣统三年(1911)文明书局铅印本,一九八四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五陶凤楼本。
五色石
短篇小说集。清徐述夔撰。八卷。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作品自署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以寓愤世嫉俗之意。著有《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及小说《八洞天》、《快士传》等。《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笔练阁编述五色石》。全书8卷,包括8个小故事。
金雀记
传奇剧本。明无心子作。二卷三十出。叙晋时潘岳貌美,每出,妇人必投之以果。元宵灯市,井王孙之女文鸾遇潘岳,以一对金雀投之。井王孙为女择婿,甚爱潘岳诗,以女许之。潘岳以金雀为聘礼,两人成亲。后潘岳往河东谋职,临别,两人各执一金雀。潘岳慕青楼女子巫彩凤美貌、贞节,又以金雀为聘。晋武帝得见潘岳赋,甚喜,令其往河阳任职。文鸾往河阳寻夫,途遇出家为尼的彩凤,又见金雀,劝其为潘岳妾。文鸾至河阳,佯装不容,却将彩凤接来。潘岳终与一妻一妾团聚。潘安掷果事,《晋书》本传有载,亦见《世说新语》。青木正儿评此剧,“秾艳之中,颇有滑稽风味,写晋代文士之风气,稍得神似,为典雅之喜剧中成功作品”(《中国近世戏曲史》)。有明崇祯间白鹤山樵校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刊初印本、《六十种曲》本。
知言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大安般守意经
凡二卷。又称安般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安般(梵a^na^pa^na ),全称安那般那,即指出入息念。梵语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本经叙述坐禅时行数息观(默数出入息,令心随息而定)以之收敛散心。虽题为‘经’,其形式体裁则属‘论’。内容与修行道地经卷五之数息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六所载之数息观相似。此外,安世高另译有安般守意经一卷,称为小安般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干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