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鹰爪王
作者:郑证因
长篇小说。郑证因著。1946年励力出版社初版。《鹰爪王》的正统续集,全书共分一百个章节回目。鹰爪王一篇,写出去二百余万言始暂行结束,在雁荡山十二连环坞凤尾帮瓦解为止.单行本虽则陆续付印,而几度搁置,近始完全出版。过去又曾为鹰爪王续写数篇,如《天南逸叟》、《离魂子母罔》、《黑凤凰》、《女屠户》、《淮上风云》,均为鹰爪王正集中未完之事迹,另起炉灶,单独出版,未能与蹙爪王正篇一气贯通。兹应读者要求,令作者为鹰爪王续集写一有系统而完全结局之作。作者亦因该篇布局过大,‘未能完全归结。凤尾帮正确之立场,今再摭拾未完之事迹,将风尾帮作最后之归纳,兹为避免重复起见,将《天南逸叟》、《离魂子母圈》等各篇所续写之事迹,概述大略,俾使本篇可与第二十二集之鹰爪王衔接。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述往事再叙凤尾帮
- 第二章 隐潇湘避祸九华岩
- 第三章 闵三娘训侄述壮志
- 第四章 零陵渡江边现匪踪
- 第五章 整帮规小侠初示威
- 第六章 示竹符义救黄百川
- 第七章 训盗匪扬威春陵山
- 第八章 闵熊儿深宵侦怪影
- 第九章 疑未解又来不速客
- 第十章 走龙山夜入鹅头荡
- 第十一章 袭哨艇涉险入虎穴
- 第十二章 荡孤舟试探虎牙陀
- 第十三章 败身形怪影诱敌
- 第十四章 双柳塘秘密潜踪
- 第十五章 闵三娘夜侦双塘
- 第十六章 万胜刀桑林恶斗
- 第十七章 显身手贼党惨败
- 第十八章 天成店茅屋偷窥
- 第十九章 闵熊儿深宵报警
- 第二十章 救萍姑古寺奇遇
- 第二十一章 女屠户古庙现迹
- 第二十二章 程天宠力释怨冤
- 第二十三章 闵萍姑探敌遭擒
- 第二十四章 刁四义淫心逼奸
- 第二十五章 布疑阵荒山诱敌
- 第二十六章 金七老怒闯龙山
- 第二十七章 诡罗信计迎豪客
- 第二十八章 狂妄客被骗中毒
- 第二十九章 陆七娘舍命救敌
- 第三十章 铁壁峰九死一生
- 第三十一章 甘婆子涧边恶斗
- 第三十二章 小弟兄树林睹异
- 第三十三章 获萍姑夜会双英
- 第三十四章 锁云峰悬崖撒手
- 第三十五章 武维扬死里逃生
- 第三十六章 碧水湾帮主潜踪
- 第三十七章 访欧阳渔村再起
- 第三十八章 索敌踪夜入镇江
- 第三十九章 醉和尚装疯卖傻
- 第四十章 冤家相逢动杀性
- 第四十一章 悔前非双小醒迷途
- 第四十二章 武维扬一怒离金山
- 第四十三章 弃双小匿迹入三湘
- 第四十四章 甘婆子设计盘龙嶂
- 第四十五章 黄石谷觅居访猎户
- 第四十六章 铁蓑道刺虎通天岭
- 第四十七章 甘婆子说服金老寿
- 第四十八章 走荒山中途现匪踪
- 第四十九章 勇三小誓死搜首恶
- 第五十章 铁壁峰四面设重伏
- 第五十一章 甘婆子破伏闯重围
- 第五十二章 小弟兄隐匿招魂涧
- 第五十三章 逞凶焰一手打双梭
- 第五十四章 烧松林再闯龙山舵
- 第五十五章 乱石岗惊遇闵熊儿
- 第五十六章 冒奇险偷渡招魂涧
- 第五十七章 留字柬帮匪定约期
- 第五十八章 铁蓑道示迁黄石谷
- 第五十九章 慧虎儿力助金七老
- 第六十章 孙大娘带伤挥铁棍
- 第六十一章 甘云凤犯险龙山舵
- 第六十二章 少林僧帮凶铁壁峰
- 第六十三章 鲍子威冒雨索敌踪
- 第六十四章 铁蓑道崖头警慈慧
- 第六十五章 投柬帖峰前遇伏兵
- 第六十六章 悄猱升悬崖遭奇险
- 第六十七章 小弟兄强登铁壁峰
- 第六十八章 搜绝顶暗中窥秘密
- 第六十九章 简云彤下书黄石谷
- 第七十章 泛轻舟率众闯龙山
- 第七十一章 闯虎穴侠女斥凶僧
- 第七十二章 金七老铁掌摧罗信
- 第七十三章 鹅头荡三堂传旗令
- 第七十四章 武维扬午夜闯龙山
- 第七十五章 鲇鱼套帮主会僧尼
- 第七十六章 悔前非三湘访恶迹
- 第七十七章 龙须港渔家成旧识
- 第七十八章 歼凶徒义救赵司坛
- 第七十九章 侦匪踪江心除二匪
- 第八十章 武帮主苇塘逢劲敌
- 第八十一章 铁拂尘秘议破龙山
- 第八十二章 武帮主犯险入虎穴
- 第八十三章 三阴掌掌震武维扬
- 第八十四章 施辣手烈火围群雄
- 第八十五章 金老寿怒毙刁四义
- 第八十六章 甘婆子力斗罗香主
- 第八十七章 甘云凤剑劫鲍子威
- 第八十八章 谋脱身遇阻招魂涧
- 第八十九章 铁壁峰三小制双魔
- 第九十章 让龙头龙山辟渔场
- 第九十一章 闵三娘接掌龙山舵
- 第九十二章 兴渔业洗手做良民
- 第九十三章 观崔伦两次起猜疑
- 第九十四章 众猎户舟行逢异事
- 第九十五章 金七老失踪遭狙杀
- 第九十六章 感侠心龙山埋侠骨
- 第九十七章 惊巨变兵困鹅头荡
- 第九十八章 蓝双侠破奸献双奸
- 第九十九章 鲍子威诈死逞逆谋
- 第一百章 明邪正百年兴大业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深泽县志
《雍正深泽县志》是清朝雍正年间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由赵宪修、王植纂修,清雍正十三年刻本,各家所藏间有乾隆间增刻本,全书共十二卷,分舆地、建置、赋役、职官、人物、艺文等门类,系统记载了深泽县的地理沿革、城池建设、赋税徭役、职官名录、乡贤事迹及诗文著述等内容。
箕田考
一卷。韩百谦撰。韩百谦,朝鲜人。是书记载了清道光时箕城(即今朝鲜平壤)田亩之制。其首载箕田图、次载箕田说。后有柳根“箕田图说”、“后语”,讦咸“书箕田图说后”,李瀷“箕田续说”等。为别下斋本。
玉箓济幽判斛仪
玉箓济幽判斛仪,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玉箓斋施食济幽仪式,其行仪节次有法事、启祝、召孤、接引、荡形、洒净、三皈依、焚符、变食、咒食、加持、称号、传戒、祭炼、奉送、焚燎等项。按「判斛」一词大概取自佛教「斛食」,斛食即焰口施食之意。佛教密宗有对焰口饿鬼施食之法事,俗称放焰口。其仪式一般在黄昏举行,供应饮食,诵咒说戒,以超度孤魂饿鬼。本篇所载济幽判斛仪应为道教仿效佛事而作。
石子船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1月初版。列入“新文艺丛书”。内收《石子船》、《夜》、《还乡》、《渔》、《道师与道场》、《一日的故事》等短篇小说6篇,《后记》1篇。其中《一日的故事》写青年作家晋生苦于生计而又“总觉没有可写的东西”的人生烦恼。《石子船》记叙青年水手八牛,因生活苦闷,在一次下河摸鱼时,“他的手”不幸被石缝卡住而死去。《还乡》描写“我”在回乡途中,辰州税关码头的稽查见“我”身上无利可图,便以“不服检查”的罪名将“我”带到税局,后见“我”与局长原是熟人,又“忽然跪到我面前不起来了”。《夜》描写一个舞女的悲苦生涯。在一次舞会中,“她”偶遇一“白脸男子”,想真心爱他,而他却跳完舞就“与同伴走了”。一个舞女的爱情只能永远象梦一样“随了夜而消失”。作者在《后记》中指出:“文章更近于小品散文”,“我只平平写去”,“在忧郁情调中找出诙谐的风致”。
仪礼集编
四十卷。清盛世佐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着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浙江遗书总录》称其为十七卷,积帙共二千余翻。为卷仅十七者,按经篇数分之,不欲于一篇之中横隔也。以为本目录列十七卷,书则实四十卷者,终以卷轴太重不得已而分之。《总录》又称,末附勘正监本《石经》,以补顾炎武、张尔岐之缺,此本亦只有目录而无书。又谓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析诸篇之记分属经文,乃编纂之初,不得不权立此例,以便寻省。可惜卒时大业未完由门人继之,因袭未改,非朱子本意。吴澄亦疑其经、传混淆,为朱子未定之稿。故盛氏是编,经与记都依郑玄旧本,经、记各自独立。其中《士冠》、《士相见》、《丧服》等篇,传写混淆者,则从蔡沈《书经集传》考定“武成”之例,别列改本于后,而不敢移易经文。其持论颇为严谨,于诸家谬论辨正甚详。虽持论时有出入,然颇有考订之功,在近时说礼之家中,可称为根据之学。有嘉庆辛西冯氏刊本十七卷。
楞严经玄义
亦称《大佛顶经玄义》、《首楞严经玄义》。佛典注疏。明崇祯十二年(1639)智旭撰述、道昉参订。二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含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重刻于崇祯十七年(1644)。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